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25日讯】艾森豪威尔一八九零年十月十四日出生于美国德州,在家中排行第三,小名艾克(Ike)。作为一代军事、政治领袖,艾森豪威尔并非出身贵族世家,他从小家境贫困,但双亲信仰虔诚,对小孩的人格教育极为重视。
有这么一个故事:艾森豪威尔小时候和家人玩牌,因为手气不好,拿到一副烂牌,嘟着嘴抱怨不停。母亲严肃地告诉他:“不管手上握的是好牌或是烂牌,都必须把它打得淋漓尽致。你不能一味地羡慕别人手中的好牌,也不可一直抱怨手中的牌不好,要专心地发挥你现有的牌。未来的人生也应如此,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你要努力运用仅有的条件,才能创造出新的人生条件。”
母亲这一席话对他影响很深,其中的人生哲学,也与日后每每在逆境中都能克难致胜的经历相互呼应。
二次大战盟军最高统帅暨美国第三十四、三十五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网路图片)
未曾上战场的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高中毕业后随即考入军校,他在军校的表现并不突出,以第六十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奉派德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虽已官拜上尉,但仍留在国内,未能调往欧洲战场。之后,他进入参谋大学,在二百七十五名同学中,名列第一。
一九四二年可谓是艾森豪威尔人生的转折点,他从幕后跃到最前线,成为“一令定成败”的统帅。那年二月,他奉派参加英美三军参谋长会议,计划北非登陆事宜,并被任命为欧洲战场总司令。
对于这项人事安排,许多人,甚至包括他本人,都曾感到怀疑,“他是否堪负重任?他是否有能力因应瞬息万变的军情?”艾森豪威尔的军事教育很完整,但实际作战经验却相当缺乏,他在第一次大战时,一直留在美国本士担任战车部队的指挥官及训练官,此后他历练诸多不同职务,包括担任麦克阿瑟的军事顾问,但就是不曾真正上过战场。
当时身为作战处长的艾森豪威尔,凭着与罗斯福总统军事顾问马歇尔(英美联合参谋首长会议的灵魂人物)配合无间,加上其聪明才智及尽忠职守的态度,最终获得重用。
他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完成军队部署,十一月,英美联军在他的灵活调度下,以八百五十艘船舰的庞大兵力在北非成功登陆,他也因功晋级中将。这一年之中,他连晋三级,史无前例。一九四三年二月,北非战区司令部正式成立,他晋陞为上将。
诺曼第登陆作战
一九四四年二月,艾森豪威尔被任为盟军最高统帅,他的第一任务即是二战当中最重要,也是后来最出名的战役──“诺曼第登陆作战”。
这位刚出台的盟军最高统帅研判:诺曼第滩后是一片沼泽,只有几条通路可供部队行进,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这些通路,登陆部队将会被困在海滩上。更何况,如果德军的装甲部队部署于沿岸周边城市,那么登陆部队就有立即被歼灭的危险。抢滩与控制近滩通路,这两样至关重要的任务又必须在登陆的同时完成,因此,只有空降兵能做到。换句话说,空降部队必须掩护抢滩部队撤离滩头堡,朝内陆挺进。
当时联军有将领不认同空降行动,他们认为那将带来重大伤亡。艾森豪威尔在缜密研究、推演之后,断定空降行动势在必行,所以下令使用盟军在欧洲全部的空降兵力──3个空降师,抢占关键地区,配合海上登陆。
除了协调意见分歧之外,这个被称为“大君主”的登陆战正待出师之时,天候却突然变坏,整个西欧风狂雨骤,空军与海军皆无法在这种天候下达成任务,攻击行动似已不可能执行。然而,此次行动若延后,必将错失一年当中最适合进军之时机。
显然艾森豪威尔手上拿的这副牌并不理想,但没有任何时间容他抱怨,身为盟军最高统帅,他必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
六月四日傍晚,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所在地风雨交加,六月五日清晨,云层逐渐消散,雨势渐渐减弱。他当机立断,发动登陆命令。当天晚上,空降兵乘滑翔机降落,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海军军舰也发动炮火攻击,而两栖登陆战则在六月六日早上开始。
由于“大君主”作战发起之前天候极为恶劣,德军根本毫无防备,盟军成功地登陆,并于八月十九日渡过塞纳河,八月二十五日攻下巴黎。这场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共牵涉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第。
艾森豪威尔又克服了一次挑战,他指挥若定,在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戏剧化的战事中,将其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英国首相邱吉尔评论道:“有史以来最艰钜、最复杂的作战之‘大君主’任务,已获得无庸置疑的成就。”
盟军将领于一九四三年,艾森豪威尔(前排右一)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前排右二)、英国首相邱吉尔(前排右三)以及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后排右一)等共商作战计划。 (网路图片)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艾森豪威尔(左)与英国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右)视察战情。 (网路图片)
意想不到的回报
在二次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曾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
艾森豪威尔在法国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严寒,汽车行驶中,他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发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他说:“我们必须赶往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可是艾森豪威尔坚持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他们知道这对老夫妇正要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威尔听后立即请他们上车,特地将老夫妇送到巴黎,然后才赶回总部。
艾森豪威尔的仁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只等他的车一到就立刻实施暗杀行动。如果不是因为帮助那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劫难。假如艾森豪威尔遭到伏击身亡,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写了。
一九四五年五月欧战结束,无疑地,艾森豪威尔功居第一,但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言语来夸耀他的胜利,只是发了以下电文昭告世界:“盟军部队的使命,已经于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当地时间二时四十一分完成了。”
艾森豪威尔在欧战胜利后回到美国,他要求政府将他的公务减少到最低限度,他希望有时间去钓鱼。他在演讲中也屡次强调:“我的职务只是一个象征罢了,我不是一个英雄。”
对抗共产集团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正式晋陞为五星上将。一九五二年,他在共和党的一致推崇之下参加了总统竞选,以压倒票数获选为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并于一九五六年连任。
艾森豪威尔任内所面临到的首要问题是共产集团在世界各地的壮大。事实上,一九四九年中共取得政权,他即清楚意识到共产集团正在世界扩张,因此筹组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止共产势力西进。
一九五七年,他开始对中东国家实行“艾森豪威尔主义”,用武力来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他在二年内拨款四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之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一九五八年中共在台海地区发动“八二三”炮战,艾森豪威尔总统调派海、空军增强台海巡防,由于他坚决支持中华民国,以及积极加强第七舰队的防御实力,共党侵台行动不能得逞。一九六零年六月十八日,他访问中华民国,与当时总统蒋介石共商反共计划,并且重申加强中美共同防御,台湾也因此成为远东反共前哨站。
一九六一年艾森豪威尔卸任总统,在卸职演说中,他依然强调对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决心:“走向和平崇高目标的进程一直受到现在正席卷全球的冲突的威胁。这种冲突迫使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我们面对一种敌对的意识形态──具有世界性规模和无神论性质,目标残忍,手段阴险。不幸的是,它所造成的危险将长期存在。欲成功地对付它,所要求的与其说是危急关头感情上短暂的痛苦,毋宁说是作出牺牲,以使我们能坚定踏实、任劳任怨地承担一场长期复杂斗争的重任──与自由共存亡。……”
遗憾的是,这位抗共领袖有生之年无法看到后来苏联、东欧共产国家的全面瓦解,以及现今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穷途末路、名存实亡。
卸职之后的艾森豪威尔将财产捐赠给政府,只留下乡村居所,他在那儿完成着作《远征欧陆》、《白宫岁月》。一九六九年,他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九岁。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美国国会通过兴建一座艾森豪威尔纪念馆的提案,地点在国会山庄前面的宾州大道上。该委员会的意见和理由是:综合各方面史学家的评论,艾森豪威尔被认为美国有史以来伟大总统之一,应与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罗斯福等齐名。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七日,艾森豪威尔与太太在其连任美国总统时欢喜的情形。 (网路图片)
文章来源:大纪元网站
有这么一个故事:艾森豪威尔小时候和家人玩牌,因为手气不好,拿到一副烂牌,嘟着嘴抱怨不停。母亲严肃地告诉他:“不管手上握的是好牌或是烂牌,都必须把它打得淋漓尽致。你不能一味地羡慕别人手中的好牌,也不可一直抱怨手中的牌不好,要专心地发挥你现有的牌。未来的人生也应如此,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你要努力运用仅有的条件,才能创造出新的人生条件。”
母亲这一席话对他影响很深,其中的人生哲学,也与日后每每在逆境中都能克难致胜的经历相互呼应。
二次大战盟军最高统帅暨美国第三十四、三十五任总统艾森豪威尔。 (网路图片)
未曾上战场的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高中毕业后随即考入军校,他在军校的表现并不突出,以第六十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奉派德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虽已官拜上尉,但仍留在国内,未能调往欧洲战场。之后,他进入参谋大学,在二百七十五名同学中,名列第一。
一九四二年可谓是艾森豪威尔人生的转折点,他从幕后跃到最前线,成为“一令定成败”的统帅。那年二月,他奉派参加英美三军参谋长会议,计划北非登陆事宜,并被任命为欧洲战场总司令。
对于这项人事安排,许多人,甚至包括他本人,都曾感到怀疑,“他是否堪负重任?他是否有能力因应瞬息万变的军情?”艾森豪威尔的军事教育很完整,但实际作战经验却相当缺乏,他在第一次大战时,一直留在美国本士担任战车部队的指挥官及训练官,此后他历练诸多不同职务,包括担任麦克阿瑟的军事顾问,但就是不曾真正上过战场。
当时身为作战处长的艾森豪威尔,凭着与罗斯福总统军事顾问马歇尔(英美联合参谋首长会议的灵魂人物)配合无间,加上其聪明才智及尽忠职守的态度,最终获得重用。
他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便完成军队部署,十一月,英美联军在他的灵活调度下,以八百五十艘船舰的庞大兵力在北非成功登陆,他也因功晋级中将。这一年之中,他连晋三级,史无前例。一九四三年二月,北非战区司令部正式成立,他晋陞为上将。
诺曼第登陆作战
一九四四年二月,艾森豪威尔被任为盟军最高统帅,他的第一任务即是二战当中最重要,也是后来最出名的战役──“诺曼第登陆作战”。
这位刚出台的盟军最高统帅研判:诺曼第滩后是一片沼泽,只有几条通路可供部队行进,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这些通路,登陆部队将会被困在海滩上。更何况,如果德军的装甲部队部署于沿岸周边城市,那么登陆部队就有立即被歼灭的危险。抢滩与控制近滩通路,这两样至关重要的任务又必须在登陆的同时完成,因此,只有空降兵能做到。换句话说,空降部队必须掩护抢滩部队撤离滩头堡,朝内陆挺进。
当时联军有将领不认同空降行动,他们认为那将带来重大伤亡。艾森豪威尔在缜密研究、推演之后,断定空降行动势在必行,所以下令使用盟军在欧洲全部的空降兵力──3个空降师,抢占关键地区,配合海上登陆。
除了协调意见分歧之外,这个被称为“大君主”的登陆战正待出师之时,天候却突然变坏,整个西欧风狂雨骤,空军与海军皆无法在这种天候下达成任务,攻击行动似已不可能执行。然而,此次行动若延后,必将错失一年当中最适合进军之时机。
显然艾森豪威尔手上拿的这副牌并不理想,但没有任何时间容他抱怨,身为盟军最高统帅,他必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
六月四日傍晚,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所在地风雨交加,六月五日清晨,云层逐渐消散,雨势渐渐减弱。他当机立断,发动登陆命令。当天晚上,空降兵乘滑翔机降落,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海军军舰也发动炮火攻击,而两栖登陆战则在六月六日早上开始。
由于“大君主”作战发起之前天候极为恶劣,德军根本毫无防备,盟军成功地登陆,并于八月十九日渡过塞纳河,八月二十五日攻下巴黎。这场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共牵涉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第。
艾森豪威尔又克服了一次挑战,他指挥若定,在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戏剧化的战事中,将其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英国首相邱吉尔评论道:“有史以来最艰钜、最复杂的作战之‘大君主’任务,已获得无庸置疑的成就。”
盟军将领于一九四三年,艾森豪威尔(前排右一)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前排右二)、英国首相邱吉尔(前排右三)以及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后排右一)等共商作战计划。 (网路图片)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艾森豪威尔(左)与英国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右)视察战情。 (网路图片)
意想不到的回报
在二次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曾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
艾森豪威尔在法国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严寒,汽车行驶中,他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发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他说:“我们必须赶往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可是艾森豪威尔坚持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他们知道这对老夫妇正要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威尔听后立即请他们上车,特地将老夫妇送到巴黎,然后才赶回总部。
艾森豪威尔的仁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只等他的车一到就立刻实施暗杀行动。如果不是因为帮助那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劫难。假如艾森豪威尔遭到伏击身亡,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写了。
一九四五年五月欧战结束,无疑地,艾森豪威尔功居第一,但他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言语来夸耀他的胜利,只是发了以下电文昭告世界:“盟军部队的使命,已经于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当地时间二时四十一分完成了。”
艾森豪威尔在欧战胜利后回到美国,他要求政府将他的公务减少到最低限度,他希望有时间去钓鱼。他在演讲中也屡次强调:“我的职务只是一个象征罢了,我不是一个英雄。”
对抗共产集团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正式晋陞为五星上将。一九五二年,他在共和党的一致推崇之下参加了总统竞选,以压倒票数获选为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并于一九五六年连任。
艾森豪威尔任内所面临到的首要问题是共产集团在世界各地的壮大。事实上,一九四九年中共取得政权,他即清楚意识到共产集团正在世界扩张,因此筹组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遏止共产势力西进。
一九五七年,他开始对中东国家实行“艾森豪威尔主义”,用武力来保护任何请求军事援助的国家,防止共产主义侵略。他在二年内拨款四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之后,这个中东政策纲领也被用于中东以外地区。
一九五八年中共在台海地区发动“八二三”炮战,艾森豪威尔总统调派海、空军增强台海巡防,由于他坚决支持中华民国,以及积极加强第七舰队的防御实力,共党侵台行动不能得逞。一九六零年六月十八日,他访问中华民国,与当时总统蒋介石共商反共计划,并且重申加强中美共同防御,台湾也因此成为远东反共前哨站。
一九六一年艾森豪威尔卸任总统,在卸职演说中,他依然强调对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决心:“走向和平崇高目标的进程一直受到现在正席卷全球的冲突的威胁。这种冲突迫使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我们面对一种敌对的意识形态──具有世界性规模和无神论性质,目标残忍,手段阴险。不幸的是,它所造成的危险将长期存在。欲成功地对付它,所要求的与其说是危急关头感情上短暂的痛苦,毋宁说是作出牺牲,以使我们能坚定踏实、任劳任怨地承担一场长期复杂斗争的重任──与自由共存亡。……”
遗憾的是,这位抗共领袖有生之年无法看到后来苏联、东欧共产国家的全面瓦解,以及现今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穷途末路、名存实亡。
卸职之后的艾森豪威尔将财产捐赠给政府,只留下乡村居所,他在那儿完成着作《远征欧陆》、《白宫岁月》。一九六九年,他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九岁。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美国国会通过兴建一座艾森豪威尔纪念馆的提案,地点在国会山庄前面的宾州大道上。该委员会的意见和理由是:综合各方面史学家的评论,艾森豪威尔被认为美国有史以来伟大总统之一,应与华盛顿、杰弗逊、林肯、罗斯福等齐名。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七日,艾森豪威尔与太太在其连任美国总统时欢喜的情形。 (网路图片)
文章来源:大纪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