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举新债还旧债 风险加剧

2013年08月21日财经
【新唐人2013年8月21日讯】(新唐人记者陈洁综合报导)山东省财政厅近日称,将于23日招标发行总额112亿元人民币地方债券,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前4个试点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今年发债规模也大幅增长,达500亿元。随着政府性债务迎来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备受各方关注。有银行业人士称,目前地方政府实际上就是陷入发新债还旧债的循环中。

大陆媒体报导,山东作为首次自行发债的省份,规模就达112亿元,并将于8月23日上午开始招标。江苏省今年发债规模也达153亿元,预计9至10月间实施。

报导说,以2011、2012年的数据看,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规模占同年总发行规模的比重均为11.5%左右。如果延续这一比例,今年6个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规模应在400亿元左右。但是,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除了新增两省确定的发债规模达265亿元,原有4省发债规模也呈大幅增长,合计达498亿元,远高于去年 298亿元。

在地方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地方发债规模上升引发关注。

今年6月,财政部代理发行的422亿元首批地方政府债券中,有媒体根据各省份中共人大常委会已经审核或者是已经批准的地方债收支计划发现,安徽、新疆、甘肃计划用于偿还到期地方债的债券资金合计142亿元,占3个省份本次债券发行量的1/3以上,部分地方政府陷入发新债还旧债的循环中。

《每日经济新闻》援引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表示,对于地方债仍应保持警惕。“一些地区的财政收入甚至偿还利息都困难,而且地方债已经通过卖地偿还方式绑架了房地产和地方经济发展,进而绑架了实体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无视中央审计 多地政府继续举债

8月1日,中共审计署开展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正式启动,与上一轮2010-2011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摸底相比,此次审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中共中央、省、市、县和乡五级政府主体,知情人士透露,此轮全国政府性债务大摸底,直接导火索是几大部委提交的相关口径相差较大,有关方面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大摸底。

《21世纪经济报导》称,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涌现的新问题将成为此次审计重拳出击的对象,如土地财政风险、地方政府通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BT、垫资施工和违规集资等变相举债融资等。而“表外举债”之凶猛,从此前审计署抽查审计结果就可得到印证:2011年至2012年部分省本级和省会城市本级财政变相举债规模,约占两年新增举借债务总额的16%。

有银行业人士称,当银行流动性趋紧时,平台债务是最危险的。目前地方债实际上就是借新还旧,借完银行去找信托,信托到期再找基金子公司,或者从私募机构处高息举债。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能够接受如此高昂的资金成本,与其资金紧张与融资困难有关。有审计系统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激进举债是无奈之举,因为一旦无法实现当期融资,借新还旧就无法持续,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将会带来更大麻烦。另据业内人士透露,江苏无锡市某区政府旗下城投公司已陷入融资困难的境地。

以“财政兜底”模式举债

中共江苏省泗阳政府的安置房项目,其风控措施便包括了政府的回购承诺。据《21世纪经济报导》报导,其项目推介材料处标注“政府承诺并签约系列文件保证回购项目,满足投资收益需求”,同时其资料亦标注政府财政实力强等承诺。

事实上,中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时存在的“承诺财政兜底”行为已很常见,有分析人士称,是否存在“财政兜底”现象也是本轮中共政府性债务审计的重点检查之一,但会不会向上次审计那样不了了之,就不得而知了。

据粗略统计,大陆经济百强县中有71个县,城投债达1484亿元。中共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今年5月曾估计,中共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为15万亿至18万亿元。中共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也表示,地方债务负债估计超过20万亿元。而按照巴克莱资本的测算,中共政府总负债至少超过32万亿元,最多可能达50万亿元。

据了解,中共地方政府债务已进入集中兑付期,在目前市场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延期贷款或借新还旧都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债务远远超过了其财政土地收入担保能力,若继续举债,风险将加剧。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