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6日訊】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四(2月13日)簽署了一項「公平與對等貿易計劃」備忘錄,提倡對等關稅,以恢復公平貿易。
這一全面程序可能最早於4月開始。此舉可能重塑國際貿易規則。以下是綜合彭博社文章,對川普對等關稅及其實施和影響的梳理。
什麼是對等關稅?
「對等」(reciprocal)一詞在貿易背景下使用時,通常指雙方為確保雙邊貿易公平而採取的措施。在過去幾十年,對等也稱互惠,通常意味著互相降低貿易壁壘。美國1934年通過的《對等貿易協定法》標誌著美國保護主義時代結束,允許美國和夥伴國家談判以降低關稅。川普和他的顧問們認為,缺乏對等的貿易關係,是造成美國每年巨大貨物貿易逆差持續存在的原因之一。
白宮在一份情況說明中稱,「封閉的海外市場減少了美國的出口,而開放的美國國內市場導致大量進口,這兩者都削弱了美國的競爭力」。
對等關稅將如何運作?
根據白宮公布的一份備忘錄,新的進口稅將針對每個貿易夥伴量身定製。其目標不僅是抵消貿易夥伴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還抵消其它被認為對美國製造商不利的因素,例如不公平的企業補貼、法規、增值稅(VAT)、匯率和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很難量化,這是留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的新挑戰,因為他們的任務是針對每個國家提出新的徵稅方案。
對等關稅可以以多種方式實施:可以應用於特定產品、整個行業,或作為對來自特定國家商品的平均關稅。
從理論上講,美國可以在某些情況下降低關稅,以實現對等。
如何定義公平?
那麼對等關稅是不是真的「公平」,取決於對「公平」的定義——是結果公平還是機會公平。這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反映在對關稅的設置是否足夠靈活,以及是否考慮到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情況,還有各國在產業和產品方面的互補與競爭關係。
往往新興市場都傾向於對某些商品的進口徵收更高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其中最主要的是農業——直到它們在全球範圍內達到一定的競爭力。
川普週四下午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帖文說:「關於貿易,出於公平起見,我決定徵收對等關稅。也就是說,各國向美國收取多少(關稅),我們都會向他們收取多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他寫道。
他介紹說,除了關稅,還有非貨幣關稅和貿易壁壘的成本都會被考慮進去。
哪些國家會受到影響?
如果美國對美國商品徵收與關稅最高的國家相同的具體關稅,新興市場國家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彭博經濟研究比較了美國及其貿易夥伴國的關稅稅率,認為印度、阿根廷以及非洲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
《華爾街日報》的分析也認為,日本和歐盟成員國等國家可能也要承擔比對美國商品實際徵收的更高的關稅。同時,中國因存在許多非關稅壁壘,可能面臨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進一步關稅。
如果川普政府考慮更寬泛的貿易「公平」定義,世界上可能許多國家都會受影響。因為美國存在總體貿易逆差,這意味著它從其它國家進口的商品多於它們從美國進口的商品。
據悉,川普政府準備先從赤字最大的貿易夥伴開始審查,並採取措施糾正。美國的前三大貿易夥伴是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大陸)。自從2018年川普對中國商品發起加徵關稅的行動後,中國對美貿易規模已經從過去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但有很多中國商品轉道墨西哥和加拿大後,再進入美國。
川普也表示,通過第三國家轉運商品以避免關稅的做法將不被接受。
有談判的餘地嗎?
白宮的聲明已經為後續貿易協商、調降關稅留下了協商窗口。白宮聲明中有一個小節名為「國際交易的藝術」,類似川普的出名自傳《交易的藝術》。過去也有先例表明,川普喜歡先祭出關稅,再談判。在他擔任總統的第一任期內,在接到可能受到徵稅影響的國內產業遊說後,他為一些國家和一些進口產品提供了關稅豁免。
2025年2月初,川普推遲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25%關稅一個月,此前這兩個美國鄰國同意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打擊邊境移民和販毒活動。
不過,有跡象表明,川普在第二任期內將在貿易方面採取更嚴厲措施。舉個例子:他最初暗示澳大利亞可能會免除他計劃對所有國家徵收的鋼鐵和鋁關稅。後來,他的貿易顧問潑了一盆冷水,稱澳大利亞鋁業正在「扼殺」美國鋁業。
貿易代表提名人:儘快評估 重在執行
美國貿易代表提名人傑米森‧格裡爾(Jamieson Greer)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如果得到確認,他將「儘快」對與美國存在巨大貿易失衡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進行評估。格裡爾說:「如果他們想繼續享有美國市場准入,我們就需要有更好的互惠(對等)。」
關於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他表示,這種關係需要變得平衡,這不僅需要降低中國的關稅,還需要減少非關稅壁壘。
格裡爾表示,按照川普貿易備忘錄的要求,他將審查北京有無遵守2020年與北京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該協定暫停了持續兩年的貿易戰,還包括中方承諾增加對美國農產品、能源、製成品和服務的購買。
「我們不想只是揮舞拳頭和發表言論,而是希望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對方哪些地方遵守了規定,哪些地方沒有遵守規定。」格裡爾說,「如果需要的話,直接轉向爭端處解決和執法。」
他在2024年5月出席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聽證會時提供了一張美中貿易爭端解決路線圖,涉及六個步驟,而關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