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灿:中国的大学生不再金贵

2011年09月29日评论
【新唐人2011年9月29日讯】大学生历来是中国的天之骄子,尤其是穷苦人家。一旦有孩子考上大学,马上就会产生“一人上大学,全家都光荣”的美好感觉。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如果考上名牌大学,就会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有的会当场高兴得晕了过去,因为上大学就意味着成了吃国家粮、端铁饭碗的国家干部。

改革把这一条改掉了,大学毕业生要自己找工作,再也不是当然的国家干部了。在中国有权就有一切、没权寸步难行的社会现实中,农村的孩子、城里穷苦人家的孩子,不管成绩有多好、品德有多高,也找不到一个收入较高、福利较好的工作。即使你有爱因斯坦、比尔•盖兹的才华,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大学生当清洁工、掏粪工、养猪工的情况。即使是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毕业生,没有权势作后台,也只能去当卖肉哥、糖葫芦弟、卖报姐、撕毕业证工、清洁工、掏粪工、养猪工。是社会的需要,但不必由上过大学的人来做。

上过大学的都有一技之长,应该从事与他们的专业相吻合的工作,这才能发挥人才的社会效用。作为人才的大学生本人,也会获得较高的收入和享有相应的福利。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高考生源大省山东省的录取率仅有90%,另外10%、即44万多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文章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