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平:陈光诚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2012年05月12日评论
【新唐人2012年5月12日讯】陈光诚这个名字我在几年前就在国外的媒体上看到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些人举着让陈光诚自由(FREE CHEN)的牌子抗议,他那张带着墨镜的脸几乎成了一种象征。对于我来说,并不敏感,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在农村的生活,更没有被监禁的经历,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多艰难。而对于身在大陆的人呢?你问问自己,再问问周围的人,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有多少人知道陈光诚的?

陈光诚的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一个启迪,就是你身陷困境,不能光指望别人,一定要自己挣扎,自己去努力。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就是,当有人溺水时,首先自己要伸手求救,是否有人能救到你,完全讲缘分。还要与施救的人密切配合,你不能把施救的人也拖下水淹死。在中国这个环境里,不乏有人如鱼得水,在美国这个环境当中也不乏有人会被淹死,这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系。

每个人都会生活在自己适应的环境,在无法适应的情况下,积极的态度无非就两点,一个是努力改变环境,一个是逃离那个环境。比喻到现实生活来讲,前者更有现实意义,因为你逃离了以后另外那个地方是否能接纳你还是个问题。所谓改变中国的环境,也就是说让水质清澈,这里代表政治透明,清理水草,这里代表铲除贪官,防止漩涡,这里代表减少社会动乱等等。

我们从陈光诚逃跑的过程看到地方政府的那种黑暗,同时也看到一个人渴望自由的精神力量。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在没有光线,没有路灯的情况下,睁着眼睛逃跑都难。但是人家一个盲人,又翻墙,又过河,摔了无数个跟头........人家自由了。说明自由是有代价的,而且甚至是不可复制的。有一天你自己原创一种方法,所有人都会佩服你。

很多人看到一帮在美国可以称为部级干部的人对陈光诚前呼后拥,又拉手,又拥抱的,觉得很感动,很羡慕,包括相当于总理一级的国务卿亲自过问,并保证给陈光诚发签证。但是轮到你,肯定没戏,为什么?你没有陈光诚那种精神。人家眼睛看不见,自学成才,为了自己的信念不懈努力。他那种精神是最让老美折服的,甚至是美国人崇拜的,你如果有,美国人照样敬重你,崇拜你。

如果一个副部级干部和一个农民放在你面前,你觉得谁更重要一点?中国人往往只看地位和金钱,不看精神。王立军和陈光诚完全是同一个时期两个相反的例子,从地位上来讲,天壤之别,从炒作价值上来讲,王立军有更胜一筹。要是美国真的想让中国政府难堪,一台摄像机对着王立军,让他说上三天三夜,然后公布于众,你看中央那帮人脸不绿了才怪。但是美国人并没有那样做,仅仅保障了他没有落到重庆那帮人手里而已,接下去并无下文。我觉得美国人非常值得赞赏,这才是让人敬重的行为。

近日国外媒体报导,已经有好几所大学准备给陈光诚提供奖学金,到处都抢着接待他,为什么?就是他拥有一种精神,如果你有,同样各个学校也抢你,不信你把托福分数和各项成绩考满了试试?陈光诚的经历比你准备个托福考试要艰难多了。一个人要自强,让别人心怀敬佩来帮你,而不是让别人心怀怜悯来帮你。

说起来我过去到各个国家签证的经历,包括移民的申请,有一个诀窍。你越是小心翼翼,低声下气,老外就越会给你拒签。当然这不是说你态度傲慢无礼老外才会买你的帐。要不卑不亢,摆出一种你爱签不签的态度,拿出自己的实力摆在老外面前,让人家老外敬重你,佩服你。这就是老外所崇尚的平等,这就是老外所敬重的人格。

一个中国人怎样才能站起来,要有一种不屈的精神,趴在地上哀求没用,骂骂咧咧更不代表站起来。凭藉自己的实力得来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这也是很多中国人在美国照样被淹死的原因。因为美国并不是天堂,只是水更清澈一点,水草和漩涡更少一点而已,不会游泳的人在游泳池里照样会被淹死。

陈光诚是中国基层民众的一个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平凡的人,甚至会犯错误。因此我们炒作他的行为并无意义,甚至会有误导。中国人过去喜欢把一个人神化,同时相反的一方在神化以后的人身上寻找瑕疵来否定这个人的整体。其实不应该这样,应该挖掘这个人的根本,看看本质上是正义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在陈光诚那里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从他的录像里面看他所提到的三个要求,一个被囚禁了那么长时间,靠摔断三根肋骨跑出来的人,依然没有那么激进,没有过多的仇恨,相对来讲是很平和的。想想我们自己,觉得也很惭愧。对于祸害这个国家的歹人我们的确充满仇恨,但不能走向暴力,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主张。

但在这个国家,极左的势力,疯狂地煽动暴力,而国家的机器又只保护执政者利益,不保护百姓的利益,那么极左势力就可以凭藉拥护执政者来借用国家机器达到自己的目的。从文革到重庆的唱红,其实都是这个模式,这种方法对于那些“被主人”的百姓来讲带有极强的迷惑性。公民意识就是要把政治家利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三着分开,这在民主国家来讲是一种常识。因此启迪民智,任重道远。

珍惜生命,同时还要珍惜生命的质量;活着,还要活得有尊严。我们的确需要学习陈光诚的那种精神。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