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6日訊】川普對外表示,加墨兩國25%關稅將如期生效,川普關稅2.0政策,台灣學者分析,終極目標就是鎖定中國,也就是北京當局,儘管外界有言論認為,川普只是將關稅作為談判工具,但學者強調,千萬別忽視政策的影響力。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楊永明:「遏制中國千萬不要誤會,這絕對是他,是川普2.0當中的一個軸心。」
川普關稅2.0,台灣學者研判,就是針對五大類國家:除了墨西哥、加拿大3月4日即將課稅25%,中國外加徵10%,對關鍵產業:鋼鋁、汽車、半導體,前十大順差國逐一談判,以及對中國供應鏈路徑國下手,是重要方向。
楊永明:「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說,這次他只是針對少數的產業或國家,因此其實在各國因應上,都應該是要相當的積極,而不是等待說這個關稅怎麼來,我們就怎麼因應。」
台灣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劉憶如:「其實我看起來美國在做的事情,我直接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鋼鐵的半製成品、鋼材沒有辦法賣給美國了,因為太貴了關稅,它(加拿大等國家)沒有辦法賣給美國的時候,它當然就不會再從中國進口,所以我認為像這個的話,我看起來也是,他(川普)很多的策略,最終極的目標,還是就是針對中國。」
川普上任滿一個月,短短時間執行108項行政命令,外界以為川普只是說說,但學者提醒,不要低估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力。
劉憶如:「那我看起來(川普2.0)其實是胡蘿蔔跟棍子吧,因為他用這個關稅的棍子,把你趕離開你本來在生產的地方,然後胡蘿蔔是說,因為他到美國現在去設廠、美國開公司,他的這個稅,就是公司稅,從21%要降到15%,15%會是全世界最低的一個營所稅(營利事業所得稅)了。」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川普的關稅,未必會百分之百的實行,這個是有可能的,但是川普的政策,有可能會百分之百宣布要實行。宣布要實行的時候你就要做一些動作,讓他滿足他的需求。以經濟方面來講的話,你就要在美國生產,在美國、至少你要在屬於美國的供應鏈,而且這美國供應鏈,盡量是在美國生產的供應鏈,是他的一個想法。」
美國經貿政策,或將形塑全球新秩序。可以確定,美國強化脫鉤中國,台灣產業界,也將面臨更加直接的選邊站壓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高健倫、沈唯同台灣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