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26日讯】编者: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融合了几十个风俗各异、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形成了一个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在中国大陆地区,除了人数最多的汉族以外,还生活着藏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傣族、维吾尔族、壮族、 满族、 回族、朝鲜族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饮食、服饰、住宅、生活习俗,以及语言、文字、礼仪乃至艺术、哲学、宗教等多方面,都形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我们将逐步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部分人口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做一些介绍。
虔诚的藏族
藏族是中华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那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藏族人主要以牧业为生。现在藏族约有人口四百万,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份。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美丽而神奇,是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现在这里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人普遍笃信藏传佛教,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青藏高原上藏传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十分频繁,佛教寺院遍及西藏各地。比较着名的寺院有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而西藏最着名的寺院是布达拉宫,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突起的红山上。
布达拉宫(网络图片)
通常在西藏寺院或重要圣地内的转经堂中都设置有转经筒,也有镶嵌在寺院外墙上的中、大型转经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高约2米,人们一边行走,一边用手推动旋转。大多寺院里都设有专门的转经筒长廊,一眼望去,长长排放的转经筒阵列颇为壮观。
转经筒(网络图片)
此外,虔诚的藏族人通常还会手持一种小巧的转经轮。寺院的转经筒和手持的转经轮里面都装有经卷,藏族人认为,旋转转经筒一周,等同于念诵经文一遍。在藏区寺院四周经常会见到成排的转经筒及用手转转经轮的僧侣和信众,藏族人相信,转动此轮即能礼敬诸佛、修持诸法、获福无量、消百业障。
手持转经轮的藏族少女(网络图片)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着问世。
藏族人虔诚而坚韧、淳朴而好客。他们通常向客人进献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和雪白的哈达。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他们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对客人直呼其名;迎送客人,他们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酒,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虔诚的藏族(网络图片)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藏族人的传统是不打杀鹤、雁、鹰、雕、乌鸦、家狗和家猫;在屋内通常不准吹口哨,唱情歌;他们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路遇长者要脱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行走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要磕头,而磕头时,不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帽子,双手着地磕三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
藏族人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釐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逢家有喜庆之事,或有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的民族服装,其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佩戴金银珠玉等饰品。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但在不同的地域,藏族服饰又各具一些地方特色,因而细节上又各自有所不同。
藏族服饰-男(网络图片)
藏族服饰-女(网络图片)
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嘹亮高远,节奏明快。“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有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踢踏舞是藏族人的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嘎然而止。
西藏古老的唐卡艺术是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种艺术。藏族人的唐卡分为刺绣唐卡、堆绣唐卡、打籽绣唐卡、缂丝唐卡、织锦唐卡等,其绘制的内容以佛教人物、佛教故事为主题。
唐卡(网络图片)
唐卡(网络图片)
虔诚的藏族
藏族是中华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那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藏族人主要以牧业为生。现在藏族约有人口四百万,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份。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美丽而神奇,是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现在这里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人普遍笃信藏传佛教,公元13至16世纪中叶,青藏高原上藏传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十分频繁,佛教寺院遍及西藏各地。比较着名的寺院有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而西藏最着名的寺院是布达拉宫,梵语意为“佛教圣地”,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突起的红山上。
布达拉宫(网络图片)
通常在西藏寺院或重要圣地内的转经堂中都设置有转经筒,也有镶嵌在寺院外墙上的中、大型转经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高约2米,人们一边行走,一边用手推动旋转。大多寺院里都设有专门的转经筒长廊,一眼望去,长长排放的转经筒阵列颇为壮观。
转经筒(网络图片)
此外,虔诚的藏族人通常还会手持一种小巧的转经轮。寺院的转经筒和手持的转经轮里面都装有经卷,藏族人认为,旋转转经筒一周,等同于念诵经文一遍。在藏区寺院四周经常会见到成排的转经筒及用手转转经轮的僧侣和信众,藏族人相信,转动此轮即能礼敬诸佛、修持诸法、获福无量、消百业障。
手持转经轮的藏族少女(网络图片)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着问世。
藏族人虔诚而坚韧、淳朴而好客。他们通常向客人进献青稞酒、酥油茶、糌粑和雪白的哈达。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他们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对客人直呼其名;迎送客人,他们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酒,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虔诚的藏族(网络图片)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藏族人的传统是不打杀鹤、雁、鹰、雕、乌鸦、家狗和家猫;在屋内通常不准吹口哨,唱情歌;他们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路遇长者要脱帽让路,若骑马相遇,定要下马致礼;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行走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到寺院朝神拜佛和拜见大活佛时都要磕头,而磕头时,不论男女都要将绕在头上的发辫解开,脱下帽子,双手着地磕三次,以表示尊重和亲热。
藏族人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釐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逢家有喜庆之事,或有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的民族服装,其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佩戴金银珠玉等饰品。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但在不同的地域,藏族服饰又各具一些地方特色,因而细节上又各自有所不同。
藏族服饰-男(网络图片)
藏族服饰-女(网络图片)
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嘹亮高远,节奏明快。“羌姆”是藏族的宗教舞蹈,表演时有鼓、钹、铜号、骨号伴奏,有喇嘛颂经伴唱,气势壮观,寓意深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踢踏舞是藏族人的宫庭舞。跳舞时,脚穿硬底皮鞋,通过踏出有变化的节奏表达内心的感情。踢踏舞由横笛、扬琴、六弦琴、铜铃,月琴等伴奏,节奏由慢而快,达到高潮时嘎然而止。
西藏古老的唐卡艺术是宗教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种艺术。藏族人的唐卡分为刺绣唐卡、堆绣唐卡、打籽绣唐卡、缂丝唐卡、织锦唐卡等,其绘制的内容以佛教人物、佛教故事为主题。
唐卡(网络图片)
唐卡(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