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台中县港区艺术中心面积一千六百多平方公尺的展览厅里,因为面积大,所以这里的展览以多人共同展出的联展居多,而像侯寿峰老师这么多产,单一个人的创作就能够挂满整个展厅的,确实并不多见。
侯寿峰:我一段时间做了生活空间 包括装潢设计,还有景观设计,我做了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我一直有画画作品去比赛。到1980年的时候,连续三年获前三名,获得永久免审查,是全省美展最高的荣誉。当时候,我就试试看以专业画家的职业 作画展,然后到处去写生,差不多一两年就开一次画展。
到现在 1980年到现在,总共差不多有三十年做专业画家的创作,结业后五十年,所以这一次展览是创作半世纪世界之最与本土文化接轨特展。由于这个一个段落,可以说把我过去努力的成绩单,交给社会来检验。
因为长期以来在艺术的领域中不断的耕耘,累积了很多自己的创作,侯寿峰老师说他正在筹画一个相当有规模的美术馆,以做为存放自己画作的园区,这个满头白发,但精力充沛的艺术家永远有筑不完的美梦。
侯寿峰:然后呢,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我画得差不多有一千多件的作品,大概有将近十个专题,每一个专题有不同的内涵,有我个人的宏扬本土文化使命。
最近几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肯定将近一千点的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这样呢,世界各国的观光客都蜂拥而至到那里去参观。
我侯寿峰用我的彩笔把世界遗产搬到台湾来,我用绘画跟、舞台美术跟电影布景的方式,三项技巧不一样的来发挥成一个景点一个景点。
为了让美术馆中的陈列更具新奇性,于是侯寿峰打算绘制这一个壮观的世界之最的系列作品,但因为展出场地的关系,所以只能画出个样本来。
侯寿峰:我一直都是以艺载道的创作理念,要把这一幅作品,大峡谷的历史 人文把它画进来,所以这个是五千年前的生活方式,五千年前的生活就是在石洞里面,当时还没有衣服穿。
所以我从五千年开始切入,然后 接下来,景观 接下来就是科罗拉多,西班人的贵族,他就是带着一群人来大峡谷寻宝,寻什么宝呢,听说是有金矿,所以带着一大队 一大群人,都是骑马,几百年前 1540年的时候第一次欧洲人,来发现大峡谷。
到最后就画到这边,这边那个美国探险家一组九个人,来这边专程来这边探险,来这边探险经过急流,他们有三次,一年一次,三年的时间来这边探险,记录地质 跟风貌,跟植物的生长等等,记录很多资料,做为后来了解大峡谷的,一个文史资料,有很大的贡献。
由于科罗多河,这一条河的原因才把这个峡谷,一次一次的冲刷掉 冲刷掉,才变成这样大峡谷的画面,之前几亿年前没有这么大,没有那么长,现在这个大峡谷,长度有四百多公里,跟台北到高雄差不多一样长,那么宽度有四公里,深度从上面到海拔有两千多公尺。
就是靠着不怕危险的 画家 摄影家,侯寿峰是不是在里面 你们看着,在那边画了以后 拍了以后,大量印刷宣扬全世界,就是透过他们的画面,人们才知道说,大峡谷是这么非常壮观 的,一个奇观,这样子引起每一年,平均五百万人到那边参观。
画家把大峡谷的五千年时光,以及将近一个台湾长度的风景,抽样画出主要的五个区块的景点,以象征性的手法,浓缩在五十台尺的画布上,构筑了这一幅让人看了印象鲜明的大峡谷。
**************************************
很多艺术家惯常用彩笔画出对故乡的眷恋,生于斯、长于斯的侯寿峰也不例外,画了很多美丽的台湾风情画。
侯寿峰:绘画要有思想,不只是画外表的美感。
这是安平古堡前面有几片这个墙壁,上面有一些榕树它们的根往下伸延,变成这一幅景观,旧红砖砌成的墙壁有部分还有红砖,配合晚上布置上去。旁边在弹琴 因为是安平 所以是安平追想曲,感觉上跟这个非常搭配,连小狗都,演戏要制造气氛,绘画也要制造气氛,这幅曾经参加全国美展示范展出。
侯寿峰:朴拙的咾钴石的质感、色感都非常漂亮,非常吸引我去把它画起来,我为了去找这个景色,所以列澎湖为专题创作。到那边画了九个月。
找了快要九个月找不到,最后到望安才找到。噢﹗我看到非常高兴,好像去找到老爱人、老情人的感觉。真正很高兴,这边有一条路,这边还有一座庙。这个画面很高兴之下,一下子画两张,一张拿到全省美展去示范展出作品掉下海里面去,还好我画第二张、还好还留了一张:对我来讲感情很深。光从这边来,这是水彩写生。那边人的生活就是这样,那边太阳风砂很大。这张是当地写生。
相片中那个中年的侯寿峰老师,常常背着画具,勤快的走遍台湾的大街小巷,不论是台南的安平古堡、台东的风景、鹿港的巷弄,以及台湾离岛的澎湖、兰屿等等都留有他的足迹。
侯寿峰:以艺载道德用意是什么?就是创作这一套作品要带给现在年轻人,没有看过以人力来耕种的这种画面。所以我把过去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播种系列的画面重新来组合,变成追溯历史性的作品。但是不能有匠气,不能当作宣传画,但是艺术性同样那么高,涵盖有历史的生活方式。古代的生活方式对启发现在人的惜福惜缘的一个体会,要不然现在很多人吃饭吃一半就丢掉了,那些不了解种田的辛苦啊,所以命名一粒米百人汗 粒粒皆辛苦。主要就是给现代人一种能体会古早做田的辛苦,还有体会之外,这个经过这个画面差不多都不知道虽然有吃米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去种的,所以每一幅都是用心。
侯寿峰出生于日据时代,国民小学一年级时读的还是日本书,不但亲身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曾经处于民生困苦、物资贫乏的年代;对于惜物惜福,侯寿峰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侯寿峰: (一粒米 百人汗系列)要深耕才能有更好的收获,这耕很深前面的牛膝盖都淹到这里,有一点踏到泥浆泥土里面,这样子下面耕得更深将来栽种的稻子,长得更好、收成更好。对一般人这个年轻人,尤其一些投机取巧、懒惰的人,就是没有得到好的收成。努力用功就是深耕,才能得到好的收获。这是一个启发性,这是意义。
水牛、农夫是画面的主体,怎么代表春呢?刚刚长出新绿的这些树木绿油油,看起来春天的气息,看起来很清新的气氛,这样子整个画面看起来很舒爽、很凉爽,搭配几只白鹭鸶,这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绘画是把自然美 没有那么美的,透过我的技术、透过我的思想把它融会在里面 成为美的东西,叫做美术作品。
晨曦播种,这幅画也是重新组合,现在这种画面很少了,除了山上机械没办法抬进去,要不然的话都是机械化了 平地差不多都机械化了;从耕种到割稻都是一贯作业,都不用人工。现在用人工,不但用人工,还要把它画成 真正有这么一回事,就很自然,不是画宣传画 一种带过去而已。每一个播种的人姿势都不一样,曾经有一首诗最后一句就是 倒退原来是向前。一边在播种,这边送秧苗来,这边刚刚要出去耕田了,农家远山倒影下来,看起来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画面,这种气氛也是早晨的。
施肥才会长大,施肥当中绿油油的秧苗已经长大了。由于色彩需要变化,所以有部分比较黄绿色,比较淡绿色的,另外有一小部分 可以说没有种活的地方,种秧跟插秧不一样,地已经硬了,所以要用刀拔子挖下去,这叫种秧。这两、三棵树啊烘托画面的变化,有横线、有直线、有近、有远,画面内容比较丰富,如果没有树木太平了。
这个取名叫做“一粒米、百人汗”的系列作品,有十二幅画作,侯寿峰老师企图呈现稻米的耕作过程,从插秧开始,记录一个个耕作关键点的景象,而且时光倒流几十年,回到那个事事都用手工耕作的时代,和现在机械操作生产的过程两相比较之下,看起来截然不同。
**************************************
侯寿峰老师的作品除了怀旧,还兼具记实的作用,他不但画出记忆中童年的景物,还极具考究的参考史料记载,画面力求重返纯真质朴的年代;经过了几个月的耕作期间,终于,丰收的时候到了。
侯寿峰: (一粒米 百人汗系列)台湾差不多清末民初的时候,割稻的工具是用这个,台语叫做摔桶,把稻谷摔,里面的构造一摔上去以后稻米就掉下来,这边围的是麻布,轻轻的,预防米喷到旁边去,这个造型非常美,割稻的人这么多,一个一个姿势不一样,近到远处大小差很多。近的就比较大,远的就比较小,摔稻谷的人物有男、有女,人物的造型都有根据。这边 割稻,这边有运粮的要回去,他家在这里。
比较晚期的割稻就用稻谷机,用脚踩,构图这种流线型的感觉画面比较漂亮;这样是特定的构思。最怀念的就是台湾话说,割稻者吃五餐,正餐有三顿,当中就要就是有点心,点心挑过来让工人 吃。小孩子不能闲着,有些背弟妹,有些要挑点心过来,所以也满辛苦的。
从台东取景,台东的山比较高,这是比较早期的。我到台东去看到这个画面感觉非常好,把它照相机拍好了 然后
早期的农村姑娘再怎么漂亮,还是要下田去割稻,去帮忙家事,这是比较富有的农村姑娘。所以穿着当时是满流行的,带着斗笠、绑着红巾,人长得这么漂亮,捧着这些谷子非常满足、很高兴。
画家特别喜爱丰收的题材,钜细靡遗的描绘着各种丰收的景象,全家总动员大家一起忙收成的画面在如今也不多见了;构图特别讲求饱满丰富,这连续好几幅秋收的画作,看来令人格外的欢喜。
侯寿峰: (一粒米 百人汗系列)黄金满埕,割稻有些稻叶、稻茎,在这里经过大稻筛先筛过,再用这个风鼓筛选,实的、虚的。饱满的从这里流下来;虚的这是要喂鸡、鸭的。饱满的稻子留着人吃,这种情况是收成后还未过筛,用稻草先盖着防雨淋,这个男生的手在这里调整,站着的动作也是有功能的,不是想像而已,是真实的动作。这种画面种过田的人很有亲切感,曾经有种过田的人,边看边说边流泪,跟我说这像他十几、二十几岁时一样,看了非常感动,我是高兴感动流泪不是烦恼悲哀,让我听了以后觉得这套作品很有价值,让人感动。
这感觉非常温馨、非常古朴。这女人后面的布会吹起来,表示有微风吹拂。有光从这边来,所以阴影从这边过来。这个美感在这里,西洋画着重明、暗,着重阴影。如果有水的地方着重于倒影。母鸡带小鸡在这边,这部分是要载出去卖的,所以一袋一袋载好后再绑紧一点。以前的稻草还可以当做几种用途:可以烧火,做纸张,也可以做肥料,所以收成后绑成稻草捆,晒干后再把它堆到车上。以前农村没有闲人在家里,所以要带他们的儿、女出来,喂奶喂饱了以后,让他们在这边休息、睡觉,他们在这样工作,我曾经在这边睡过。这个画面可爱的地方是每一个人的动态都不一样,这女孩子瘦瘦的,可是她把草捆这样甩上去,这个人功夫很好接得到,所以叠得很高,这边用竹竿插进去,两个方式不一样,所以看起来内容比较有变化,绘画要增加一些可看性。
过年时,大家等待做红龟粿、搓汤圆,可团圆。阿嬷带着媳妇或孙媳妇做粿 剪月桃叶、这是红豆馅,这是月桃叶子。这是古时候的脸盆,用木材箍起来的脸盆。磨米浆可以做这个也可以炊粿。
秋收过后就是冬藏的时间,可以暂时远离忙碌的农家生活,全家愉快的准备过年,在这个欢乐的节庆里,稻米更是不可或缺的一角,画面中的汤圆以及各种式样的粿都是米制品;当稻米完成它的任务之后,“一粒米、百人汗”的系列作品到这里也有个美满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