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对峙趋缓 美无意卷入 血债派失算

2012年05月13日时政
【新唐人2012年5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王海天报导)中菲爆发黄岩主权争端并形成海上对峙以来,迄今已近月馀。双方从“文攻”到“武吓”,至今仍未开战。据海外南海问题专家称目前迹象显示“动武”可能性已大为降低。同时,美智库人士表示美方并无意卷入一场可能的冲突。外界分析指这将使血债派借机夺权的打算落空。

据中国时报引述新加坡南海问题专家李励图的说法称,中方动武并不代表能彻底解决争端,反而还会给美国介入藉口,同时更会自毁“和平崛起”的外交形象。

报导说,李励图认为菲律宾希望把美国卷进来,因此在外交上步步进攻,十分强硬,让中国大陆无法不强烈回应。但他分析在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上,双方都可以高分贝“口水战”,但若真有意外打起来,其实双方都得不到好处。

李励图指出,若动武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很大。以中国大陆目前的强势军力,一旦对菲用武,将马上落入“以大欺小”的处境,其苦心经营的中国“非霸权、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势必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开战将给美国维护“航道自由”的藉口,光明正大介入南海争端。

他分析说,至于菲律宾方面,当亚洲、甚至全球的经济及贸易都在寄望中国大陆时,中国手里其实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惩罚挑衅的菲律宾;例如最近中国大陆就祭出包括加强检测菲律宾进口水果、暂停赴菲旅行团出发等措施。

与此同时,中国时报引述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访问学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赵干城的说法称,部分美国学者承认此次对峙是菲律宾挑衅在先,是菲律宾带头破坏现状,所以美国无意卷入一场可能的冲突。美国虽然仍持有模糊立场,但模糊之中可见美国不参与的成分更大一些。

另据《解放军报》刊登一篇评论指出,中菲之间的南海主权争议,现阶段双方应该走进冷静期。所谓开战之说,周边国家应该可以先喘口气。

文章分析说,菲律宾有意激化矛盾,想看到北京因怒而战,而失去理性,引发中美之间的激烈碰撞,从中而得利。对峙中透过武力展现,中方的战略显示出了其克制性,在外交上也保留了弹性,毕竟黄岩岛还是在中国大陆的管控之下,一切还是会回到碰撞前的原点。所以,中菲间下一步应该是透过外交协商寻求解决的方式,回到外交的正轨来。以目前的局势演变,开战的成分应该是比较低的。

对此,海外时事评论人李天笑博士指出,薄熙来被解职和黄岩岛冲突同时发生(4月10日)并非偶然。血债派本以为炒大南海冲突是一箭三雕:一方面可转移胡温和中共高层追薄打周的视线,另一方面可继续维持和扩大江系在军队的影响,再一方面可陷胡于两难——如胡不注重南海冲突,则轻可弱化胡在军队权威,重可扣上丧权辱国的帽子;如胡卷入南海冲突,则被迫弱化对薄周的追查。

李天笑分析说,但形势走向表明胡温没有中计,反而将计就计把处理黄岩岛冲突的主动权从梁手中拿过来,反过来用打黄岩岛加强自己在军中的权威。胡之所以在黄岩岛事件上表态异常强硬,是把梁“转移视线”的阴谋转化为加强自身在军队地位,以便擒周打江及对江系血债派进行最后清算的一个部署。

独立评论人士唐靖远也指出,血债派与菲国部分政军界人士本就关系密切。此次菲律宾一反常态主动挑衅扩大事态,背后被指有血债派影子。对穷途末路的血债派而言,策动领土争端可能是其借势揽权并占领“爱国主义”制高点的绝好机会。一旦咸鱼翻身,血债派极可能仿效当年中越法卡山故例,先打下后再在交易中拱手相送。所以,以高压态势取得舆论优势,综合以政经手段多管齐下,最终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意图,让血债派的图谋彻底落空,不失为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