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1日訊】近日,廣東清遠市公安局招收女輔警,入職條件加上了打羽球曾獲市級以上比賽前四名等莫名其妙的要求;山西一家醫院招募行政後勤,卻限定受聘者須畢業於播音專業。此類精準設置招聘條件,被質疑為特定對象量身定製的「蘿蔔招聘」。
中國大陸近期接連發生幾起疑似「蘿蔔招聘」的事件,在中國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其中,廣東清遠一公安局公開招收女輔警,入職條件卻要求受聘者必須具有大專學歷,年齡在20至35周歲,而且「必須具備羽毛球教練證或曾獲得市級以上羽毛球比賽前四名」。
山西長治市一家公立醫院招收一名行政後勤,招聘條件竟然列明須1996年1月以後出生,而且必須畢業於「播音主持專業」。
甘肅天水市招收一個體育老師,招聘條件更對戶籍、畢業院校、曾經的參賽類別以及得獎名次等作出了詳細的描述,以至眾網友調侃,這不是招聘公告而是「尋人啟事」。
上述幾起招聘事件因設置的招聘條件過於「精準」,而且所列出的要求與其崗位本身並無任何必然聯繫,引發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彈,被質疑為是為某特定對象「量身定製」的崗位。借用中國傳統的老話「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語意,中國網民將這種明顯藏有貓膩的招聘統稱為「蘿蔔招聘」。
針對這幾起招聘時間,中國互聯網上一片質疑之聲:打羽毛球和輔警的工作性質有何關係?是不是應聘者的三圍也要符合達標?是不是領導早已親自測量過?
公眾號「元芳有看法」日前發文,針對上述現象分析指出,雖然以往也有招聘崗位特別限定比賽名次或榮譽,但一般都是要求級別榮譽,即使涉及名次,通常也是冠亞季前三名,像清城公安這樣明確要求「前四名」的情況則是聞所未聞。
文中質疑,輔警的職責是協助民警維護社會治安、打擊違法犯罪。要設定條件,也應該是要求輔警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身體素質和應急處置能力,而不是在羽毛球場上爭金奪銀。雖說警務人員也需要有文體活動,但除了羽毛球之外,還有乒乓球、籃球等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為何要單獨招聘一個有羽毛球特長的輔警呢?難道其它體育活動就配擁有一個有特長的教練嗎?
文章寫到:「50個招聘名額女性只有一個,且還附帶了如此獨特的『前置條件』,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應聘者的範圍和選擇,有人為設障的嫌疑,這樣的設置,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在為某人量體裁衣。」
香港城市大學哲學博士、新聞評論人徐全,本週四(2月20日)也在台灣媒體上發文,針對上述疑似「蘿蔔招聘」事件進行評論。
文章表示,這類「蘿蔔崗位」事件在中國已經不是孤案,其量身定製的條款稀奇古怪,和用人崗位條件本身完全不沾邊,明顯是公開的特權,挑戰大眾智商,因此成為社會輿論討論的熱點事件。
文章分析指出,很多蘿蔔崗位的產生,其實是利益交換的結果,絕不是單純的人事制度是否公平這麼簡單。「如果蘿蔔崗位現象不斷蔓延,會導致裙帶與腐敗的產生,加大階層對立,最終結果是中國社會有可能陷入報復性躺平和螺旋式官民矛盾的衝突中」。
文章寫到:「今天的中國,青年人不再嘲弄生活平庸,而是把它當成美德。因為蘿蔔崗位的存在,讓公平、公正、公開成為了笑話。」
(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范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