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普斯:全球经济不完全复甦

2011年06月14日财经
【新唐人2011年6月14日讯】(中央社记者高照芬台北14日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Edmund S. Phelps)今天表示,目前美国及西欧经济状况仍处险峻状态,创新能力不足、投资低迷,未来即使复甦,也极难回到金融海啸前的荣景。

费尔普斯今天出席今周刊、政治大学商学院及中国大陆新华都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全球菁英论坛─解答全球经济下一步”论坛,作了以上表示。

他以劳工生产力下降、劳动人口减少、企业的创新及巧思大不如昔、投资活动低迷等层面,说明美国及西欧经济极难回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准。

费尔普斯指出,二次大战后,1945年至1970年劳工生产力上升,但2000年至2007年劳工生产力下滑,如今的劳工生产力更大不如前。

他也认为,美国经济进入长期结构的低迷时期。1970年代起,战后婴儿潮陆续进入劳动市场,但是从那之后,美国的劳动人口再也没有快速成长,这是结构性的问题。

另外,企业的创新及巧思也大不如前。费尔普斯说,1970年代看到许多企业的创新及巧思,当时正进入电器化时代,商品创新时见、经济快速成长;但1975年后已不见傲人的金融或商业的创新,足以刺激经济成长。

他说,1980年代之后,商业的创新充其量仅是由细小且破碎的创新集结而成,而不是一个想法上的创新,商业创新的步伐愈来愈慢。企业也短视近利,企业执行长着眼于最近 1季或 2季的财报,不重视长期投资。

费尔普斯直言,美国营所税不高,许多企业主担心未来税负会增加,不愿进行长期投资;在走短线的前提下,企业创新的比率自然愈来愈低。

他说,检视美国企业获利,大多由企业瘦身、降低成本而来,这种获利方式导致失业率升高,景气持续低迷;美国企业投资疲弱,导致经济下滑,货币贬值。

他认为美国政府应以降税及成立创新银行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及创新,进一步带动经济复甦。

费尔普斯以通货膨胀预期与失业率的相互作用理论,获得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曾任美国财政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及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顾问。

费尔普斯对失业率与货币政策交互影响的研究,不但修正经济学上着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更发明了闻名学术界的“经济增长黄金定律”,即经济增长并不是靠产出的不断扩张,而是依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