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3月12日讯】徽州建筑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功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从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独特的民居
安徽现存的古村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与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独特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如画的村落(网络图片)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错落有序的马头墙(网络图片)
民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造流泉、饰漏窗,与自然和谐一体。
栩栩如生的木雕(网络图片)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櫺(木鬲)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民间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
徽派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牌坊。(网络图片)
近年来,古色古香的徽式建筑更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印象。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亮点,十分夺人眼球。徽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在布局上的相融虽是人为,却吻合得宛若天成,美得惊心动魄。徽派建筑依托着徽州文化进行自我沉淀,弥漫着历史的沧桑,透露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在其中游走,使人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路径其实是相通的。
独特的民居
安徽现存的古村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与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独特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如画的村落(网络图片)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和谐。
错落有序的马头墙(网络图片)
民宅多为楼房,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花卉果木,造流泉、饰漏窗,与自然和谐一体。
栩栩如生的木雕(网络图片)
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櫺(木鬲)扇、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民间风情长卷,赋予原本呆滞、单调的静体以生命,使之跃跃欲动,栩栩如生。
徽派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牌坊。(网络图片)
近年来,古色古香的徽式建筑更新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印象。徽派建筑作为徽州文化的亮点,十分夺人眼球。徽式建筑与周围环境,在布局上的相融虽是人为,却吻合得宛若天成,美得惊心动魄。徽派建筑依托着徽州文化进行自我沉淀,弥漫着历史的沧桑,透露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在其中游走,使人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代文明之间的路径其实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