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年前周文王遗言及尚书首度曝光

2009年04月27日大陆
【新唐人2009年4月27日讯】(中央社台北27日电)中国大陆清华大学珍藏2千多枚战国竹简,部分内容经解读后发现一些前所未见的珍品,包括周文王的遗言、武王宴请周公的乐诗,及自秦焚书后失传的多篇“尚书”佚篇,距今至少有2300年。

清大25日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京华时报”透露,清大经过几个月的清理保护、初步解读及研究后,最后确定这批被称为“清华简”的竹简总共有2388枚,年代测定为西元前305年误差约30年上下,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

“清华简”是清大校友所捐赠,上述发现是与北京大学合作,由北大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后得出竹简的年代,与古文字学的结果一致。

其中解读出的“保训”简书中,记载周文王临终对其子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过去没人知道。文王想用这些史事为太子灌输“中”字思想观念,也就是后来的中道,说明“保训”的思想与以后的儒学有共通之处。

另外一篇周武王时的乐诗,证明了“武王伐耆说”确有其事。简上记载周武王8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表示,“清华简”数量庞大,文字难解,其间又经过流散,整理任务繁重、长久,技术性的保护工作正在进行,要全面了解内容还是不可能,目前经整理可阅读的大约只有总量的1/3。

另外,“尚书”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秦朝焚书后“尚书”大多佚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