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披露地表水重金属污染严重

2013年08月22日社会
【新唐人2013年8月22日讯】(新唐人记者隋念综合报导)中国环保部8月20日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品质状况》(以下简称《环境品质》),其中披露上半年在全国的地标水控断面中出现了22次的重金属超标现象,严重的汞污染超标九倍,砷次之;地区中天津海河流域最为严重。中国人是否在喝着农业用水?

中国环保部每半年公布一次环境品质状况通报,在今年的上半年的《环境品质》在地表水水质一章,首次增加了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的内容。

《环境品质》显示,2013年上半年,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共出现22次重金属超标现象。

超标断面(点位)分布在永定新河(海河流域)、御河(海河流域)、海河(海河流域)、北运河(海河流域)、达赉湖(重要湖泊)、派河(巢湖流域)、螳螂川(长江流域)、渭河(黄河流域)、阳宗海(重要湖泊)和洪泽湖(重要湖泊)。

从分省区来看,超标断面(点位)分布在天津(4个)、云南(2个)、内蒙古(2个)、安徽(1个)、山西(1个)、陕西(1个)、江苏(1个)。

从污染指标看,汞超标频次最多,占总超标次数的50.0%;其次是砷,占36.4%。各超标断面(点位)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汞超标倍数在0.2倍-9.0倍,最大超标断面出现在陕西省渭河兴平断面;砷超标倍数在0.2倍-0.9倍,最大超标断面出现在内蒙区达赉湖甘珠花断面;硒超标倍数在0.2倍-1.0倍,最大超标断面出现在江苏省洪泽湖蒋坝镇断面;镉超标倍数在0.8倍-3.0倍,最大超标断面出现在安徽省派河肥西化肥厂下断面;天津市海河海河大闸断面铅超标倍数为0.8倍。

根据2002年的国家《地表水环境品质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品质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上半年的《环境品质》地表水部分并没有明确指出重金属超标的标准是几类水的标准,如果理解成重金属22次的超标是超过了V类水的重金属标准,那么就意味着很多按照中国的标准属于农业灌溉水质的地表水被人类饮用了。

有名为“北京色谱资讯网”的微博透露:中国的工业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限值远高于地表水环境品质标准限值,也就是说企业达标排放的合格水,一进入环境就把该流域变成了劣Ⅴ类水。

同时,《环境品质》还特别提到了“锰三角地区”的污染问题。所谓“锰三角”地区是指地处黔、湘、渝边区结合部的松桃自治县,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接壤,三县连成中国锰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得名。

该地区的锰污染曾一度非常严重,一直到今天其环境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环保部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在该地区5条河流的13个断面中,超标断面占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