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罪名留伏笔 胡温引而不发有玄机

2012年09月29日薄熙来大案
【新唐人2012年9月29日讯】(新唐人记者王海天综合报导)中共官媒新华社28日发布《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通稿后,在各界引发巨大反响,外界观察家注意到,在《通稿》罗列薄熙来的诸多罪名中,明显涉及不同的第三方人员,而《通稿》用词行文亦埋有微妙伏笔。有评论指,薄熙来的罪行显然远不止公布的这部分,胡温之所以点到即止引而不发,意在敲山震虎,或为日后全面清算做铺垫。

新华社《通稿》埋伏笔 薄瓜瓜或涉案

据新华社《通稿》称,薄熙来在担任大连市、辽宁省、商务部领导职务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兼重庆市委书记期间,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在王立军事件和薄谷开来故意杀人案件中滥用职权,犯有严重错误、负有重大责任;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贿赂;利用职权、薄谷开来利用薄熙来的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利,其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调查中还发现了薄熙来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线索。

观察家注意到,新华社《通稿》使用了罕见的严厉语气对薄熙来定性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极大损害了党和国家声誉,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分析说,在薄熙来公布的罪名中,明显埋有重要伏笔,未来将会有更多重量级人员被牵扯出来,甚至包括薄熙来之子薄瓜瓜。

《法广》引述前述资深党内专家的评论称,薄熙来案的复杂性、严重性超过陈希同与陈良宇案,经济犯罪涉及面将很广,所以薄熙来经济犯罪一旦曝光,将“涉及到别的人”。

媒体人石扉客亦发表评论指,《通稿》中已经确定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罪名,在薄谷开来及王立军案中其实已有体现。但在“贪贿”罪名中,埋有微妙伏笔。

分析说,“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直接和通过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贿赂”这一句无疑是指控薄熙来本人,随后“利用职权、薄谷开来利用薄熙来的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利,其家人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以分号隔离,显示薄熙来及薄谷开来利用职务为他人谋利的背后,还有“其家人”收受巨额财物,显然,这里不用“贿赂”而改用“巨额财物”只能是针对非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薄熙来之子——薄瓜瓜。

这部分《通稿》已经清楚的埋下一个伏笔:薄熙来夫妇为他人谋利使薄瓜瓜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那么,这个“他人”是谁?“谋利”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海外独立评论人郑经纬表示,此前曾有外媒广泛报道大连尸体工厂与薄谷开来及海伍德均有牵连。如果海伍德是“他人”之一,“谋利”就很难与“活摘”、“贩卖尸体”脱钩,如是,不但薄氏夫妇,连薄瓜瓜亦有可能卷入骇人听闻的“活摘”罪行。

胡温留薄馀罪意在敲山震虎

《通稿》还特意说明:“调查中还发现了薄熙来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线索。”这显然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伏笔。郑经纬对此分析说,经历反覆审查后才公布的《通稿》特意给薄案留这样一个悬念,必有深意。胡温可能藉此对江系挺薄馀孽予以“敲山震虎”式的警告,以避免十八大召开前及召开过程中再现大的干扰与冲击,此其一。

他表示,其二,胡温很可能藉此将薄案分为两步走,胡温首先处置薄熙来为十八大及新班子顺利接班扫清主要障碍,下一步清洗卷入“政变夺权计划”的薄周馀党由习李接手。这对习近平而言有好处,即通过隐性清洗展示必要的强硬有助于树立新班子权威、巩固新班子的稳定运作与政令实施;同时,也可以藉此含蓄卸下部分历史包袱,避免官场过度震荡,达到“打了老鼠但不伤花瓶”的效果。

郑经纬指出,事实上网路已经有迹象将矛头指向薄熙来的身后。《通稿》将“用人失察”作为主要罪名列入,已有醉翁之意。网路大量评论均表示,王立军犯法是薄熙来“用人不察”,薄熙来犯法,那些支持、重用他的是否更加“用人不察”?其矛头直指周永康已是不言自明。

此外,网路亦有爆料称,被薄熙来一手扶持起来的亿万富翁富彦斌,其背后老板李长吉即是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兄长,这也是薄熙来出事后,李长春保薄的主要原因。

分析最后说,无论这些“谣言”最终是否会再度被证明为“遥遥领先的预言”,《通稿》预留的伏笔已经事实上将挺薄血债派进行了隐性捆绑,十八大期间,恐难免还将有一番生死恶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