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0日讯】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你想生活的时代”引起热烈反响,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网民争相替考生答题,答案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反正不是生活在这个时代”。
人类本来就没有选择“活在何时”的权利,此考题意在引导考生感悟“每个时代都可以活出精彩”、“年轻人应当珍惜当下”等生活哲理,然而这却触动了无数老百姓的敏感神经,引发他们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无奈及嘲弄。
“如果选择一个时代度过自己最美好的日子,我不会选择今生的百年盛世”;“我想生活在没有三聚氰胺,没有地沟油的时代里”;“我想生活在人人有机会上升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网上留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极度不满。更搞笑的是,获得最多网民追捧的贴子是“我想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无情讥讽官方媒体粉饰太平、营造虚假繁荣。
有篇题为“我想生活在民国时代”的网文写道:如果活在民国,天很蓝,水很清,没有这么多拆迁,祖宅都是明清好几百年的;如果活在民国,知识分子可以胡说八道,也可以参加五四运动,思想随便自由化;如果活在民国,只要胆子够大,运气好,很可能拿起菜刀或笔杆子闹革命,混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导师什么的玩玩;如果活在民国,可以上《围城》方鸿渐的那所学校,虽然简陋,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
一道考题触动国人神经,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实在脆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国人的感受与官方宣传的“百年盛世”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他们宁可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价低、世风淳、铁饭碗的时代,甚至回到一九四九年前的民国时代,也不愿在当今所谓的百年盛世中痛苦挣扎。这对于口口声声执政为民的当局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实事求是的说,当今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但在他们的眼里,当今中国权贵当道、司法不公、贪腐横行、贫富悬殊、诚信荡然、道德沦丧、生态恶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幸福生活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们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想回到毛时代的,不要骂他们毛左,想回到民国的,也不要骂他们封建资产阶级馀孽。当今中共官场腐败已超过历朝历代,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与民为敌,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尤其是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发生后,民众对中央的信心与信任全面动摇。当局只有痛下决心,重塑形象、重建道德,才能凝聚人心,否则没有人愿意活在当下!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书中发现历史上的大革命即暴力革命并非发生在贫穷时期,而是发生在经济上升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之后。因为在这种历史时刻,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底层的民众特别容易把愤懑转变为战火。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人类本来就没有选择“活在何时”的权利,此考题意在引导考生感悟“每个时代都可以活出精彩”、“年轻人应当珍惜当下”等生活哲理,然而这却触动了无数老百姓的敏感神经,引发他们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无奈及嘲弄。
“如果选择一个时代度过自己最美好的日子,我不会选择今生的百年盛世”;“我想生活在没有三聚氰胺,没有地沟油的时代里”;“我想生活在人人有机会上升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网上留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极度不满。更搞笑的是,获得最多网民追捧的贴子是“我想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无情讥讽官方媒体粉饰太平、营造虚假繁荣。
有篇题为“我想生活在民国时代”的网文写道:如果活在民国,天很蓝,水很清,没有这么多拆迁,祖宅都是明清好几百年的;如果活在民国,知识分子可以胡说八道,也可以参加五四运动,思想随便自由化;如果活在民国,只要胆子够大,运气好,很可能拿起菜刀或笔杆子闹革命,混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导师什么的玩玩;如果活在民国,可以上《围城》方鸿渐的那所学校,虽然简陋,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
一道考题触动国人神经,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实在脆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国人的感受与官方宣传的“百年盛世”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他们宁可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价低、世风淳、铁饭碗的时代,甚至回到一九四九年前的民国时代,也不愿在当今所谓的百年盛世中痛苦挣扎。这对于口口声声执政为民的当局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实事求是的说,当今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普遍的提高,但在他们的眼里,当今中国权贵当道、司法不公、贪腐横行、贫富悬殊、诚信荡然、道德沦丧、生态恶化,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幸福生活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他们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想回到毛时代的,不要骂他们毛左,想回到民国的,也不要骂他们封建资产阶级馀孽。当今中共官场腐败已超过历朝历代,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与民为敌,老百姓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尤其是王立军、薄熙来事件发生后,民众对中央的信心与信任全面动摇。当局只有痛下决心,重塑形象、重建道德,才能凝聚人心,否则没有人愿意活在当下!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一书中发现历史上的大革命即暴力革命并非发生在贫穷时期,而是发生在经济上升并带来社会两极分化之后。因为在这种历史时刻,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底层的民众特别容易把愤懑转变为战火。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