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人物】岳飞在武汉(三)

2012年06月03日历史英雄
【新唐人2012年6月3日讯】【编者的话】岳飞(一一零三年三月二十四日——一一四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字鹏举,河南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中国南宋名将,中华民族英雄。岳飞一生为保卫宋朝,统率岳家军抗击金军,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接上期)

4 报国庵

汉阳翠微街辖区东南隅的报国巷缘于纪念岳飞精忠报国的壮举而得名。当年岳飞父子遇害的噩耗传到汉阳,百姓悲愤不已,议决在翠微峰东南约一里处的土台上(今红伟工具厂南大门处)捐资兴建报国庵,名为供佛,实为祭祀岳飞。此庵墙体以红砂石砌成,一正两偏共三间房,约二百平方米。庵堂竣工时,昏君赵构尚在位,奸臣秦桧仍专权,故庵中暂不塑岳飞像,暂不挂匾,仅题有“报国庵”之名。

隆兴元年(西元一一六三年),孝宗皇帝赵眘继位后,为岳飞平冤昭雪。此时,汉阳的报国庵扩建为岳飞堂,堂内立有岳飞像,并将岳飞生前所书“精忠报国”四字刻匾悬于堂内正殿,岁岁祭祀。

谈及此“精忠报国”四字,另有一段佳话:当年岳家军攻打逃往汉水北岸的金兵时,汉阳百姓纷纷献策,并协助岳家军扎制竹排、木排强渡汉水,从而为追击并歼灭金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此,岳飞题此“精忠报国”四字相赠以示谢意。

元代以后至一九四九年后,人们依旧称岳飞堂为报国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庵中还有三名老尼住持。古报国庵最终毁于一九五八年的中共“大跃进”时期。

民国时至“文革”前,汉阳民众为纪念岳飞,还将此庵东北侧的片状民宅巷道亦称作报国庵。一九六七年,该巷改名唯物八村;一九七二年,又因纪念岳飞而定名报国巷至今。



南宋刘松年所作的“中兴四将”图(岳飞(左二)、刘光世、韩世忠、张俊) (网路图片)


5 “兵藏阁”

史载:绍兴四年(西元一一三四年)春,金军大举南下,进犯中原。岳飞上书高宗皇帝赵构,建议出兵收复被金军及其傀儡所占的襄阳、信阳等六郡。是年五月,岳飞被南宋朝廷命为汉阳军制置使,率军进发荆湖,一举攻下郢州(今钟祥);随后兵分两路,攻随州,取襄阳,夺唐、邓二州(州治分别在今河南唐河县、邓县)及信阳军。收复中原后的岳家军班师鄂州(今武昌),并屯兵汉阳。

岳家军爱民如父母,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而深得民心,战斗力极强,故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他们深夜抵达汉阳时,生怕惊动了城中的百姓,帅府和兵寨均安扎于汉阳城西南约两里之外的一片荒野之地。随后,岳家军在此地屯守并休整近十个月。

今汉阳拦江路西段与归元寺路(翠微横路)南端交会处,即是当年岳飞屯兵地,后人谓之兵藏阁。旧时,此地有茂林、修竹、坟茔、小岗,四周荒无人烟;“阁”中有池塘,严冬时塘面结满冰凌,故后人还将兵藏阁谐称冰塘角。

6 顿甲村与马场湖

在兵藏阁西侧,曾有当年岳家军存放铠甲、兵器之库。“存放”和“放置”在汉阳方言中皆为“顿”,因而该库附近的村庄又被后人谓之顿甲,今五里墩街与江堤街“插花”接壤处的邓甲村(“顿”与“邓”在汉阳方言中同音),即此。

顿(邓)甲村西南部有一湖,古名汉阳东湖。此湖旧时由多个港汊、水塘构成,湖畔水丰草绿。相传岳飞及部属将士曾在该湖滩操练兵马和放养马匹,该湖由此又被称作马场湖或马沧湖。今五里墩街、江堤街境内共有一条北通汉阳大道、南至下马湖的长约两公里的道路,亦名马沧湖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马场湖东南部的部分水域被填平建房,并由东向西建有长约二点五公里的马鹦路。

7 翠微古井和翠微古池

汉阳翠微峰下的归元寺一带,曾有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地名。

该寺之中的翠微古井和翠微古池,传为当年岳家军部分兵马饮水处,至今保持完好。今游人徜徉于归元寺景区,即可目睹此古井和古池。



归元寺古井——翠微泉 (网路图片)


8 “得得处”

今汉阳归元寺东南约四百米处,旧名“得得处”。今北京图书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分别收藏的《清宣统年间武汉城镇合图》中即标有此“得得处”。“得得”系指骏马奔腾的蹄声,相传“得得处”为岳飞当年驰马夜归之地。绍兴五年(西元一一三五)五月,岳飞奉命再度挥师北伐,进驻襄阳。离开汉阳之前,他极度留恋这里的山水,便趁十五月色,信马由缰,从翠微峰到禹功矶,眺望大江如银;又由大别山(今龟山)经月湖、梅子山至凤栖山(今凤凰山),面对汉阳的大好河山,联想到历经战乱的国土和自己“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未酬,这位年轻的元帅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回到军帐之中,秉烛执笔,且吟且书:

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得得处”及其周边在清代至一九四九年初,被归元寺僧人平整为田地,种植粮食蔬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建为平田南村。八十年代后期又建成平田小区(东部)。



禹功矶相传为纪念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其原址现建有睛川阁 (网路图片)


9 催子湾的传说

今五里墩街五麒里社区北侧,旧有一无名村湾,南宋以后称作催子湾。关于此湾名的来历,在汉阳民间代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岳飞屯兵汉阳时,一日散步到此,忽闻一老妪哭声,便循声进屋,问其缘由。得知老妪家境贫寒,守寡养大的儿子无钱娶妻,只得孤身一人闯荡河南做买卖,去后生死未卜。岳飞有心帮助老妪,便劝慰她说:“您莫要伤心。您的儿子归来时若未赚到钱,就让他到军寨来找我。”

数日后,老妪之子归来,两手空空如也,便找到岳飞。岳飞送给他一包银子,他在千恩万谢的同时,告诉岳飞:他在河南时被金兵抓住,捆绑数日,险些丢了性命。岳飞听罢,说道:“这条路你走得熟,眼下攻敌需要摸清敌情,你再为我去一趟如何?”老妪之子当即应承。他带着银子回到家中,娶了媳妇,可就再也不想启程去河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妪着急起来,频频催儿子上路。儿子被催急了,只得洒泪与母、妻作别。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但他在临死前托人捎回了河南金军的情报,岳家军靠此情报打了几场大胜仗。

有了这桩传说中的往事,这个无名小湾就有了正名——催子湾。

10 岳飞街

清末民初成街。西南起于汉口黄兴路,经车站路,东北与中山大道相接。旧时在汉口法租界内,由法界当局命名霞飞将军街或称霞飞街(霞飞为法国征战非洲、亚洲的名将),当时此街曾为法国兵营及工部局、巡捕房等驻地,戒备森严。抗战胜利收回法租界后,因该地名附有外来殖民侵略的印记,因而改由我国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名重新定名。



汉口岳飞街街景 (网路图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