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我总想战斗”

2013年01月15日评论
【新唐人2013年1月15日讯】生命不息,斗争不止,是共产党和纳粹的共同本性。如果有一天他们宣布放弃斗争了,那也就不叫共产党和纳粹了。

——题记


早在青年时代,共产党的老祖宗马克思就立志要“投身斗争”。 他曾在诗中充满激情地宣称:

我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
假如整个心灵都热气腾腾;
我不能昏昏沉沉地生活,
既没有风暴也没有斗争。

让别人享受到,
远离战斗呐喊的欢欣,
让温雅的祝愿与感恩的祈祷,
给别人带来其甘如饴的感情。

我的命运就是投身斗争,
永恒的热情在我胸中沸腾------(注1)

怀着这种沸腾的激情,马克思与他眼中的敌人整整斗争了一生。晚年时,女儿问他: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马克思从嘴里只吐出两个字:斗争。

再看马克思之后的共产党领袖,个个也都好斗,骨子里都继承了老祖宗的斗争基因。毛泽东年轻时就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句经典的毛式格言准确地概括了共产党领袖共同的人生志趣。

共产党的理论也充满了斗争的火药味。

翻开《共产党宣言》的正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注2)

36年后,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再次重申:“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注3)

毛泽东也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注4)

鼓吹阶级斗争是共产党理论的核心所在。在共产党的领袖们看来,人类的历史不但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且是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说:“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注5)

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中还说:“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注6)

在史达林看来,“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革命过程。这并不简单地是自发的过程,这是斗争,这是与阶级冲突相联系的过程。资本主义已经腐朽了,但是不能把它简单地跟一棵已经十分腐朽、自己一定会倒在地上的树相比。不,革命,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总是斗争,是痛苦的残酷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注7)

毛泽东在谈论封建社会时也持同样观点;“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注8)

在共产党的领袖们看来,阶级斗争不但贯穿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到了共产党掌权后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十分激烈。

列宁认为:“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后,在破坏资产阶级国家以后,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阶级斗争并不是消失(如旧社会主义和旧社会民主党中的庸人所想像的那样),而只是改变它的形式,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加残酷。”(注9)

毛泽东说得更形象:“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注10)“在我国,虽然社会主义改造,在所有制方面说来,已经基本完成,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被推翻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残馀还是存在,资产阶级还是存在,小资产阶级刚刚在改造。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注11)

共产党不但在理论上鼓吹阶级斗争,而且在实践中也最热衷于进行阶级斗争。没有取得政权前,是为了夺权而斗,取得政权后,是为了维持和强化政权而斗。不但要跟党外的敌人斗,同时还要跟党内的敌人斗。

跟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共产党领袖一样,希特勒也特别好斗。“人类中总有一部分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他们比千百万其他同志贡献的更多。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发誓‘我坚信!’,更是坚决地说‘我要战斗!’”希特勒在纳粹党代会上满怀激情说出的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的这种个性和志趣。

纳粹党的理论也深深地打上了希特勒好斗的烙印。如果说鼓吹阶级斗争是共产党理论的核心,那么鼓吹种族斗争则是纳粹党理论的宗旨。在后者看来,“历史和人类未来的命运,都不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而是血统对血统、种族对种族的斗争”。历史不过是“对一个民族生存斗争过程的描述”。希姆莱的副手贝斯特声称:“斗争是绝对的、永恒的,斗争的目标则由时间来决定。

希特勒不但把人类历史看成是血统对血统、种族对种族的斗争历史,而且用达尔文主义来诠释这种斗争,充分肯定了它的正当性。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 “一切生命都是一场永恒的斗争,世界不过是个适者生存、强者统治的丛林,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世界”。“只有无生的弱种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凡是想生存的,必然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的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残酷,却是客观现实。”1928年2月5日,希特勒在库姆巴赫的演讲中还说:“斗争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人能够生存或者能够保存自己而战胜动物界,不是靠人道主义,而只是靠最残酷的斗争手段……如果你不为生存而斗争,那么就决不能赢得生存”。“在这个斗争中,强者,能者,胜利了;而无能者,弱者,失败了”。

希特勒还用种族斗争来解释政治现象。在他的世界观里,历史是“静态再现的政治”;而政治是“发展中的历史”。既然历史是“对一个民族生存斗争过程的描述”,那么政治便是“民族生存斗争的实施”。 因此他认为,政治的定义可确定为实施民族生存斗争的策略;外交政策就是一个民族为保证其所必须的生存空间的广度和给养能力的策略,内政就是保存以种族价值和数量为表现形式的必要防卫实力的策略。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导致了种族之间的斗争呢?希特勒认为是各种族自我保存和自我繁衍的欲望。在《我的奋斗》上卷“民族与种族”一章里,他把世界上各种人种明确划分为文明的创造者、文明的承袭者和文明的破坏者三大类,鼓吹雅利安一北欧日尔曼人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始者,是文明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则是劣等种族和文明的破坏者,应该被淘汰和灭绝。他认为,各个种族的等级区分是“自然赋予”的,然而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优等种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血统价值,不注意自保,就会因血统的混杂而导致人种水准下降,最终丧失强者的地位。希特勒强调,地球上人类能赖以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各个种族自我保存和自我繁衍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这样就导致了激烈的生存竞争。

既然种族有优劣之分,自我保存和自我繁衍的欲望又必然导致他们之间激烈的生存竞争,那么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动战争当然就是合理和必须的。希特勒宣称说:“一个健康的民族为了获得生存地盘,必然产生对土地生存空间的要求,推行掠夺土地的政策。夺取生存空间的斗争,只有通过战争手段来进行。”日尔曼人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德意志人是日尔曼人的种族核心,应该统治世界,“应该主宰世界!”他叫嚣说:“一个民族的奋斗目标就是统治世界,要准备用暴力和战争为德国解决‘生存空间’”。“没有人可以夺走我们的荣誉。为了德国人民,我们必须战斗15-20年”。“时代呼唤战争而不是和平。”“政治的最终目的是战争。”“我们只能用武器来保卫和平。”

希特勒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纵观纳粹党的整个历史——从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种族主义国家,再到发动战争,为德意志民族夺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就是一部以种族斗争为主题的历史吗?

对比共产党和纳粹,尽管两者的理论内容不同——前者强调阶级斗争,后者则以种族斗争为主线,但他们对斗争的鼓吹,骨子里的那种好斗本性,却惊人的一致。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只要共产党和纳粹存在一天,就要跟自己的敌人斗争一天。如果有一天他们宣布放弃斗争了,那也就不叫共产党和纳粹了。至于这种斗争带给人类的究竟是祸是福,历史已经做出了明确的结论。

————

注释:

注1: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54-455页
注2 :人民出版社《共产党宣言》,1964年版,第23页
注3: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页
注4: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1页
注5: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04页
注6: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89页
注7:《史达林选集》下卷第352 -353页
注8: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19页
注9:人民出版社《列宁全集》,第29卷第352页
注10: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8页
注11: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2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