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三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10月06日诺贝尔奖
【新唐人2010年10月6日讯】10月6日当地时间11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Richard F.Heck(理查德·黑克)和两名日本科学家Ei-ichi Negishi(根岸英一)、Akira Suzuki(铃木章),表彰他们对“钯催化藕连反应”(palladium-catalyzed cross coupling)的研究贡献。

Richard Heck,1931年出生,任职于美国特拉华大学。Ei-ichi Negishi,1935年出生于长春,任职于美国普渡大学。Akira Suzuki生于1930年,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

三位科学家采用“碳原子和钯原子相遇,再开始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从而发现了“更有效的链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分子”的方法,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通过化学反应来生产复杂化学分子的可能性。

“钯催化藕连反应”解决了有机化学中的难题,为化学家们提供了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除了被广泛用于研究领域之外,还将在医药和电子工业等领域中做商业用途。

美国之音记者采访了Ei-ichi Negishi,问他为什么选择美国,他回答说,“美国是一个杰出的国家,有利于我的研究。当然对于一个在日本长大的人来说,第一关是学英语。后来我接触了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使我觉得自己获奖也是现实的了。”

三名科学家将共同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146万美元)的奖金。


新唐人电视台 http://www.ntdtv.com

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学领域过去一年中有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获奖者并主持颁奖。隆重的颁奖仪式于每年的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举行。着名的居里夫人曾在1911年获得该奖项。

曾有两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时年56岁的美籍华人钱永健因为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的研究领域成就卓越而获奖。

1986年,美籍华人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

2009年:英国生物学家万卡特拉曼·拉玛克里斯南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斯泰茨(Thomas A.Steitz)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约纳什(Ada E.Yonath),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2008年: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为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获奖。

2005年:美国的罗伯特·格拉布、理查德·施罗克和法国的伊夫·肖万,表彰其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

2004年:以色列的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的欧文·罗斯,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的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获奖。

2002年:瑞士的库尔特·维特里希、美国的约翰·贝内特·芬恩和日本的田中耕一,他们因为对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而获奖。

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和日本的野依良治、美国的巴里·夏普莱斯,他们进行了对手性催化还原反应和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