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配:面谈如履薄冰

2013年04月10日时政
【新唐人2013年04月10日讯】--放宽陆配取得身分年限专题之三(中央社记者陈虹瑾台北10日电)“恭喜你,通过面试了。”来台多年的陆配翁光辉回忆,申请来台时,当面面谈、电话面谈都经历过。得知通过面试的当下,她与丈夫都松了一口气。

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17条修正草案将于11日在立法委内政委员会审查,缩短陆配取得中华民国身分证年限,以实现对陆配公平待遇的理念。不过,陆配来台面谈机制行之有年,虽旨在防止假结婚情况,却也对部分真正陆配造成困扰。

依内政部所订“大陆地区人民申请进入台湾地区面谈管理办法”规定,大陆配偶第一次以团聚名义申请来台,须至内政部移民署设于机场、港口指定处所接受面谈,通过面谈后,即可入境办理结婚登记。

另据相关规定,大陆配偶于接受面谈时,移民署若认为婚姻真实性有疑虑,或认为说词有重大瑕疵,得废止来台许可,要求当事人原机返回。面谈若未通过,除可向移民署提出再次面谈申请,也可循行政救济途径,提起诉愿、行政诉讼。

部分陆配对这项面谈机制颇有微词。

翁光辉表示,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移民官有次问及求婚过程,“要我证实这件事”。

当时,移民官问她求婚过程中有什么人参与及其他细节。过度紧张的翁光辉,说话开始结巴,“我的答案好像不是很搭得起来……,移民官说没关系,不要紧张,但是要回答正确”。最后,她冷静回想交往细节,终于通过。

翁光辉是现任湖新社(内湖区公所协助筹组的社区型新移民自主学习团体)副社长。她说,湖新社现有60多名成员,除了大陆配偶,也有来自泰国、柬埔寨、越南的外籍配偶,互相分享教学手工作品、异地美食。此外,有些姊妹来台举目无亲,甚至遇到家暴困难,都可以互相倾诉。

谈到面谈机制,翁光辉说,有些姊妹不如她幸运,早期还有人碰到男性移民官询问夫妻敦伦等隐私细节和尖锐问题。

不过,长期在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担任志工的陆配王莹莹说,这些问题其实已经改善,相关的询问过程已经“很有人性”。

她还说,相关机构办事人员服务态度“素质还是很够”;例如有次她在海关按捺指纹,因背包从肩膀滑落,指纹没有按捺完成,遭办事人员奚落,当时她按铃表示“叫你主管出来”,对方与主管立刻道歉。

高雄市新移民社会发展协会理事长湛秀英也说,陆配面谈机制已大幅改善,认为政府已经很进步。据她了解,稍早那些年难以启齿的问题已很少有人被问了,只是部分陆配从未经历面谈,还是会“受到惊吓”。

“我一直认为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湛秀英表示,政府若要杜绝假结婚,陆配通过面谈来台后,如何规范管理,才是关键。

移民署新北市专勤队副队长陈冠元指出,早年有陆配反映面谈涉及隐私和敏感问题,移民署已经改进,目前“一般案件是几乎没有”。

陈冠元表示,极少的可能性是,若已发现面谈者可能有假结婚嫌疑,研判婚姻没有真实性,例如“双方拿着字条起来照本宣科”,或基本问题有明显的错误,必须进入刑案侦讯流程,才会询问细节问题。

据内政部移民署统计最新资料,大陆籍配偶面谈不予通过比例,101年全年为12.48%,102年1、2月面谈的不通过比例略为提高,达16.23%。

假结婚要防范,但真的“真不了”吗?

中华两岸婚姻协调促进会理事长钟锦明说,假结婚集团通常备妥“教战守策”,早年多是找街头流浪汉当“人头”,近年为了“取信”移民署的面谈机制,不少集团改成先行“投资”,安排在台湾的男方先前往大陆两趟,与大陆女子“互相增进认识”。

王莹莹也说:“我就有认识几个,假结婚反而通过(面谈)啊!”

她指出,由于担任志工,时常接触有办证困难的姊妹,意外发现少数陆配从事特种行业,还有人与台湾的“夫家”利益谈不拢。

然而,少数真正有婚姻基础者却往往因未备妥“题库”,无法正确答题,或因为面临压力、回答失真,而被认定没有婚姻事实。

钟锦明表示,平均每年接获约200件投诉案,面谈问题者约占3成;2月就接获1名丈夫投诉,妻子前年起接受8次面谈,全部没通过。与陆籍妻子结婚长达15年的钟锦明感叹,“叫我和我老婆现在去考(面谈),也没把握会过关。”

他建议,不予通过案件部分,政府未来可建立机制,由学者、民间团体等公正第三方重新调查,相关意见可供行政机关参考。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