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陆乳业新国标是全球最差标准

2011年07月05日大陆
【新唐人2011年7月5日讯】日前,中共卫生部新制定的《生鲜乳收购标准》遭业内人士和专家痛批为“全世界最差的标准”。

据悉,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鲜乳收购标准》(即新国标)被曝在制定过程中一直受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的干涉,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而老百姓的利益被抛掷脑后,使得民众对国内乳制品更感失望。

据大陆媒体报导,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指出,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过去中国的牛奶质量标准在世界范围就不算高,如今细菌总数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万个,而蛋白质含量则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堪称全球最差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这句话让已经千疮百孔的乳制品行业重新陷入更大的争议中。

王丁棉是南方派巴氏奶阵营的代表,坚持以巴氏奶奶源标准制定标准,他认为,新国标将造成少数乳业垄断市场的局势。

王丁棉说:“一些以经营常温奶为主的大企业可收购更多原奶,从而有足够资源占领市场,而对质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进一步减少,最终影响市场拓展,加剧垄断。”

据了解,1986年《生鲜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规定,生乳蛋白质最低值每100克为2.95克,细菌总数为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鲜乳收购标准》(即新国标)则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克降到2.80克,菌落总数上限已改为每毫升200万个。而国外生乳蛋白质最低值则明显高于我国,新西兰为3.8克,欧美国家也多在3.2克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教授表示,新国标关于生乳标准的降低是是全世界最低的,是国乳业发展的一种倒退。

他说:“若单纯从数值上看,甚至连 25年前都不如了!世界上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这样的新标准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标准拉得更开,是严重倒退!”

他还批露,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受企业干扰。例如新国标起初吸纳了蒙牛、伊利等大企业参与,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

据悉,蒙牛、伊利是常温奶的两大代表,常温奶阵营为代表的内蒙古奶协金海、那达木德声称,现行乳业标准是“维护奶农利益”。目前大陆源牛奶达不到当初的国家标准,如果不降低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将不利于国内乳业的发展。

对此南庆贤表示,奶业国情固然需要考虑,散户奶农利益需要照顾,国民的身体健康更需要保护,民族身体素质更需要进步。不能为了所谓奶农利益和企业利益,这样博弈。新国标的出台已经使得乳制品行业形成倒退的趋势,令消费者对国产乳业的信心降至最低点。

新国标也引起各大网友的强烈争论,觉得消费者的利益被忽略了,负面效应不断倍增。网友们纷纷表示,“我该相信谁?”、“喝低标准牛奶不如白开水”、“这个行业太乱了”、“别让公众为倒退的牛奶标准而哭泣。”等等。

所谓巴氏奶,是利用72℃∼85℃范围内低温灭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质和营养成分。常温奶则是采用135℃∼152℃的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优点是保质期长,常温下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