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2月15日讯】(新唐人综合报导)近日,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校园宣传片被大陆网友发到微博进行对比,由于北大的宣传片基本没有人物出现,有网友调侃北大“卖景”耶鲁“卖人”、“北大的自信是历史,耶鲁的自信是当下”。这一消息立即成为网路热点,数万人转发,评论过万,并引发关于中美文化及教育方式的大讨论。
风景片vs人物篇
大陆《新京报》报导,近日,网友“光头王凯”微博上公布了北大宣传片与耶鲁大学宣传片的视频链接,并对两所大学宣传片的优势进行了比较。
在这段时长为11分32秒的北大宣传片中,博雅塔、日晷、竹林、伟人像、未名湖等,在音乐中缓缓呈现,宣传片中并无语言对白。
而耶鲁大学宣传片中,一招生处的黑人老师以说唱的形式介绍大学的情况,片中学生们载歌载舞,满脸洋溢着欢笑。老师介绍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共享客厅,学习聚会”、“每个住宿学院由一位院长管生活、一位主任管教务,他们和我们一起吃住”、“你有机会和喜欢的世界名人会面”……
下载录像
北大耶鲁宣传片风格迥异引热议 (新唐人电视台 www.ntdtv.com)
“光头王凯”认为:“两所大学宣传片对比分析,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此微博一发出立刻引起网友关注,纷纷评论、留言。
北大回应:没有可比性
对此,拍摄北大宣传片的北大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宇称,北大宣传片旨在反映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与耶鲁大学的招生宣传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
不过,文章《北大、耶鲁宣传片里的大学理念》作者辛木认为,陈宇关于“两者没有可比性”的说法显然自相矛盾,既然同为大学宣传片,就有可比性。这两部宣传片更像是一场大学文化对决。而从文化渊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上看,这场文化对决则可能早就高下立判了。
“倒是网友的比较显得客观具体: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文章如此写道。
此外,辛木还指出,在学校的历史文化方面,耶鲁丝毫不亚于北大,多数建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同时,耶鲁素以自由的学术气息、深厚的文化氛围、庄严凝重的历史感而闻名于世。此外,耶鲁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共有5位美国总统以及众多的影星毕业于耶鲁,有13位学者获得过诺贝尔奖……如果耶鲁也谈什么“薪火相传”,相信肯定要比北大更有说服力。
学者评论:
署名魏英杰的文章说,北大宣传片的主题是“光与影”,结果画面真成了“浮光掠影”。而耶鲁宣传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真实、生动的校内场景。北大宣传片给人感觉是:你配得上这所大学吗?而耶鲁宣传片给人感觉是:赶紧来吧,这就是你想要的大学。
文章认为,大学精神终究要靠人去承载与延续,离开了人,一所大学也就失去了魂魄。魂魄不存,精神何在? 北大宣传片之所以忽视这一点,并不全在于拍摄主题和角度出问题,而在于拍摄者和校方对此原本就不重视,或者不够重视。
杂文家刘洪波评论道:看了片子,人们大概确实可以“惊梦”,北大不再是新鲜创造的所在,而只要抱住碑一样重的历史就好了,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够活成一块碑,就能够在宣传片中以碑入镜。
着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高校一直在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这也只能“意会”。 要让大学做到“以人为本”,十分简单而现实的做法是,让其被学生们选择,当大学有被选择的压力,谁还敢孤芳自赏,怠慢学生?
网友观点
网友杨永彬写道:耶鲁有300多年的历史,北大只有100多年历史,而后者却在前者面前装深沉,宣传片矫揉造作,颇具中国特色,是国情原因?文化差异?反正我看不透。而耶鲁历史悠久,却生机焕发,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但北大大多描绘北大的景,而忽略主体,中国的以人为本何在?
还有网友说:感觉就是......北大一个劲儿搁那儿强调它多么伟大的历史,而耶鲁是在向未来看,很有生命力,确实不一样,只能说中国的体制有问题,政治味儿太浓了。
冯德春: 差距,中国的学术在哪里?导师、教授们在干嘛?国家对教育重视么?我们的理想在哪里?上了大学一切都迷茫了。
于树军: 看完耶鲁心潮澎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那里;看完北大慎的慌,很复杂,机械?残败?无魂?修道院?单调?压抑?婉约?要把孩子们带向何方?北大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奶奶的,搞个宣传片都能如此差劲,难得。打死也不能把孩子送那去!
杨迈可: 耶鲁的成功在沉默,北大的成就靠人吹。耶鲁的名气在人心,北大的耻辱孔庆东。
@wj_zm:我们不能说北大一定比耶鲁差,但我们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值得我们思考。
风景片vs人物篇
大陆《新京报》报导,近日,网友“光头王凯”微博上公布了北大宣传片与耶鲁大学宣传片的视频链接,并对两所大学宣传片的优势进行了比较。
在这段时长为11分32秒的北大宣传片中,博雅塔、日晷、竹林、伟人像、未名湖等,在音乐中缓缓呈现,宣传片中并无语言对白。
而耶鲁大学宣传片中,一招生处的黑人老师以说唱的形式介绍大学的情况,片中学生们载歌载舞,满脸洋溢着欢笑。老师介绍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共享客厅,学习聚会”、“每个住宿学院由一位院长管生活、一位主任管教务,他们和我们一起吃住”、“你有机会和喜欢的世界名人会面”……
下载录像
北大耶鲁宣传片风格迥异引热议 (新唐人电视台 www.ntdtv.com)
“光头王凯”认为:“两所大学宣传片对比分析,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此微博一发出立刻引起网友关注,纷纷评论、留言。
北大回应:没有可比性
对此,拍摄北大宣传片的北大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宇称,北大宣传片旨在反映中国文人薪火相传的精神气质,与耶鲁大学的招生宣传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
不过,文章《北大、耶鲁宣传片里的大学理念》作者辛木认为,陈宇关于“两者没有可比性”的说法显然自相矛盾,既然同为大学宣传片,就有可比性。这两部宣传片更像是一场大学文化对决。而从文化渊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上看,这场文化对决则可能早就高下立判了。
“倒是网友的比较显得客观具体:耶鲁的优势是人,北大的优势是景;耶鲁的自信是当下,北大的自信是历史。”文章如此写道。
此外,辛木还指出,在学校的历史文化方面,耶鲁丝毫不亚于北大,多数建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同时,耶鲁素以自由的学术气息、深厚的文化氛围、庄严凝重的历史感而闻名于世。此外,耶鲁拥有众多杰出的校友,共有5位美国总统以及众多的影星毕业于耶鲁,有13位学者获得过诺贝尔奖……如果耶鲁也谈什么“薪火相传”,相信肯定要比北大更有说服力。
学者评论:
署名魏英杰的文章说,北大宣传片的主题是“光与影”,结果画面真成了“浮光掠影”。而耶鲁宣传片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真实、生动的校内场景。北大宣传片给人感觉是:你配得上这所大学吗?而耶鲁宣传片给人感觉是:赶紧来吧,这就是你想要的大学。
文章认为,大学精神终究要靠人去承载与延续,离开了人,一所大学也就失去了魂魄。魂魄不存,精神何在? 北大宣传片之所以忽视这一点,并不全在于拍摄主题和角度出问题,而在于拍摄者和校方对此原本就不重视,或者不够重视。
杂文家刘洪波评论道:看了片子,人们大概确实可以“惊梦”,北大不再是新鲜创造的所在,而只要抱住碑一样重的历史就好了,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够活成一块碑,就能够在宣传片中以碑入镜。
着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高校一直在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这也只能“意会”。 要让大学做到“以人为本”,十分简单而现实的做法是,让其被学生们选择,当大学有被选择的压力,谁还敢孤芳自赏,怠慢学生?
网友观点
网友杨永彬写道:耶鲁有300多年的历史,北大只有100多年历史,而后者却在前者面前装深沉,宣传片矫揉造作,颇具中国特色,是国情原因?文化差异?反正我看不透。而耶鲁历史悠久,却生机焕发,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但北大大多描绘北大的景,而忽略主体,中国的以人为本何在?
还有网友说:感觉就是......北大一个劲儿搁那儿强调它多么伟大的历史,而耶鲁是在向未来看,很有生命力,确实不一样,只能说中国的体制有问题,政治味儿太浓了。
冯德春: 差距,中国的学术在哪里?导师、教授们在干嘛?国家对教育重视么?我们的理想在哪里?上了大学一切都迷茫了。
于树军: 看完耶鲁心潮澎湃,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那里;看完北大慎的慌,很复杂,机械?残败?无魂?修道院?单调?压抑?婉约?要把孩子们带向何方?北大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奶奶的,搞个宣传片都能如此差劲,难得。打死也不能把孩子送那去!
杨迈可: 耶鲁的成功在沉默,北大的成就靠人吹。耶鲁的名气在人心,北大的耻辱孔庆东。
@wj_zm:我们不能说北大一定比耶鲁差,但我们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