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5月17日讯】5月客庄赏桐季 生活新美学(3)(中央社记者黄彦瑜新竹县17日电)客委会举办“桐花祭”,赋予客家新形象,也带动客庄商机;然而,桐花是否仅与客家相关,也有不同意见。走过8年的桐花祭其实还很年轻,未来的发展也无限宽广。
“桐花祭”常被解读为客家庄的活动。新竹县文化局长曾焕鹏表示,从地理环境来看,虽然南至云林、南投、彰化,北到台北、基隆,都有桐花的踪影,但油桐花的生长地还是以桃竹苗客家庄居多。
所以,曾焕鹏说,文化局就以“遇见桐花、看见客家”做为活动主轴,希望民众到客庄的桐花步道散步之际,也能同时了解客家习俗,接触客家事务。
另外,在经济产业面,他指出,油桐木材可以制作家具、木屐、牙签、火柴棒等,不少客家人回忆童年,都曾呼朋引伴捡拾油桐果实,赚取零用钱;而在植物特性上,白色的油桐花展现纯洁样貌,桐花飘落呈螺旋状缓缓坠地,姿态相当美丽,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美与客家人艰苦勤奋、晴耕雨读的耐劳特性,也有某种程度的连结。
不过,对于桐花与客家的关联,本身就是客家人的明新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系主任范育成,则有不同看法。
她表示,“客家人对桐花认同度太过薄弱”,不少闽南人会因为桐花祭由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主办,而认定这是客家活动,造访客家庄的外地游客也多有这种感受,但问题是,根据她多年访谈结果,99%的客家人认为桐花与客家关联性不大,这是“外地人相信,但客家人不认同!”
范育成表示,对于获得客委会补助的社区发展协会或休闲旅游业者,桐花祭的确带来人潮与商机,人山人海的苗栗西湖度假村就是一个例子。但对于其他未获补助的客家产业,影响就很薄弱。
关注桐花祭多年的范育成说,桐花祭的举办让地方团体有表演机会,早期,一些客家团体上台时还会紧张,但如今已是台风稳健。
然而,她认为,近年来桐花商品数量愈来愈多,甚至连机场都有贩售,但除了客家商品,也掺杂外地甚至大陆的东西,只是将既有商品挂上桐花图案而已;另一方面,桐花祭的文化内涵却愈来愈少,这或许和经费有关,值得探讨。
范育成表示,桐花祭不像义民庙这些民俗信仰,在地认同度高,“要逼客家人认同太难!”。她认为,桐花祭不一定要“死扣”客家,甚至应以“季”取代“祭”,发展更多元的特色。
她说,桐花祭可以视为一种“生态旅游”,散布到全台各乡镇,台北有台北的特色,新竹有新竹的特色,彰化有彰化的特色,展现丰富多元的内涵。
因此,她建议,桐花祭活动不一定仅限于几个客家团体,也可以加入现代化或国际性的表演,把更精致多元的艺术带进客家庄,“让在地人眼睛一亮!”丰富客家庄的文化,对在地人也有好处。
对于桐花与客家的关联性,曾焕鹏认为,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他也同意,把“祭”改成“季”,意义更为宽广。
曾焕鹏说,桐花祭的确让客家庄活络起来,虽然,他不否认现阶段仍是“用钱堆砌”,但他认为,桐花祭仍属于前端阶段,做为一个“提醒”,桐花祭带动人潮,也提醒在地人,为了迎接游客,要重视社区营造、改善公共设施以及美化环境。
他表示,桐花祭由官方主导,相较之下,目前民间力量的确缓慢,但毕竟这需要时间,像是日本的樱花祭,起码历经200年历史。不过,“桐花每年都会开,每年都可以做些什么!”甚至,“每到桐花祭,连络亲朋好友造访客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桐花祭是一股由上而下的力量,但民间力量能否将它延续扩大,是一大问题。“如果政府不办,没有经费挹注,桐花祭的活动是否就完全结束?”不可否认,历经8年推广,桐花祭的确发挥成效,但展望未来,值得做的还很多!
“桐花祭”常被解读为客家庄的活动。新竹县文化局长曾焕鹏表示,从地理环境来看,虽然南至云林、南投、彰化,北到台北、基隆,都有桐花的踪影,但油桐花的生长地还是以桃竹苗客家庄居多。
所以,曾焕鹏说,文化局就以“遇见桐花、看见客家”做为活动主轴,希望民众到客庄的桐花步道散步之际,也能同时了解客家习俗,接触客家事务。
另外,在经济产业面,他指出,油桐木材可以制作家具、木屐、牙签、火柴棒等,不少客家人回忆童年,都曾呼朋引伴捡拾油桐果实,赚取零用钱;而在植物特性上,白色的油桐花展现纯洁样貌,桐花飘落呈螺旋状缓缓坠地,姿态相当美丽,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美与客家人艰苦勤奋、晴耕雨读的耐劳特性,也有某种程度的连结。
不过,对于桐花与客家的关联,本身就是客家人的明新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管理系系主任范育成,则有不同看法。
她表示,“客家人对桐花认同度太过薄弱”,不少闽南人会因为桐花祭由行政院客家委员会主办,而认定这是客家活动,造访客家庄的外地游客也多有这种感受,但问题是,根据她多年访谈结果,99%的客家人认为桐花与客家关联性不大,这是“外地人相信,但客家人不认同!”
范育成表示,对于获得客委会补助的社区发展协会或休闲旅游业者,桐花祭的确带来人潮与商机,人山人海的苗栗西湖度假村就是一个例子。但对于其他未获补助的客家产业,影响就很薄弱。
关注桐花祭多年的范育成说,桐花祭的举办让地方团体有表演机会,早期,一些客家团体上台时还会紧张,但如今已是台风稳健。
然而,她认为,近年来桐花商品数量愈来愈多,甚至连机场都有贩售,但除了客家商品,也掺杂外地甚至大陆的东西,只是将既有商品挂上桐花图案而已;另一方面,桐花祭的文化内涵却愈来愈少,这或许和经费有关,值得探讨。
范育成表示,桐花祭不像义民庙这些民俗信仰,在地认同度高,“要逼客家人认同太难!”。她认为,桐花祭不一定要“死扣”客家,甚至应以“季”取代“祭”,发展更多元的特色。
她说,桐花祭可以视为一种“生态旅游”,散布到全台各乡镇,台北有台北的特色,新竹有新竹的特色,彰化有彰化的特色,展现丰富多元的内涵。
因此,她建议,桐花祭活动不一定仅限于几个客家团体,也可以加入现代化或国际性的表演,把更精致多元的艺术带进客家庄,“让在地人眼睛一亮!”丰富客家庄的文化,对在地人也有好处。
对于桐花与客家的关联性,曾焕鹏认为,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他也同意,把“祭”改成“季”,意义更为宽广。
曾焕鹏说,桐花祭的确让客家庄活络起来,虽然,他不否认现阶段仍是“用钱堆砌”,但他认为,桐花祭仍属于前端阶段,做为一个“提醒”,桐花祭带动人潮,也提醒在地人,为了迎接游客,要重视社区营造、改善公共设施以及美化环境。
他表示,桐花祭由官方主导,相较之下,目前民间力量的确缓慢,但毕竟这需要时间,像是日本的樱花祭,起码历经200年历史。不过,“桐花每年都会开,每年都可以做些什么!”甚至,“每到桐花祭,连络亲朋好友造访客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桐花祭是一股由上而下的力量,但民间力量能否将它延续扩大,是一大问题。“如果政府不办,没有经费挹注,桐花祭的活动是否就完全结束?”不可否认,历经8年推广,桐花祭的确发挥成效,但展望未来,值得做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