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为政第二(中)

2012年10月17日评论
【新唐人2012年10月17日讯】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字子渊,一作颜渊,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但是很可惜英年早逝,而且二十九岁头发就已经全白了。颜回家境贫寒,但是才智敏捷,这也是他少年白发以及早逝的重要原因,本来就营养不良身体不好再加上思虑过度也就造成了大家不愿见到的悲剧。

孔子与颜回交谈一整天,以为他很愚钝,只是聆听老师教诲而不能提出不同的意见。可是事后孔子观察颜回私底下跟人交流,发现他能够发明自己所传授的道义,这才知道原来颜回一点也不愚钝。颜回在跟孔子交谈的时候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最起码能表明两点:一、他很聪明,能够很快领悟孔子所传授的道理;二、他很谦虚,能够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这在表面上看来好像笨蛋白痴,但其实是很有智慧的表现,正如老子所说的“大智若愚”。说来也奇怪,外在的现象总是和内在的实质恰恰相反,这种内外的相反性能造成很多令人心痛的悲剧。比如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人们很容易被光鲜的或者朴素外表所迷惑而举扬下愚废弃上达,上达也就是所谓的被褐怀玉了吧。我们总说邪不胜正,恐怕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无数的事实都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反面的力量总是能够战胜正面的力量,劣质的产品总是能够抢夺优质产品的市场。人类的这种不可救药的愚钝也许就把自己的命运断送了,整个人类可能越来越走向深渊,少数的几个明白人不知道能不能力挽狂澜?

颜回的谦虚实在令人敬佩,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常人都是喜欢卖弄自己,过分高估自己,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就想着出去打擂台,念了几页书就觉得谁都不对了,没有扎实的学问就早早的出来发表言论。说道这里我不得不表示惭愧了,因为自己也是只有三脚猫的功夫,好在我没有想和谁比试。至于书我也确实没有读多少,但是竟然就胆大妄为的出来写文章骗人了,好在我的夸夸其谈不会有很多人看到,即便不小心看到的那些人也不会相信,这给了我很大的勇气。颜回没有把自己的学问用到夸夸其谈跟老师辩论上,而是内化它使之成为自己无形的指导。这样孔子才能够在私下里观察颜回的言行,最终得出颜回不是白痴的结论。

我们在谈论《论语》的时候总是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说明,刚刚说过的话又要加以否定,本来不需要这样,但是我们很多人的脑袋已经被切割成两半了,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对就是错,所以我们还要再否定以上所述。希望那些泾渭分明的朋友不要以为不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就是好学生,或者非要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才可以。独立思考是要在老师的基础上进行超越,既不是唯师是从也不是一脚踹死老师。吾爱吾师,吾爱真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要想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其表面,比如容貌、言语,这些都是会骗人的,而人也经常被这些所骗。观察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做事的方法,事后的成效,这样一来就能全面的了解他了。普通人的内外表里即便有所差异也不会太大,很容易就会被人识破。政府官员则不然,其内外表里差异极大,极其容易迷惑大众。因为政府掌握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信息,而对外开放的信息都经过审定的,如此则造成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是天壤之别。尤其在专制国家,政府全面掌控出版、媒体、教育、学术,利用这些强大的宣传工具很容易就能让民众上当受骗,达到其宣传目的。识人最难的就是识政府,千万不能轻易相信政府的宣传,尤其是专制政府。要透过自己的慧眼观察政所的所作所为,办事手段,事后效果,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自由、民主、法制的时代,出版、媒体、教育、学术都可以相对的独立于政府,民众的言论自由可以得到充分保障。政府受到法律和监督的限制,民众的知情权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网路时代,信息的传布可以打破固有的时空限制,很多信息都可以最快的速度传布到最大的范围,政府所能把持的信息越来越少了,很多政府不愿公开的密档也无可奈何的被人公开了。但是在专制国家,网路遭到封锁,信息的畅通性大打折扣,无奈何民众只能增加自己的智慧,观察政府切实的所作所为。

在专制国家,政府的实际作为和宣传必然是截然相反的,在一般时期宣传虽说依然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但还会比较平和,特殊时期就离谱太远了。各种奇特的言论都会出现,疯话鬼话不绝于耳,恢诡谲怪变化万千。这时候的宣传主要任务是掩盖不可挽救之事实和造神,使人心狂乱失去理性,以崇拜偶像为第一目的,其他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多么令人胆寒!所以说,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状况自己必须保佑独立思考的精髓和不被动摇的理性,这样才能清楚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此还要真诚地劝谏那些想要以纸包火的诸君,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熟悉。可以为人师表的,一定要有学术的继承和创新。前人的优秀成果要烂熟于胸,否则就是不学无术,能够发前人所未发,提出新的理论解决新的问题,否则就是迂腐。要温故就要埋头苦读,坐穿板凳,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要知新就要勤于思考,了解社会问题熟知社会现象,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阐扬学术观点。学生跟随这样的老师才能学有所成,也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可以做老师。在我们这个时代不太容易产生符合上述标准的老师,要埋头苦读就没有钱赚,没有钱赚就会被饿死,连温饱都不能解决还谈什么做学问?总不能躺在墓塚里看书吧?人才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有独立于商业和政治的机构去支持人才的成长,比如政府专项基金、民间学术基金会、优秀的大学等等。阐扬学术观点必须有言论自由,否则学者连思考的勇气都会丧失,即便有了新的发现没有地方发表也是毫无用处,如果知识份子因言获罪那学术必将堕落不堪,这是毫无疑问的。产生不了好的老师哪会有好的学生?没有好的学生以后怎么会有好的老师?这样恶性循环,往复不尽,后果不堪设想。

子曰:“君子不器。”

这里的“不”是“丕”的意思,也就是非常。这句话的意思应该解释为君子要有大用处,这体现了孔子的积极入市的思想。那如何才能成为大用处呢?对某一个人、某一个团体有用那不叫大用,对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有用才能称为大用。只服务于个人或者团体未免范围太狭小,这么狭小的范围只能是私用而不能成为公用,为私谋利很容易偏离公平、正义,君子是不能如此的。大用还体现在超越时间,眼光不能只盯住现前,还要考虑到将来。君子所做之事时间拉的越长越有用,影响越深远越有用。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日,我们必须有国际视野,有全人类的胸怀。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个人、家庭、国家的思想,尤其是传统国家思想。政府的产生是为了保卫某一地区的人权,如果政府不能完成这项最基本的任务那我们只能请它下台反省。可是现如今我们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总觉得人要去无条件地保卫政府,这是非常颠倒的。个人的情怀只放到政府身上这绝对是小用,根本称不上君子大器。我们一定要把情怀寄托在民众身上,不光是本地区、本民族,还要扩大到全人类,实现全世界的公平、正义,这才叫做君子大器!当然,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要实现君子大器还要从自己所处的小范围内做起,不能只会喊口号而没有切实的行动。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真心诚意地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维护此时此地的公平、正义,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如此才能实现君子的大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句话不知作何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结党营私叫做比,团结一致叫做周。臭味相投者往往容易聚集到一处,想法设法打击其他,而不与大众合流。这些人之所以不愿意与大众就是怕自己的私利得不到保障,这样实际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故意跟人唱反调,不依公平、正义的标准,为了反对而反对,颠倒是非黑白公然与真理相违背。几个狐朋狗友彼此支援,过分强调自己的特殊性而拒绝普世价值,唯恐天下不乱。为了取得更多人的支持,肆意谄媚讨好,如此下流无耻给人舐痔人家还不一定领情,反而背地里还会骂这人是傻帽。君子则不然,以包容的心态实现普世价值,不必去逢迎大众而大众自会欣然与之为友。是比还是周,就看是否融入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就是道义、就是公理,拒绝普世价值就是拒绝道义、公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到的知识有可能是错的、假的、过时的,这就需要思考去辨别抉择之;思考出的结论有可能是肤浅的、偏颇的、谬误的,这就需要学习去充实印证之。学思结合所得出的判断才更接近真理,不是被他人所左右的也不是主观臆断的。学习知识不能带有偏见,要广学多问,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平时所接触到的不同的想法。有了丰富的知识再勤加思考,就能创造出新的学说解决新的问题。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所谓的异端无非是异于六艺的学说,学习这些是大有害处的。可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是真理的标准吗?当然不是。六艺可能部份符合真理,但是绝对不可能代表真理,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其他思想是很不妥当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很有限的,一个人甚至一派人都不可能完全代表真理,所以必须包容不同思想,鼓励百家争鸣。尤其是在我们当今多元的时代,更不能以某一种思想理论为标准,污蔑其他思想为异端邪说,这是有悖现代文明的。在学术讨论上有时候感情难免强烈,这也并无大碍,就怕政府把某种理论定位国家思想,在政府的威权下其他不同思想实在难以为继。这种情况在民主制度的地区部太容易出现,但是在专制国家无一列外会确定某一理论为国家正统思想,这种思想是执政者所信奉的或者不信奉只是以此招摇撞骗。

孔子虽然喊出不可学习异端邪说,但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再加上没有哪个诸侯国就真的采用了孔子的思想,所以百家争鸣的局面还是形成了。我们搁置孔子所制定的标准不谈,单就这句话来说是很有道理的。我们现代当然不可能以孔子的标准来判别异端正统,那应该以什么标准呢?毫无疑问,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是我们当今社会的标准,凡是不符合以上六项标准的思想可以判定其为异端邪说。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是保障人权的积极思想,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违背这六项原则就是践踏人权,就是假恶丑。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是现代文明的结晶,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思想,没有地域、种族、信仰、文化等等的限制。

现如今还有很多地区没能够实现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这实在令人万分悲痛,这些地区是跟现代文明脱钩的。我们考察没有实现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的地区无不充斥着巨大的贫富差距、阶级对立、环境污染、道德败坏、社会动荡,野蛮和罪恶时时刻刻处处在在都会爆发,这简直是人类的耻辱。这样地区的民众是愚昧不堪的,政府是腐败无能的,并且进入了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民众越愚昧无知政府越腐败无能,政府越腐败无能民众越愚昧无知。民众绝望透顶,而政府则以小商小贩的心理统治民众,能捞一把是一把。政府之所以拒绝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普世价值是因为官员要压榨民众谋取私利,他们自己不是都把家人安排到了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的国家了吗?指望着政府改革根本就是幻想,只有民众思想得到启蒙这个国家才有希望,期盼着政府赐给民众幸福简直就是奴隶式的痴人说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论语》就觉得这句话不可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不是废话吗?怎么能叫智慧?孔子跟子路的对话肯定有一个大背景,可是现如今我们没有材料来推断当时的背景,所以我还是不会解释,也就只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颛孙师,子张是他的字,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干禄就是挣得俸禄,代指做官。孔子教导子张多听闻自己不懂的,说话要小心,这样就不会有太多过错。多学习自己不在行的,行事要小心,这样就就不会有太多的悔恨。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教导子张呢?这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的行为标准,当然在专制时代这样做会保住官位获得俸禄,但是不会造福于民。孔子的做事风格是有温和的一面,但是在行政方面孔子往往表现出宏大的气魄,不知道这句话还有没有上下文。

官员小心谨慎是没有错,但是绝不能无所作为。在专制制度下极其容易产生这样昏庸无能的官员,因为官员的升迁要看上级领导或者君主的脸色,一旦触犯上级或君主则官位不可保。民主制度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昏庸无能的官员上台,因为官员的升迁不是由上级决定而是由选民决定,即使那些任命产生的官员也非要符合民意不可,领导任命一个昏庸无能的人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轻者失掉下一任选举,重者则会当任遭到弹劾。当然,在现有的民主制度下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昏庸无能的官员上台,但是民主制度有非常良好的自我纠错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自我修复。

民主制度下,官员和议员必须竭尽全力创造政绩,稍有懈怠就会减少选票,哪还容得你只想混点儿俸禄了事?官员和议员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国计民生,发展经济增加民众收入,调整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完善法制实现公平正义,振兴教育提高民众素质,建立外交保障自由流动。我们考察历史,凡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国家以上内容发展地都非常良好;我们比对现代,凡是仍然保有专制制度的国家以上内容都很糟糕。官员的素质会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专制体制下即便有能力也不得施展,只能压抑在层层官僚管制之下,在民主体制下即便没有能力也要披挂上阵,民众逼迫你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建立业绩。

在专制制度下,官员必然会走向贪污腐败,任何措施都不可能扭转这个大方向。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个别道德极其高尚的官员,他们自律非常严苛,但这只是小插曲,改变不了主旋律,而且这种小插曲往往被主旋律压抑地毫无生存馀地。权力毫无限制,官员腐败了又能怎样?官员倒台只能是因为在权力斗争中失败,权力斗争无论谁输谁赢遭殃的只能的普通民众,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专制制度就是践踏人权的工具,你要求它当菩萨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官员不搞贪污腐败岂不是浪费了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当然啦,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民主制度下也有贪污腐败的官员,但是其数量绝对没有办法跟专制体制下数量相提并论,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民主制度的特点就是权力的分散和制约,整个行政机构的权力被大规模地分散到了民间,而行政机构之间的牵制也是权力受到分散。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掌握绝对的权力,没有绝对权力也就不能为所欲为了。一旦官员贪污腐败,各方力量都会集合制裁之,根本没有逃脱法网的可能。尤其是在自寻发达的今天,官员几乎成了水晶人,其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所知,哪里还有腐败的空当?想要逃脱法网就更不可能了,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你能想出什么方法逃脱?民主是廉洁的根本保障,在民主之外谈廉洁根本就是妖言惑众。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