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9月17日讯】(新唐人记者陈洁综合报导)据《南方周末》报导,到2013年8月,温州房价已连续23个月下跌,让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将房产丢给了银行或法院。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万套,如果按照每套100平方米来计算,100万平方米的量已经超过了2012年温州全年新盘供应量。日前,知名经济学家何清涟在《BBC》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目前出现“地王”与“鬼城”并存现象,谁敢保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不会成为第二个爱尔兰与荷兰。
英国《BBC》日前发表何清涟女士题为《当中国经济只剩下房地产时》的文章。文章说,由于温州的炒房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民间,因此它是否会成为泡沫破裂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他地区还心存侥幸。但无论这一泡沫在短期内是否破裂,盘点中国这一独领风骚的“房地产业”,以及围绕其发生的种种悲剧、闹剧,只会觉得中国这一“盛世”前面无论如何要加上“荒唐”二字。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文章说,中国房地产开发目前出现了“地王”与“鬼城”并存现象,借用多年前中国的一句流行用语,恰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10个大城市土地成交量大增,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669.9亿元,同比增 392.6%,即上涨4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住宅供应依然不足。北京上半年卖地收入已超千亿。
然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政府卖地赚得盘满钵满之时,除内蒙古鄂尔多斯外,营口、常州等三四线城市也出现了大量“鬼城”。今年7月《时代周报》发表“中国新鬼城”,历数中国12个着名的鬼城,而这只是全国几十个鬼城中的着名者。
何清涟指,能够频频卖出“地王”的几大城市,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们宛如夏天在海边冲浪,黄金梦酣;而“鬼城”所在地的开发商与购买者则在慢慢升腾的火焰中灸烤,痛苦不堪。支持这些项目的地方政府虽然未被烤焦,但置身热浪的滋味也不好受。
谁来买中国的房产
文章提到,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全世界最高,导致80%以上的中国人无力购房。然而,据说本届政府计划在未来20年每年打造20个城镇。那么,这些新房究竟由哪些人购买?胡润研究院《2013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64%的中国富豪表示将房地产作为投资首选,这一比例已连续四年超过60%。
除了这些能够公开身份的投资者外,中国官员是购置房产的一大主体。何清涟指出,早在若干年前,中共住建部就着手建立40个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但该系统的联网时间一再延后,据说是因为遭遇各地官员的强力抵制。2013年1月一些“房氏家族”成员曝光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禁止查询房地产信息。8月中旬,国家财政部官员贾康公开透露,住房信息全国联网阻力不小,还需两年才能完成。
楼市泡沫
文章说,已经购房的中产家庭不是由父母辈背负“房债”,就是自己成为房奴。当众多平民聚毕生之力难求一房之时,坐拥十几甚至逾百套房产的“房氏家族”不断曝光。在这种两极现实煎熬之下,中国网民竟相传唱“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以此表达对政府征地拆迁掠夺民财、官员与开发商借房地产开发牟取暴利的强烈怨恨。
文章指,投资界与观察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度泡沫化这点并无分歧,分歧只在于这泡沫何时破灭。还想进去搏一把的人,多是认为在政府的全力支撑下,这个泡沫还很坚硬,依靠民间借贷支撑的温州炒房团弃房是底气不足。因此可以说,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支柱主要是购买者对政府的信心。
何清涟说,但中国人对政府的信心,再强也强不过当年对毛泽东思想这一“精神原子弹”的信心。爱尔兰与荷兰曾是繁荣且充满希望的欧洲国家,但先后经历了由房地产引发的国家悲剧,房价大幅下跌,购房者资不抵债,陷入破产边缘,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陷入萧条。中国的实体经济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谁敢保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不会成为爱尔兰与荷兰?
英国《BBC》日前发表何清涟女士题为《当中国经济只剩下房地产时》的文章。文章说,由于温州的炒房资金几乎全部来自民间,因此它是否会成为泡沫破裂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他地区还心存侥幸。但无论这一泡沫在短期内是否破裂,盘点中国这一独领风骚的“房地产业”,以及围绕其发生的种种悲剧、闹剧,只会觉得中国这一“盛世”前面无论如何要加上“荒唐”二字。
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文章说,中国房地产开发目前出现了“地王”与“鬼城”并存现象,借用多年前中国的一句流行用语,恰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10个大城市土地成交量大增,土地出让金收入合计669.9亿元,同比增 392.6%,即上涨4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地王”频现,住宅供应依然不足。北京上半年卖地收入已超千亿。
然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政府卖地赚得盘满钵满之时,除内蒙古鄂尔多斯外,营口、常州等三四线城市也出现了大量“鬼城”。今年7月《时代周报》发表“中国新鬼城”,历数中国12个着名的鬼城,而这只是全国几十个鬼城中的着名者。
何清涟指,能够频频卖出“地王”的几大城市,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们宛如夏天在海边冲浪,黄金梦酣;而“鬼城”所在地的开发商与购买者则在慢慢升腾的火焰中灸烤,痛苦不堪。支持这些项目的地方政府虽然未被烤焦,但置身热浪的滋味也不好受。
谁来买中国的房产
文章提到,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全世界最高,导致80%以上的中国人无力购房。然而,据说本届政府计划在未来20年每年打造20个城镇。那么,这些新房究竟由哪些人购买?胡润研究院《2013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64%的中国富豪表示将房地产作为投资首选,这一比例已连续四年超过60%。
除了这些能够公开身份的投资者外,中国官员是购置房产的一大主体。何清涟指出,早在若干年前,中共住建部就着手建立40个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但该系统的联网时间一再延后,据说是因为遭遇各地官员的强力抵制。2013年1月一些“房氏家族”成员曝光之后,一些地方政府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禁止查询房地产信息。8月中旬,国家财政部官员贾康公开透露,住房信息全国联网阻力不小,还需两年才能完成。
楼市泡沫
文章说,已经购房的中产家庭不是由父母辈背负“房债”,就是自己成为房奴。当众多平民聚毕生之力难求一房之时,坐拥十几甚至逾百套房产的“房氏家族”不断曝光。在这种两极现实煎熬之下,中国网民竟相传唱“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新中国”,以此表达对政府征地拆迁掠夺民财、官员与开发商借房地产开发牟取暴利的强烈怨恨。
文章指,投资界与观察者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度泡沫化这点并无分歧,分歧只在于这泡沫何时破灭。还想进去搏一把的人,多是认为在政府的全力支撑下,这个泡沫还很坚硬,依靠民间借贷支撑的温州炒房团弃房是底气不足。因此可以说,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支柱主要是购买者对政府的信心。
何清涟说,但中国人对政府的信心,再强也强不过当年对毛泽东思想这一“精神原子弹”的信心。爱尔兰与荷兰曾是繁荣且充满希望的欧洲国家,但先后经历了由房地产引发的国家悲剧,房价大幅下跌,购房者资不抵债,陷入破产边缘,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陷入萧条。中国的实体经济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谁敢保证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不会成为爱尔兰与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