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老朽:老农民谈三年自然灾害(八)

2012年02月08日评论
【新唐人2012年2月8日讯】【第八章】荒唐世代荒唐事

(一)但是那样的时代;仅以我亲自参加的公社大会为例:记得我杨营公社17个大队,都不愿第一个汇报产量,但总得有一个先汇报:“我大队全体社员.认真学习贯彻党制定的........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亩产小麦800斤的好收成”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汇报产量依次递升;当然第十七个大队小麦产量最高,不但大会表扬,而且扛上一面大红旗高高兴兴回家去。而那第一个汇报如何如何努力取得800斤好收成的大队,自然成了倒霉蛋;大会受到批判不说,扛上一面白旗,垂头丧气回家去。怎能不造成灾难呢?

(二)既然粮食大丰收那就不能不顾国家;你汇报了小麦亩产800斤,或1800斤。那就按此产量,留下部分后全部上缴国家;本来收成甚微,生产队干部不得不把粮食全部上缴,即使全部上缴,还是没完没了逼迫上交;我处虽然没有逼死人现象,但那时逼死人并非奇怪事!这时58年没收农民的粮食加上58年夏季丰收的粮食,通过大食堂大吃大喝,通过58年秋季把粮食大量撒在土里;把粮食烂在地里。这时仓库粮食已空。可想而知农民的处境了。开封祁县那个方静忠说,他们那里麦子收完后国家全部拉走;然后每人再发给一个返销本,每人60斤;返销的是杂粮;那时是统购统销吗!就是你打的粮食再多也不得多吃。所以农民在扬场的时候故意把小麦撒在麦康里;等国家把粮食拉走以后,再把小麦从新扬出来,可以多吃一点。这就是以后的所谓满产。

(三)1959年的事,秋冬季节我记忆最深的一次会议;本来各生产队食堂就快要断顿了;上级还要强迫干部对农民的生活安排好。全县、各公社、都有上级领导亲自参加,各生产队正副队长、保管会计、大小头目。都集中到各大队研究安排社员生活,宗旨是:必须保证每个社员每天半斤粮食(250克)。粮食从哪里来呢(因为夏季、秋季、各队头目被逼虚报产量,当然被逼基本全部上交了)各基层干部都绞尽脑汁一直熬到后半夜三点多钟;总算有了办法“我们队上交时瞒报了产量”柴垛内埋藏3000斤粮食,牛棚内埋藏几千斤粮食。这样一算我们队就保证了每个社员每天半斤粮食。当然各个生产队都相继想出了办法,(有哪个生产队不说谎话,他们就得挨打,就是全大队、甚至全公社批斗)天濛濛亮时各生产队大小头目都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都把本队的社员生活安排好了。微睁着惺忪的眼睛回队了。相应的各公社干部,都回去向上级汇报自己所在队社员生活绝对有保证--------

现代人或许会说就是基层干部搞的鬼,为什么要说假话?少见多怪,那时他不说假话,他就轻则挨打,重则反革命……假的吗?那时的基层干部我相信没有死完呢!他们愿意说谎话吗?祁县方静忠的口述,写在下面也许会对现在的人有所启示,他们的队长李国政在县里开四级干部会吓得屙一裤裆屎----你报的小麦产量低,你就跟不上大跃进形势,就得扫你的暮气(就是残酷的毒打)他不说假话行吗?最后小麦产量报到一万二千斤……

(四)59年的冬季眼看社员就要饿肚子,经上级领导集中各级大小头目开会;社员就有了每天半斤粮食吃的办法。很多地方上级还要检查,这就出现了很多地方粮囤下面用杂物堆起来,上面盖一层粮食---------农民骂干部故意作假坑害农民,但有谁能想到,基层干部不作假他就挨打,现代的人或许说了,我哪怕不当干部-------很简单,那样的时代,你敢说不干,就如养兵千日;上了火线你要退却……就是不革命,很自然就是反革命……天方夜谭吗!那时的亲历者还没死完呢!

(五)1960年我所在食堂是5.28断的照相馆(那时人们口头禅是端住碗照相馆)我是六月20日逃往新疆,路过甘粛河西走廊,每停一站,看着那骷髅一般的孩童,无力的伸着双手失神的睁着双眼,每忆至此就忍不住鼻子一酸……请那些大人物们回答到底是哪三年灾害造成60年的大灾难?

我常想,假如现代人要拍电视剧,绝对找不到60年河西走廊那骷髅般的小演员。

(六)公社解体以后:政府、舆论等工具都会说话了:大集体.大呼隆......政府,所有舆论工具,好像才知道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发现的新大陆。试想!假如凤阳小岗村六七十年代这样做,不打成反革命才怪呢!那年代谁敢说承包就是反对伟大领袖……就是反革命!20多年里那个农民不想分开呀?农民祖祖辈辈种地,58年农民就不会种地了,就有公社来的干部指挥种地。在以后的20多年里就有贫下中农的生产队长指挥种地。生产队二百多人就只有队长敲敲钟,农民才会扛上锄头去种地。

(七)人、还是我们村的人,地、还是我们村的地;现在你到我们村去看看,汽车几十部,几百万上千万的户-----从广州回来就是开的大奔。再不是毛时代大肉八毛钱一年到头谁吃得起,现在农民平时鸡鸭鱼肉吃不起吗?到我们小岗村看看,来了客人,村中饭店什么都有!毛时代二十年(前面说过)收完麦子亲戚来拿三斤挂面面还不舍得吃,再拿去瞧亲戚……(待续)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