萬斯警告歐洲:中共進行AI合作是危險的

2025年02月15日特稿
日前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一開始,中國的DeepSeek AI模型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一時間成為熱議話題。
然而,2月1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峰會上發表的一番直言不諱的講話,以不點名的方式清晰的向歐洲AI業界傳達了一個信息:與中共合作將是危險的。
萬斯強調:「本屆政府將確保美國的AI技術繼續成為全球的黃金標準。對於其它國家,當然還有那些正在擴大自己對AI的運用的企業來說,我們是首選的合作夥伴。」
隨後萬斯話鋒一轉,劍指中共。他說:「敵對的外國對手將AI軟件武器化,改寫歷史、監視用戶和審查言論」。他批評,「一些獨裁政權竊取並利用AI來加強其軍事、情報和監視能力,獲取外國數據,並製造宣傳來破壞其它國家的國家安全。」
那麼歐洲在AI技術及其運用方面與中共合作將會存在哪些危險?
有分析認為,這種危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數據安全與隱私的危險。

中國企業在AI技術研發和運用過程中,需要遵守中共的相關數據法規,如《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與中國企業合作可能導致歐洲的敏感數據流向中共,包括個人信息、企業機密和政府數據,從而對歐洲的數據主權構成挑戰。

二是國家安全受損與技術外流的危險。

AI被廣泛應用於軍事、情報和網絡安全領域。歐洲企業與中國合作,可能無意中幫助中共提升軍事和情報能力。例如,先進的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自動化決策技術可能被用於軍事偵察、網絡戰和信息操控等方面。

三是民主價值被衝擊的危險。

歐美在AI倫理、透明度和監管方面有嚴格要求,例如歐洲的《人工智能法案》(EU AI Act)設定了AI的安全標準和道德規範,而中共的AI監管體系更多強調國家控制和社會穩定。與中共企業合作可能導致AI被用於審查、公民監控、社交輿論引導等用途,與西方民主價值觀相衝突。

四是成為 AI輿論操控與信息戰受害者的危險。

中共可能會利用AI進行信息戰,操控輿論、改寫歷史和傳播有利於中共政府的敘事。例如,生成式AI可以用於製造虛假新聞、深度偽造(deepfake)視頻、社交媒體機器人等,以影響公眾認知、選舉或國際政治格局。歐洲如果過度依賴中共的AI技術,可能無意間成為此類操作的受害者。

五是產業依賴與供應鏈斷裂的危險。

如果歐洲加大對中共AI技術的合作,可能會在長期內形成對中共企業的依賴。這不僅會影響歐洲AI產業的自主性,還可能使關鍵行業在地緣政治緊張時面臨供應鏈斷裂風險。
可見,萬斯之所以警告歐洲不要與中共在AI領域深化合作,主要是基於數據安全、國家安全、倫理監管、信息戰和產業依賴等多重考量。
英國牛津互聯網研究所AI與政府事務講師、美國創新基金會客座高級研究員麥克布賴德認為,萬斯的講話是自克林頓政府以來、美國領導人在技術政策方面最重要、最有力的演講之一。歐洲國家應該會做出選擇。「儘管歐盟可能不喜歡聽這些,我認為,歐洲國家會站好隊,會意識到,是的,如果我們必須在中共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我們會選擇美國。」他說。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