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6月12日讯】我常常抱怨自己命运不济,一是碰上了三年灾害,成天肚子饿得咕咕叫,所幸没有沦为数千万饿鬼之一魂;二是遇上了文革浩劫,神差鬼领般地发疯造反,大学梦断,落个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反而思之,命运再多舛,比起那些罹难冤狱的人来说,还是幸运的。在阶级斗争为纲时代,任何一个好端端的良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扣上阶级敌人的帽子,被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或交人民管制,或蹲监坐牢,甚至吃枪子儿。我引以为欣慰的是,两次在劫脱逃。
第一劫,是在大饥荒年月,我上小学六年级。父亲的工作单位是个经营日杂商品的全民单位。隆冬的一个周末,清理仓库,好多零散的鞭炮被当作垃圾堆在门外。我和住在一个大院里的秦小二(他上五年级)一嘀咕,就每人装了半书包。晚饭后,我们俩把书包一提就到外面寻开心去了。哪有孩子不喜欢放爆竹的,平时没得放,惟有到了过年时候才能享受几天,而且没有鞭爆,每顿饭前只准放三个散爆竹,家里舍不得钱多买,是没有钱多买。
父亲经常出差,担心我清早睡过了头,专门给我买了个小闹钟。闹钟走不了几天就会慢下来,每星期要到邮电局对一次时间。那时候,没有收音机,很难到对钟的地方,只能跑到邮电局对。邮电局营业到晚上八点半,我们一路溜跶,对了钟往回走时,已是九点钟了。我们站在城河的冰冻上(当时河水结冰约半尺厚),秦小二把偷他爸的香烟拿出来,我们一人点着一支,把爆竹倒出来猛放开来。长的尺把一串,短的三五个一串。对着火就扔,不停地点火,不停地扔出去,噼噼叭叭响个不停。那时节无甚娱乐,老百姓除了饿还是饿,“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整个县城一片死寂,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惟有爆竹声在夜空里久久回荡,好开心,好过瘾。
爆竹不多了,我跟秦小二说,留点过几天再放吧,两个人就拉着手往家里跑。商业局大院离城河只几百米远,等我们跑到大门前时才发现后面追上来一支队伍,约摸十好几个人,正规军服,荷枪实弹(县武装部驻军),拉成个半圆形,一个个枪口冲着我们俩。两个兵上来搜身,从头摸到脚。秦小二吓得嚎啕大哭。当兵的从我口袋里拽出了闹钟,便大叫道:“看看,还带着钟,是对准时间放的!”于是就有人下命令了:“肯定是国民党特务,带走!”
就在我们俩被扭住胳膊要被带走的时候,门卫陈叔从便门中披着衣服走了出来,他满脸陪笑道:“嗨嗨,什么特务?我们院的俩孩子,一个是秦局长的,一个是老石同志的。”
一个兵质问陈叔:“你说的当真?你敢担保?”陈叔说:“我以党籍担保!”那个兵(看样子是个官儿)走近陈叔和他耳语道:“首长以为是蒋匪反攻大陆,攻打县城了。”陈叔大笑道:“嘿嘿,怎么可能呢,借给老蒋一个天胆,他也不敢哪!”
多亏陈叔没睡着,及时相救,要不然,“班房”那是蹲定了,即便第二天被保出来,寒冬腊月的一夜也难熬呀,更何况还要背上蒋匪特务的黑锅。
工作许多年以后,我还经常琢磨这桩荒唐事。龟缩于台湾一隅的国民党反动派,怎么有能力反攻大陆呢?我们硬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警惕蒋匪反攻大陆”,搞全民皆兵总动员,为啥呢?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转嫁危机,转移视线,转移注意力。一说战备,要打仗了,老百姓哪个还敢叫唤饿?饿死人也不无所谓,毕竟打仗是头等大事。不能说这是欺骗,应该说这是维稳的良策,精明的“阳谋”。
第二劫,发生在“四人帮”覆灭前夕。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治丧期长达近20天。国家元首死了,官方及公共场所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乃国际通例,理所应该。但是,公安机关为此部署专项查禁严打,未免过分了。老百姓婚庆嫁娶不准贴喜联散喜糖办喜宴,招待亲朋不能置酒水,违者轻则治安拘留,重则判刑坐牢。因为这档子事,当时不少人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一时间公安拘留所人满为患,我差一点儿也被抓进了进去。
当时我在县商业局工作,住在机关统包的东方红宾馆。一天中午三位老同学到我房间里来玩,见桌子上摆着两瓶洋河大曲(紧俏商品,凭票供应),偏要过过酒瘾。于是我就让前面饭店给送来四个小菜盘,在房间里小喝起来。酒后,我们几个去逛街浏览大字报专栏了。
事后知道,宾馆一个姓李的服务员向公安局报告,说我在房间里设宴请酒。两个警察到房间扑了个空,就去我的工作单位抓人。
下午三点我刚到办公室,王局长就把我叫去了。他气恼地拍着桌子训斥:“你是想尝尝八大两的味道怎么的?你的胆子够大的了,竟敢违反禁令喝酒,公安局来抓你来了!”王局长见我惶恐有点颤抖,声音缓和了些:“我给他们打了保票,说你滴酒不尝,沾酒就过敏,绝不可能喝酒。不然,他们守在这里不走,非把你抓走不可。”我很感激感动,下意识地给王局长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眼眶湿湿地,说:“多谢王叔!”因为他曾经与我父亲同事过。
直到现在我也理不开这个纠结,人民共和国的“忠君”意识怎么比皇权专制时代还厉害?古时时候,皇帝驾崩治丧,也只是朝堂举哀,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守灵吊孝,坊间黎民百姓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不料想,人民共和国却变本加厉有过之无不及了。用毛泽东的话说,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个最大的“勤务员”,仅此而已,有必要强制全国老百姓家家户户哭丧“斋戒”吗?实在不可思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5月9日在广东省党代会上作报告时指出:“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这一先河之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皇恩浩荡”的意识是个颠覆,是民主法制理念的飞跃,具有醍醐灌顶之意。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被蒙蔽在“领袖是人民大救星”的误区。悖谬的理当反正,颠倒的理当再颠倒过来。其实,人民是领袖的大恩人,没有人民的不懈牺牲和没完没了的付出,哪里有你的领袖的江山宝座?没有人民这个衣食父母,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官员只能喝西北风。近年来,中央反覆强调“不折腾”,意在告诫全党,万万不要再折腾老百姓了。按照这个理念理解,即便是“最大的勤务员”驾鹤西去,也不应该强迫全国老百姓如何如何。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第一劫,是在大饥荒年月,我上小学六年级。父亲的工作单位是个经营日杂商品的全民单位。隆冬的一个周末,清理仓库,好多零散的鞭炮被当作垃圾堆在门外。我和住在一个大院里的秦小二(他上五年级)一嘀咕,就每人装了半书包。晚饭后,我们俩把书包一提就到外面寻开心去了。哪有孩子不喜欢放爆竹的,平时没得放,惟有到了过年时候才能享受几天,而且没有鞭爆,每顿饭前只准放三个散爆竹,家里舍不得钱多买,是没有钱多买。
父亲经常出差,担心我清早睡过了头,专门给我买了个小闹钟。闹钟走不了几天就会慢下来,每星期要到邮电局对一次时间。那时候,没有收音机,很难到对钟的地方,只能跑到邮电局对。邮电局营业到晚上八点半,我们一路溜跶,对了钟往回走时,已是九点钟了。我们站在城河的冰冻上(当时河水结冰约半尺厚),秦小二把偷他爸的香烟拿出来,我们一人点着一支,把爆竹倒出来猛放开来。长的尺把一串,短的三五个一串。对着火就扔,不停地点火,不停地扔出去,噼噼叭叭响个不停。那时节无甚娱乐,老百姓除了饿还是饿,“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整个县城一片死寂,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惟有爆竹声在夜空里久久回荡,好开心,好过瘾。
爆竹不多了,我跟秦小二说,留点过几天再放吧,两个人就拉着手往家里跑。商业局大院离城河只几百米远,等我们跑到大门前时才发现后面追上来一支队伍,约摸十好几个人,正规军服,荷枪实弹(县武装部驻军),拉成个半圆形,一个个枪口冲着我们俩。两个兵上来搜身,从头摸到脚。秦小二吓得嚎啕大哭。当兵的从我口袋里拽出了闹钟,便大叫道:“看看,还带着钟,是对准时间放的!”于是就有人下命令了:“肯定是国民党特务,带走!”
就在我们俩被扭住胳膊要被带走的时候,门卫陈叔从便门中披着衣服走了出来,他满脸陪笑道:“嗨嗨,什么特务?我们院的俩孩子,一个是秦局长的,一个是老石同志的。”
一个兵质问陈叔:“你说的当真?你敢担保?”陈叔说:“我以党籍担保!”那个兵(看样子是个官儿)走近陈叔和他耳语道:“首长以为是蒋匪反攻大陆,攻打县城了。”陈叔大笑道:“嘿嘿,怎么可能呢,借给老蒋一个天胆,他也不敢哪!”
多亏陈叔没睡着,及时相救,要不然,“班房”那是蹲定了,即便第二天被保出来,寒冬腊月的一夜也难熬呀,更何况还要背上蒋匪特务的黑锅。
工作许多年以后,我还经常琢磨这桩荒唐事。龟缩于台湾一隅的国民党反动派,怎么有能力反攻大陆呢?我们硬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警惕蒋匪反攻大陆”,搞全民皆兵总动员,为啥呢?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转嫁危机,转移视线,转移注意力。一说战备,要打仗了,老百姓哪个还敢叫唤饿?饿死人也不无所谓,毕竟打仗是头等大事。不能说这是欺骗,应该说这是维稳的良策,精明的“阳谋”。
第二劫,发生在“四人帮”覆灭前夕。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治丧期长达近20天。国家元首死了,官方及公共场所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乃国际通例,理所应该。但是,公安机关为此部署专项查禁严打,未免过分了。老百姓婚庆嫁娶不准贴喜联散喜糖办喜宴,招待亲朋不能置酒水,违者轻则治安拘留,重则判刑坐牢。因为这档子事,当时不少人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一时间公安拘留所人满为患,我差一点儿也被抓进了进去。
当时我在县商业局工作,住在机关统包的东方红宾馆。一天中午三位老同学到我房间里来玩,见桌子上摆着两瓶洋河大曲(紧俏商品,凭票供应),偏要过过酒瘾。于是我就让前面饭店给送来四个小菜盘,在房间里小喝起来。酒后,我们几个去逛街浏览大字报专栏了。
事后知道,宾馆一个姓李的服务员向公安局报告,说我在房间里设宴请酒。两个警察到房间扑了个空,就去我的工作单位抓人。
下午三点我刚到办公室,王局长就把我叫去了。他气恼地拍着桌子训斥:“你是想尝尝八大两的味道怎么的?你的胆子够大的了,竟敢违反禁令喝酒,公安局来抓你来了!”王局长见我惶恐有点颤抖,声音缓和了些:“我给他们打了保票,说你滴酒不尝,沾酒就过敏,绝不可能喝酒。不然,他们守在这里不走,非把你抓走不可。”我很感激感动,下意识地给王局长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眼眶湿湿地,说:“多谢王叔!”因为他曾经与我父亲同事过。
直到现在我也理不开这个纠结,人民共和国的“忠君”意识怎么比皇权专制时代还厉害?古时时候,皇帝驾崩治丧,也只是朝堂举哀,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守灵吊孝,坊间黎民百姓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不料想,人民共和国却变本加厉有过之无不及了。用毛泽东的话说,革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个最大的“勤务员”,仅此而已,有必要强制全国老百姓家家户户哭丧“斋戒”吗?实在不可思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5月9日在广东省党代会上作报告时指出:“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这一先河之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皇恩浩荡”的意识是个颠覆,是民主法制理念的飞跃,具有醍醐灌顶之意。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被蒙蔽在“领袖是人民大救星”的误区。悖谬的理当反正,颠倒的理当再颠倒过来。其实,人民是领袖的大恩人,没有人民的不懈牺牲和没完没了的付出,哪里有你的领袖的江山宝座?没有人民这个衣食父母,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官员只能喝西北风。近年来,中央反覆强调“不折腾”,意在告诫全党,万万不要再折腾老百姓了。按照这个理念理解,即便是“最大的勤务员”驾鹤西去,也不应该强迫全国老百姓如何如何。
文章来源:《博客中国》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