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韵舞春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属州

2020年06月24日天韵舞春风
【新唐人2011年6月24日讯】王勃,字子安,关于他的出生及逝世时间,至今说法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他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西元650年),死于高宗上元三年(西元676年),得年 27岁。他在十四岁时便应举及第了,当上朝散郎。六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九岁时读颜师古注的《汉书》,便能指出书中的过失,写了《指瑕》十卷。十岁时就能以一个月的时间,通读六经而无一点障碍。二十七岁时,在滕王阁宴会上当场所写的〈滕王阁序〉,更表露出了绝美的才华,此文一出便使满座惊叹,连当天的主人阎伯屿都督都说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也!
相传王勃在每次写作之前,都会先磨好几升的墨汁,然后躺在床上构思,等到灵感一来,就忽的坐起来,纵笔疾书,一挥而就,就这样定稿,不用改动,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腹稿”的由来。由于才华出众,诗文俱佳,王勃与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扭转了当时延续前朝的浮靡文风,丰富了诗的题材,开拓诗的视野,展现出大唐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大气象,也开创了唐诗的道路。而王勃也以独具特色的文风,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为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州任少府一职而作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传诵久远的名篇吧: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第一句是点出送别的地点。“城阙”是城墙上的高楼,可以望远,“辅”是围绕、拱卫的意思。“三秦”是项羽灭秦后,把秦地分为三个国家,因此“秦地”就叫“三秦”。第二句是说朋友要去的地方,“五津”在四川省,“津”是河流的渡口,这一段的长江有五个渡口所以叫“五津”。意思是说,站在秦地拱卫的长安城楼上,遥望着你将远去的蜀州,那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啊!极目四望,只看得到那儿,有微风吹动着淡淡的的云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虽然只是得到了“少府”这样一个小职位,但朋友也需要长途跋涉,到四川蜀州去上任,而自己也不怎么得意,所以他说:我和你都是为了仕途,而离乡远游的人,你要去蜀州了,我虽然还在长安,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能拥有这样相知相惜的知己,即使是各在天涯海角,还是感到像近邻般亲近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既然是这样,那么在分别的路口上,我们彼此就不必再像小儿女一样,让泪水沾湿衣襟了吧!
“初唐四杰”王勃的这首诗,一洗齐梁以来浮华艳丽之风,清新质朴,豪情奔放,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传颂久远,即使是现在,还常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引用。诗中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常有的感伤和离愁,同时也强烈的充满了初唐时期那种青春蓬勃的朝气。
大唐一代的诗人,把中国的古典诗推向了历史的高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唐朝建立以后,国力日益鼎盛,社会达到空前的富裕,经济繁荣,中外的各种交流频繁,而文化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融合性,大气磅礴。唐代诗人韦庄是这样歌颂都城长安的:“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驎驎。家家楼上人如花,千枝万枝红艳新。”像这样“人比花娇”,“车马香尘”的生动描述,让人即使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富丽繁华。
而唐诗和历朝相比,也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唐朝人写月亮,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在天涯海角,气象都是开阔的,就是信手拈来短短的一首小诗,常也让人惊艳。举个例子,像是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为自己眼界的有限而哭了,也为了时空的局限,看不到古人、看不到后人而“怆然涕下”,那种对生命悲剧性的感悟,是很浑厚,很博大的。
但到了唐朝以后,就少有这样整体的磅礴大气了,整个大唐时代的诗人们,好像约好似的,在因缘际会中,一同为唐诗创造了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局面。难怪有后人说,好像所有的才情,都被那个时代的人用尽了;好像所有的好诗,都被那个时代的人写尽了。
其实对于大唐盛世,与其说是对他政治、经济、文化强盛的敬仰,不如说是对于他博大的胸怀,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么一种精神的敬仰。也正因为有这种精神,才使得唐朝能达到这样一个鼎盛的状态。
比如说他打破了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使知识份子的地位不再取决于世袭的身分,而是取决于科举制度,个人的成就。隋朝灭亡后,科举制度曾一度停辧,后来唐太宗恢复了这个制度,发掘了许多人才。而在科举里中榜的,也有不少是外国人,像阿倍仲麻吕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是日本的遣隋使,后来因为科举及第,而成为唐朝的高官。
而在对外文化上,大唐也广泛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的优点,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把中国丝绸运向西方,也带回了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连外来的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在这里也都和谐相处,构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动人情景。大唐盛世也因为这样,而成了后人向往的理想世界。
面对这样的历史,其实更值得我们省思的是“大唐的气象”,因为唯有像这样伟大的包容,才能够成就真正的大业。
点阅【 天韵舞春风】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