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5日訊】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美中之間「有可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但談判前景如何?中共繼續實行「黨管經濟」的模式,美國將如何反制?來看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威廉·路德的分析。
新唐人記者:「現在,中共在全球市場明顯不公平競爭,用了非市場化的商業手段。美國歷來扮演著穩定全球經濟的角色,但近年來影響力下降。(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要怎樣改變現狀呢?」
威廉·路德:「很多人認為中共在全球市場不公平競爭,我們要加稅,這個想法廣受歡迎。然而我們得認識到,川普政府之前針對中共的關稅沒有大幅減少美中貿易,因為多數中企把關稅成本轉嫁給了美國消費者,因此大部分貿易仍在繼續。所以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我不贊成讓盧特尼克來做這件事。」
新唐人記者:「中共今年設定了5%的經濟增長目標,但面對人口老齡化、出口關稅增加等挑戰,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中共可能會採取哪些顯著措施呢?」
威廉·路德:「放寬對經濟活動的限制,促進經濟自由,才使中國經濟比過去好。但是,這些改革並不徹底,所以它追趕美國等更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也是局部的。
「他們會繼續這種命令與控制國營企業的方式,導致成長速度比原本的速度慢,使中國的生活水平實際上無法趕上美國所享有的生活水準。」
新唐人記者:「聯邦政府裁員,會影響(美國)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嗎?」
威廉·路德:「肯定會影響華盛頓特區的勞動力市場,但對整個美國來說,影響太小了。咱們談論的人數還不足以影響全美國的總失業率。」
新唐人記者:「政府給被解僱的員工什麼樣的遣散補償?」
威廉·路德:「比如說,假如你只看新聞大標題,會覺得總統、馬斯克和政府效率部在大規模裁員、清理政府機構。但實際上,他們通常給員工八個月的薪水過渡,幫他們找到新工作。從經濟學家所說的『過渡性收益軌跡』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這些已經擁有既得利益的政府員工,目前正在這些職位上,他們有很強的動力去努力保住這些工作。
「他們(政府)做事時,既在公開場合說話非常強硬,又在行動上相當靈活,雙管齊下。」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傑克·布拉德利、安琪、劉芳美國華府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