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3月24日讯】(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特稿)对于本届香港行政长官(特首)选举,泛民主派既像往年一样,批评它为“小圈子”选举,却又推举代表参加。有人认为,这种现象道出了民主派的复杂心情。
众所周知,中国与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商讨香港前途时,泛民主派开始崛起,力争推行特首和立法会普选,但结果当然是未如人愿。
香港主权转移以来,民主发展一直只能按照北京方面所设计的方式进行,即特首并非由市民一人一票产生,而是由选举委员会投票选出;立法会迄今也只有一半人经由直选产生。
北京方面并未否定特首和立法会最终经由普选产生,但必须循序渐进地落实。
泛民主派当然不认同北京这种说法,也从未放弃对普选的要求。一直以来,泛民主派在追求普选上选择了与北京方面对抗的方式,例如批评特首选举为“小圈子”选举,拒绝派人参加。
所以,在前3届特首选举中,泛民主派并未推选代表参加,只有个别泛民人士曾以个人名义参选。
到了本届,泛民主派却一反常态,几个主要政党包括民主党、公民党和民主民生协进会等,经过筛选机制,共同推举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参选。
这是香港主权转移以来,泛民主派首次协调代表参选,不再“杯葛”特首选举。
有人认为,泛民主派一改其立场,相信是希望透过参与来改变制度,而即使明知不能当选,也可以藉此发出声音。
再说,北京方面已同意香港可于2017年推行特首普选,只是届时候选人如何产生,暂时不得而知。泛民主派正忧虑北京方面会提高门槛,让其无法派人参选。
但无论如何,泛民主派也需要进行热身,为未来参加真正的特首普选作准备。
泛民主派虽然参选本届特首,却是心不甘,情不愿,何俊仁在竞选过程中还是表明反对“小圈子”选举,更呼吁选委投空白票,以示反对。
可以说,泛民主派既依法参与选举,却又不满这种选举制度不民主,抱持反对态度。
有舆论指出,泛民主派采取的这种态度,自有其理由和客观需要。因为,在主流发展上,泛民主派不能长期对香港现有的一套民主发展模式采取反对态度,否则就失去更多空间。
但同时,它又不能完全违背自己的立场,也要向支持者有所交代。
一些分析家指出,泛民主派的上述矛盾立场,是客观环境使然,实在无可厚非。因为,随着民心变化,泛民主派一味坚持“逢中必反”的立场似乎愈来愈困难。
就以泛民主派中立场最为激进的社会民主连线和人民力量为例,它们过去曾因激进言行而获得市民支持,但在去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中,派出28人参选的社民连,全军覆没。
立场与社民连同样激进的人民力量派出60人参选,结果只有1人侥幸当选;近年同样走激进路线的公民党也惨遭滑铁卢,41人参选,只有7人当选。
泛民惨败,得胜的自然是亲北京的党派。
一般相信,泛民主派在这次区议会惨败,是因为过往言行过激的结果,而这也告示了泛民主派,民心似乎在变。事实上,立场相对温和的民主党,在这次选举中就保住了基本盘,获得47票。
有舆论指出,经此一役,泛民主派力量一夜间似乎失去了主流地位。因此,泛民主派若能痛定思痛,在不放弃争取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的理念下,改变与北京方面周旋的战术,亦不失为面对现实之举。
众所周知,中国与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商讨香港前途时,泛民主派开始崛起,力争推行特首和立法会普选,但结果当然是未如人愿。
香港主权转移以来,民主发展一直只能按照北京方面所设计的方式进行,即特首并非由市民一人一票产生,而是由选举委员会投票选出;立法会迄今也只有一半人经由直选产生。
北京方面并未否定特首和立法会最终经由普选产生,但必须循序渐进地落实。
泛民主派当然不认同北京这种说法,也从未放弃对普选的要求。一直以来,泛民主派在追求普选上选择了与北京方面对抗的方式,例如批评特首选举为“小圈子”选举,拒绝派人参加。
所以,在前3届特首选举中,泛民主派并未推选代表参加,只有个别泛民人士曾以个人名义参选。
到了本届,泛民主派却一反常态,几个主要政党包括民主党、公民党和民主民生协进会等,经过筛选机制,共同推举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参选。
这是香港主权转移以来,泛民主派首次协调代表参选,不再“杯葛”特首选举。
有人认为,泛民主派一改其立场,相信是希望透过参与来改变制度,而即使明知不能当选,也可以藉此发出声音。
再说,北京方面已同意香港可于2017年推行特首普选,只是届时候选人如何产生,暂时不得而知。泛民主派正忧虑北京方面会提高门槛,让其无法派人参选。
但无论如何,泛民主派也需要进行热身,为未来参加真正的特首普选作准备。
泛民主派虽然参选本届特首,却是心不甘,情不愿,何俊仁在竞选过程中还是表明反对“小圈子”选举,更呼吁选委投空白票,以示反对。
可以说,泛民主派既依法参与选举,却又不满这种选举制度不民主,抱持反对态度。
有舆论指出,泛民主派采取的这种态度,自有其理由和客观需要。因为,在主流发展上,泛民主派不能长期对香港现有的一套民主发展模式采取反对态度,否则就失去更多空间。
但同时,它又不能完全违背自己的立场,也要向支持者有所交代。
一些分析家指出,泛民主派的上述矛盾立场,是客观环境使然,实在无可厚非。因为,随着民心变化,泛民主派一味坚持“逢中必反”的立场似乎愈来愈困难。
就以泛民主派中立场最为激进的社会民主连线和人民力量为例,它们过去曾因激进言行而获得市民支持,但在去年11月的区议会选举中,派出28人参选的社民连,全军覆没。
立场与社民连同样激进的人民力量派出60人参选,结果只有1人侥幸当选;近年同样走激进路线的公民党也惨遭滑铁卢,41人参选,只有7人当选。
泛民惨败,得胜的自然是亲北京的党派。
一般相信,泛民主派在这次区议会惨败,是因为过往言行过激的结果,而这也告示了泛民主派,民心似乎在变。事实上,立场相对温和的民主党,在这次选举中就保住了基本盘,获得47票。
有舆论指出,经此一役,泛民主派力量一夜间似乎失去了主流地位。因此,泛民主派若能痛定思痛,在不放弃争取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的理念下,改变与北京方面周旋的战术,亦不失为面对现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