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释伽玛射线 台团队率先报

2011年07月20日科技
【新唐人2011年7月20日讯】(中央社记者吴佳颖台北20日电)国科会支持的清大天文研究团队,观察到双星系统释放出罕见的伽玛射线,并领先美国的天文团队报导出来,此发现有助于天文学界理解中子星与恒星圆盘的互动机制。

台湾清华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江国兴所领导的致密天体研究室小组成员谭柏轩,是第1位发现这个位于南十字星的双星系统出现“伽玛射线瞬变现象”的天文学家;发现之后,清大的研究团队比美国团队更快报导这项发现,并刊登于国际顶尖的“天文物理期刊通讯”上。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表示,清大的团队由来自台湾、香港、韩国6位研究员组成,研究能量惊人,比起美国由173位天文科学家所组成的团队,更率先发现这个天文现象,也率先报导。

江国兴表示,一般双星系统是由两颗恒星,或是一颗恒星与一颗白矮星组成;观测的这一组双星却是由一颗大质量的恒星和一颗脉冲星(快速旋转的中子星)组成。

目前全天的双星系统相当多,而观察到的脉冲星约有2000个左右,但脉冲星加上大质量恒星的组合却只有约10个。

江国兴解释,这个系统中的大质量恒星就有如太阳,但炽热而呈蓝白色,直径比太阳大9倍;而与其形成双星系统的脉冲星大小只跟新竹市差不多,质量却是太阳的9倍。

清大的天文团队在去年11到12月,发现这个双星系统的脉冲星第1次穿越恒星风形成的恒星圆盘时,费米(Fermi)望远镜已侦测到伽玛射线;今年1到2月脉冲星第2次穿越恒星圆盘时,也侦测到伽玛射线,且亮度增加了好几倍。

团队的研究员黄修慧说,一般观测脉冲星(中子星)都是利用无线电波和X光等波段来观察,X光波段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0的3次方,相当几千电子伏特;但这次是首次侦测到10的9次方,相当几十亿电子伏特的伽玛射线。

这个奇异的现象让天文学界可能要重新调整对于中子星与恒星圆盘互动机制的理解,包括恒星风吹出什么样的带电粒子、中子星本身是否带有其他质量的东西等。

江国兴表示,这个观测机会也很难得,因为中子星运行穿越恒星圆盘的周期大约是3到4年,而中子星加上大质量恒星的组合不多,同时又是费米望远镜自2008年升空以来的大发现,因此天文学界非常兴奋。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