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外资”揭大陆地方招商引资内幕

2013年08月30日财经
【新唐人2013年8月30日讯】(新唐人记者韩净综合报导)在中国大陆,能否在当地招商引资及引进外资的数目是中共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查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完成引资任务,某些地方形成了一条“买外资”的产业链。大陆记者披露了某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内幕。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导,东部某省的城市近几年通过与仲介合谋注册 “外资公司”让钱空转一圈,地方政绩耀眼,仲介乐得赚钱,留下的却是一本财政烂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该省地方官员告诉记者:任务太重,压力太大,比如说市政府分配给每个县1亿美元(指标),县里再摊派给镇上,10个乡镇每个1500万,层层加码。(买外资的事)大家都知道,上面也晓得,但是各种原因,任务还是不断摊派下来。

公开资料显示,2009~2011年该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47亿美元、10.5亿美元和1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1%、92.2%和 54.1%,增幅连续三年全省第一。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9%,增幅全省第二,虽未实现“四连冠”的年初目标,但总量仍居区域第一。

当地政府网站报导,2012年该市各县(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均超过2亿美元。但实际的情况却是,2012年县里下达给每个乡镇2000万美元的外资到账任务,一些乡镇去年一个外资项目也没引进,全县总计完成不到3000万美元,完成率不足15%,其馀都是花钱买来的。

具体方法是,通过广东一带专业做外资买卖的仲介机构,由它们借用香港或台湾地区人士的身份证件注册外资公司。公司成立后,从境外汇入美元,又以购买设备等名义,将钱转入“仲介”指定的账户。作为回报,每“投资”一定量的美元,仲介将获得相应的地方财政奖励。

几年来,该市所属各县(区)乡(镇)都在花钱“买外资”。行情是,每100万美元“外资”需17万元人民币仲介费。

“买外资”也令一些乡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去年该市乡镇一级普遍是1000万~2000万美元的到账外资任务,今年仍被要求有5%左右的增幅。该市一些山区乡镇一年的可用财力还不到300万元,仅“买外资”一项就够呛。

一位香港籍企业家讲述了“买外资”产业链的一些内幕。这位企业家表示,各地政府对外的招商引资压力巨大,为了完成任务,几乎不择手段,于是,相应的“市场服务”应运而生,一些机构专门提供外资注册,向地方政府收取费用。近些年来,地方政府“买外资”的综合成本水涨船高,从当年的每百万美元注册资本4万~6 万元人民币,到如今很多地方已经达到了每百万美元注册资本30万~40万元人民币。

对官员的外资考核,迫使浙江某市靠工业土地出让搭配“外资”任务:每亩土地搭配10万~20万美元外资。所以市内企业要买土地须先去境外注册公司,然后通过地下钱庄将境内人民币换成境外外币打进来,算是外资引进,可谓“劳民伤财”。据估计该市这样的“假外资”占一半以上,相信全国各地情况也差不多。

香港企业家认为,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在竞争压力下,没有哪个地方主要领导敢让自己辖区的外资数据降下来,而这也是上下皆知外资造假却没有一个人敢捅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