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的5个原因

2011年10月15日大陆
【新唐人2011年10月14日讯】(新唐人综合报导)随着大陆民国热和台湾建国百年,关于张学良故事和史料再度引起瞩目,两岸“张学良论坛”这几日正在新竹县芎林乡大华技术学院举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氏帅府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胡玉海指出,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是他一生的痛。

“张学良论坛”正在新竹举行

台湾《旺报》报道,两岸“张学良论坛”10/13-10/15连续三天在新竹县芎林乡大华技术学院举行,胡玉海指出,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是他一生的痛。正因为不抵抗,日本人一夜占了沈阳城,数月内占领全东北。

胡玉海说,1931年夏季,日本频频制造事端,张学良曾致电蒋介石:“由万宝山事件及韩人排华风潮以观,日本推展其大陆政策,有急侵满蒙之意,已无疑问;无论其对手为中国抑或苏联,事既关满蒙存亡,吾人自应早为之计。”张学良指出,东北之安全,非藉武力无以确保,日本既一意对外,我方亦应有所自省,这是他明确主张武力抗日的佐证。

张学良不抵抗的5种原因

胡玉海研究认为,张学良的不抵抗有5种主要原因:

1.对日本情况判断错误,事变前蒋介石和张学良都认为日本企图在东北动武只是寻衅,而不是武装侵略。

2.迷信条约的作用,错误地估计国联的制裁能力,寄希望国际干涉。

3.保存东北军实力,与“全国共同抗战”。在事变当天夜里,张学良曾向高级将领分析说:“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一个联队,它全国的兵力可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战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

4.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让张担心陷入孤军奋战的局面。当年《国闻周刊》发文说,张学良不抵抗是有原因的,假如东北负责人不是张学良,换任何人也不会抵抗。在民国19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因抵抗闹得损兵折将,内外交困。

5.张学良思想的深层也有恐日的心理,他在口述历史中不止一次地谈到日本军队,认为日军很强。

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有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

据为张学良所信任,替张氏记录口述历史的哥伦比比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张之宇记载:“张氏曾自疚,告诉笔者:我是封疆大吏,中东路,九一八事件,对苏、日关系,平时我有自主权,不能说有了事,推卸责任。外间传说我有蒋(介石)先生不抵抗手谕存在于凤至手中,是扯淡。于凤至不是那种人。”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后来又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相关视频:【禁闻】“抗日战争”究竟是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