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9月26日讯】在胡锦涛即将卸任中共最高领导人之际,海外媒体上有文章探讨当年胡锦涛被邓小平看中,并“隔代指定”为中共储君的原因。
近日,有海外中文媒体发表文章表示,从20年前被邓小平“隔代指定”,到10年前的正式“登基即位”,“为什么是胡?”的疑问一直伴随在胡锦涛左右。而今,对此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较为确定的答案。该文章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锦涛的被选择“是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胡锦涛的突然“冒升”让外界大为吃惊
文章表示,在20年前中共十四大上,胡锦涛以49岁的年龄突然晋升政治局常委,并成为主管党务、理论、教育、组织人事、民族事务等工作的中共中央的核心成员。而此前,海内外研究中共政局的诸多观察家、评论家对胡锦涛都知之甚少。
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政绩?观念如何?是哪个派系的,或者,是否豪门之后?他快速窜升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干练,还是因为他的平庸?
于是,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出现了:据传,在筹备十四大酝酿中央领导层的人选期间,邓小平曾说:“我看胡锦涛这个人很不错。”这句话普遍被认为是定音的一锤。毕竟,1992年初邓小平说话的分量,还是不容任何人等闲视之的。
地方工作的经验与“政绩” 助力胡上位
该文章分析认为,在地方上的工作经验与政绩,是胡锦涛被选中并进而登上大位的一个“助力”。
1985年,42岁的胡锦涛被任命为中国大西南最贫困的贵州省省委书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文章称,1985年7月,胡锦涛到任贵州时,胡沿着贵州和云南、四川、广西交界的边缘地区走了11天,轻车简从地访问了12个县的许多村寨和厂矿,这些地方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而到了1988年,胡锦涛在贵州开始从党政分开入手搞起了“政改”试验,他从省级和企业做起,连续制定了一些所谓政改方案,并先后撤销了省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等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
而1988年10月,胡锦涛以“灵活的手腕”来处理贵州发生的“学潮”,又进一步赢得了中共高层某些大佬的首肯。
据称,当数千名学生冲出校门,上街示威游行,到省政府大院请愿发生后,胡锦涛以“深入到学生当中与示威大学生进行商讨并进行协调”的温和措施“化解了学生们的怒气”,使事态很快得以平息。
1988年底,胡锦涛被中央调往西藏成为“驻藏大臣,胡锦涛到任后,一方面与藏族干部搞好关系寻求支持,一方面对发生在拉萨的示威游行迅速宣布戒严,以“一手硬,一手软”进一步获得“中共高层的欣赏”。
胡在北京权力中心“成功、有效” 蛰伏10年
该文章表示,胡锦涛在进入北京权力中心之后,成为“党权的主管”:中共的组织发展、管理,党员、党干的升降进退、素质提高,党纪的执行,党风的整顿等等,全都由他来一把抓,一如当今他的继任者习近平。而1993年,胡锦涛接替乔石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一职,可以说是掌握了中共官员们的“镀金”大权。
1998年,胡锦涛担任国家副主席;1999年,胡锦涛再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简称军委副主席)。
而胡锦涛在登上大位之前的10年“太子”生涯中,却延续了他作为地方大员时期的谨慎与低调,“他的不苟言笑甚至被普遍认为是木讷”。而多年来,胡锦涛一直都不愿宣传自己,“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表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清醒地知道中国的政治生态,在他那个位置上能做的只能是“不动声色”,积蓄力量“以图创造自己的传奇”。事实证明,胡锦涛那10年所采取的“蛰伏”策略是成功、有效的,因为在中共的政治中,“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
执掌大权 偶然中的必然
2002年胡锦涛正式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并最终于2003年和2005年接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
外界普遍认为,在地方执政的6年时间里,胡锦涛统管的都是边远穷困省区,也是商品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而他在黔藏两地并没有拿出出色的政绩,充其量只是做到了稳定局面,却未能做到腾飞和突破——而中国当时最走红,在经济上最财大气粗的是东部沿海诸省,这也是胡当年被隔代指定为接班人最为外界质疑的地方。
对此,该文章表示,在中共权力体系中,出于“政策连续性”、“权力稳定性”考虑,在选择接班人上服从领导,所谓的“对党的事业忠诚”是最高准则。而胡锦涛在中央需要人到贵州、到西藏时,一直在贫困地区当政,这些也是他能够获得元老青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某种意义上说,是偶然也是必然。
近日,有海外中文媒体发表文章表示,从20年前被邓小平“隔代指定”,到10年前的正式“登基即位”,“为什么是胡?”的疑问一直伴随在胡锦涛左右。而今,对此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较为确定的答案。该文章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锦涛的被选择“是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
胡锦涛的突然“冒升”让外界大为吃惊
文章表示,在20年前中共十四大上,胡锦涛以49岁的年龄突然晋升政治局常委,并成为主管党务、理论、教育、组织人事、民族事务等工作的中共中央的核心成员。而此前,海内外研究中共政局的诸多观察家、评论家对胡锦涛都知之甚少。
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何政绩?观念如何?是哪个派系的,或者,是否豪门之后?他快速窜升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干练,还是因为他的平庸?
于是,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出现了:据传,在筹备十四大酝酿中央领导层的人选期间,邓小平曾说:“我看胡锦涛这个人很不错。”这句话普遍被认为是定音的一锤。毕竟,1992年初邓小平说话的分量,还是不容任何人等闲视之的。
地方工作的经验与“政绩” 助力胡上位
该文章分析认为,在地方上的工作经验与政绩,是胡锦涛被选中并进而登上大位的一个“助力”。
1985年,42岁的胡锦涛被任命为中国大西南最贫困的贵州省省委书记,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
文章称,1985年7月,胡锦涛到任贵州时,胡沿着贵州和云南、四川、广西交界的边缘地区走了11天,轻车简从地访问了12个县的许多村寨和厂矿,这些地方大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而到了1988年,胡锦涛在贵州开始从党政分开入手搞起了“政改”试验,他从省级和企业做起,连续制定了一些所谓政改方案,并先后撤销了省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等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
而1988年10月,胡锦涛以“灵活的手腕”来处理贵州发生的“学潮”,又进一步赢得了中共高层某些大佬的首肯。
据称,当数千名学生冲出校门,上街示威游行,到省政府大院请愿发生后,胡锦涛以“深入到学生当中与示威大学生进行商讨并进行协调”的温和措施“化解了学生们的怒气”,使事态很快得以平息。
1988年底,胡锦涛被中央调往西藏成为“驻藏大臣,胡锦涛到任后,一方面与藏族干部搞好关系寻求支持,一方面对发生在拉萨的示威游行迅速宣布戒严,以“一手硬,一手软”进一步获得“中共高层的欣赏”。
胡在北京权力中心“成功、有效” 蛰伏10年
该文章表示,胡锦涛在进入北京权力中心之后,成为“党权的主管”:中共的组织发展、管理,党员、党干的升降进退、素质提高,党纪的执行,党风的整顿等等,全都由他来一把抓,一如当今他的继任者习近平。而1993年,胡锦涛接替乔石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一职,可以说是掌握了中共官员们的“镀金”大权。
1998年,胡锦涛担任国家副主席;1999年,胡锦涛再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简称军委副主席)。
而胡锦涛在登上大位之前的10年“太子”生涯中,却延续了他作为地方大员时期的谨慎与低调,“他的不苟言笑甚至被普遍认为是木讷”。而多年来,胡锦涛一直都不愿宣传自己,“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表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清醒地知道中国的政治生态,在他那个位置上能做的只能是“不动声色”,积蓄力量“以图创造自己的传奇”。事实证明,胡锦涛那10年所采取的“蛰伏”策略是成功、有效的,因为在中共的政治中,“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
执掌大权 偶然中的必然
2002年胡锦涛正式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并最终于2003年和2005年接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
外界普遍认为,在地方执政的6年时间里,胡锦涛统管的都是边远穷困省区,也是商品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而他在黔藏两地并没有拿出出色的政绩,充其量只是做到了稳定局面,却未能做到腾飞和突破——而中国当时最走红,在经济上最财大气粗的是东部沿海诸省,这也是胡当年被隔代指定为接班人最为外界质疑的地方。
对此,该文章表示,在中共权力体系中,出于“政策连续性”、“权力稳定性”考虑,在选择接班人上服从领导,所谓的“对党的事业忠诚”是最高准则。而胡锦涛在中央需要人到贵州、到西藏时,一直在贫困地区当政,这些也是他能够获得元老青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某种意义上说,是偶然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