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禁用面粉增白剂仍争论不定

2008年12月01日大陆
【新唐人12月0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萧洵2008年11月30日华盛顿报导)以尖锐曝露社会问题闻名的南方周末在毒奶粉事件掀起的波澜刚刚落下时,又将政府部委和专家就面粉增白剂是否该禁的争论予以曝光。中国传媒界人士说,一些中国媒体在缺乏新闻自由度的环境中仍在努力行使着监督职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更加透明。

南方周末将增白剂争论曝光

中国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将多年来屡遭垢病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推到了峰头浪尖。这场轩然大波刚刚平息下来,南方周末又把鲜为人知的有关是否应该禁用面粉增白剂的争论向公众曝光。

撰写这个报导的几个记者在调查网上流传的关于面粉中也含有三聚氰胺的传闻时,偶然触及到这个其实已经不算新的新闻,也就是有关是否应该在面粉加工中禁用增白剂的争论。

该报记者10月20号在广州一个超市随机购买了三种面粉,送到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和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做三聚氰胺检测。结果没有证实网上的有关面粉含三聚氰胺的传言,但却发现其中一个样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超标。这种化合物就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

该报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了解到,关于这种食品添加剂是否应该被禁用已经在中央六部委和有关学者专家之间引发了一段时间的争议,加上相关行业的反对,至今没有定论。而中国的消费者仍然可能在超市中买到白得像雪,但过氧化苯甲酰含量超标的面粉。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在20年前在中国最早引进并同意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的时任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王瑞元。但是王瑞元后来看到白得吓人的面粉后,态度有了转变。他在了解到欧盟等地已经禁用这种添加剂后,成了坚决的禁用派。在他的推动下,国家粮食局在2004年时曾表示要求禁用。这个禁用意见得到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等四个部委的支持,但却遭到卫生部的反对。

卫生部认为这个禁令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有矛盾。2007年时,该部曾在其网站上征求意见,但结果没有公布。随后,卫生部向WTO通报,后来收到美国的回应,“要求提出科学依据”。报导说,由于美国迄今没有禁止在面粉处理中添加这种物质,甚至没有限量,再加上一些添加剂生产企业的强烈反对,使得这个禁令没有通过。

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氧化物。除了在面粉和奶酪等食品加工中用作增白剂外,还用于治疗皮肤粉刺等药剂。

对人体有多大危害无定论

关于这种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也有争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并没有建议禁用,但是设定了每公斤面粉0到40毫克的添加剂限量。但是在中国面粉加工业中,存在过量使用增白剂的问题。

这个报导刚刚刊出,还无法了解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已经相当敏感的公众有什么样的反应。此外,对于因毒奶粉事件已经饱受抨击的政府而言,这样的报导会不会招来压力也无从得知。

在中国一个主要门户网站任博客编辑的北风在谈到民众可能的反应时说,虽然他个人已经对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搞得有些麻木了,但是他认为,要对健康负责,这样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还是不应该用。

北风说,作为普通人,他觉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有担忧,但却感到无力:“我就觉得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觉得很无力。这种无力感来自两方面:一种是即使我们知道这种东西有害,我们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去改变它;另外一个就是,连专家都不能告诉我有没有害,那我们老百姓就更没有办法了。”

北风质疑,国家到底有没有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如果有就应当去严格执行,如果没有严格监管,就是不负责任。

媒体监督必不可缺

南方周末所属的南方报业集团资深编辑鄢烈山在谈及这个问题时,甚至认为这种添加剂本身就不应该允许使用。这当然是他个人的态度。不过,他在谈到类似食品安全这样的问题时强调,这其实是个“民权”问题。他认为,如果政府不给予老百姓自由,只靠体制内监管,效果不会令人乐观:“它也只能在它的体制内进行监管。总之什么都是靠监管,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民生问题,说到底是个民权问题。”

他说,体制不变,老百姓受到伤害就没有抗议的自由,问题也就无法被正视,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对老百姓权利的侵害。

鄢烈山撰写的评论文章也时常刊载在南方周末上。他在谈到媒体在维护他所说的“民权”应该和能够起到的功效时说,由于时政问题常常无法去报,南方周末便时常会就社会问题做深入报导。他不认为这个报导会给政府什么样的刺激,但是却能给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但是鄢烈山说,中国媒体在这方面仍然面对很大的阻力:“最大的问题还是新闻开放程度。它只要依法管理新闻,我只要对事实负责,想怎么报就怎么报。如果我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侵犯了别人,捏造了什么我负责就是了。但是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同样从事传媒工作的北风也指出,政府在社会事件上的态度还没有完全从瞒捂压制的做法中走出来。他说,毒奶粉问题刚被揭出时,政府就压下不让报。他说,这更彰显出媒体监督在维护民众权益时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