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2月28日讯】 接上期
《红楼梦》是在清朝干隆初期出现世间的,当时书名原本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石头记》,大约四回订成一小册,流通的只有前八十回,都是用毛笔抄写的手抄本。先是口耳相传,彼此借阅几小册,以毛笔手写传抄而秘密流传,所以常有残缺不全的现象。稍后则有人抄齐前面八十回,拿到庙市中售卖,每部昂贵到数十两黄金。这些早期流传的《石头记》版本,上面都带有很多硃笔的评点文字,因为有些评点文字署名脂砚斋或脂砚,而且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所以红学界通称为“脂批”或“脂评”,是红学界公认为当初深知《红楼梦》内情者的评点文字。到了干隆后期,举人程伟元鉴于原书目录有一百二十回,而流传本却只有八十回,于是竭力蒐罗,购齐后四十回,邀请另一举人朋友高鹗共同细加釐惕,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一百二十回,而将“脂批”全部删除,并将书名改为《红楼梦》,于干隆五十六年以木活字排印,次年大量发行。后来印刷体的新版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因为全部完整,且价格又大为降低,因此广大流传,而原先带有脂批的八十回手抄本《石头记》,就逐渐失传了。失去了那些深知内情的脂批之后,《红楼梦》内里隐藏的世间真事就无从理解了,所以此后有关《红楼梦》真相的种种说法,都只是不得其门而入的瞎猜而已。直到一九二○年代以后,由于胡适强力提倡搜寻《红楼梦》古版本,才陆续发现了六、七种古本《石头记》版本,于是脂批才又再度现世。脂批既现世,照说《红楼梦》的真相很快就可水落石出才对。不过,很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一开始胡适就选择性地引用极少数的几条脂批,来补充佐证他数年前所提倡的《红楼梦》为曹雪芹自叙传的说法,而绝大部份的红学家都相信胡适的说法,于是都把脂批用于诠释胡适的曹家新红学,然而经过将近百年的苦心钻研考证,脂批却始终无法具体印对上江宁织造曹家的事迹,显然脂批是被误用到错误的对象了。另一方面由于脂批文字本身或是过度简略,或是极度扑朔迷离,非常的奥秘难解,虽有少数红学家极力索解,但都摸索不到它的真义,更多的红学家则是畏难而根本不碰脂批,甚至有少数红学家因自己解不开脂批的奥义,愤而怒斥脂批是后人胡说八道的伪作。因此之故,迄今脂批虽然已经重现世间约九十年了,红学家却一直未能破解出脂批的真义,连带的也破解不出《红楼梦》的真相,而仍然呈现着百家各讲百说的乱象。
《红楼梦》最初的书名为何叫做《石头记》呢?那是因为这部书是记述一块石头的故事。怎么样的石头故事呢?就第一回楔子中石头记来历的故事来说,这个石头的故事大略是如下面这样说的。当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巨大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了一块未用,便丢弃在大荒山的青埂峰下。这块顽石自从经过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独有自己无材不堪入选补天,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有一天,忽然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至峰下,坐在这块石头旁边高谈快论,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的事。这块石头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于是便向那僧道恳求说:“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但这石凡心已炽,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接着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这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说着,便把那形体幻化成扇坠大小的美玉放在衣袖中,同那道人飘然进入红尘世间去了。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某一天,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诗,其中有一句说:“倩谁记去作奇传”,吐露它切盼有人将它记在石上的亲身经历事迹,抄录到红尘世间去作传奇。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了解一番之后,于是将那块大石上的“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去人世间问世传奇。所以《红楼梦》最初的书名叫做《石头记》,就是因为这本书是记述以上那一块大石头上所记该石头亲身经历之事迹的故事。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在书的最前面常有一篇楔子,而且常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这个楔子的神话寓言故事是用来隐寓全书故事、人物和其背景的缩影、胚胎,到了正文的全书故事中,故事主题与主要人物就按照楔子故事所隐寓的胚胎,好像胎儿发育长大一般地,逐渐眼耳鼻口毕具,身首四肢茁长,而开展出更为繁复多姿的全貌。这一篇神话寓言故事的楔子,通常是作者将整部小说极为庞杂的故事、人物和其背景,费尽心思加以浓缩、变化,并不遗馀力地精雕细琢,而成为彷彿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似的精心杰作。尤其《红楼梦》或《石头记》这一篇楔子故事,是作者发挥超绝想像力,将一个本来人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浓缩、变化成一个虚无缥缈的补天弃石与佛道间的神话故事,竟然神秘人人都看不穿、猜不透,真是神乎其技,诚然是千古绝唱。
就全书来说,这个石头的故事则按照楔子故事所隐寓的胚模、脉络,开展成为如下面这样的概略情况。首先,在第一回紧接着写了一个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进一步隐述了那块石头变化为通灵宝玉。这个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非常神秘精彩,而且与前面的楔子故事一样,也是全书故事的缩影,兹抄录原文如下: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那牌坊上大书四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
这里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就是上面全书第一段文字所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中的“梦”的事;而前面僧人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的神话故事,就是其中“幻”的事。我们将前后两个“梦”、“幻”的神话故事仔细比对一下,发现前面描写女娲补天丢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其中含有“通灵”两字;而后面故事的“通灵宝玉”也有“通灵”两字。前面的顽石有一天忽然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后面甄士隐作梦也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前面的顽石向僧道恳求时自称“弟子蠢物”;后面僧人就携带了一个“蠢物”。前面的顽石被僧人大展幻术,变成扇坠大小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后面僧人将蠢物递给甄士隐看时,原来是一块“鲜明美玉”。前面僧人说那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须得再镌上数字”;后面僧人携的那块“鲜明美玉”,就真的已被刻上“通灵宝玉”四字了。由以上这些明显而又具体的共同点,可见前后两个“幻”、“梦”的神话故事,情节内容是相连贯而发展的。具体地说,就是前面“幻”的故事中自称“蠢物”的补天弃石,被僧人施展“幻”术,幻变成扇坠大小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被僧人携入红尘世间之后,到后面“梦”的故事中,进一步发展为那一小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已被僧人携带如“蠢物”,而且刻上“通灵宝玉”四字,进一步幻变形质为“通灵宝玉”了。更简单地说,前面的补天弃石,和后面的“通灵宝玉”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形貌性质改变了。
那么那块补天弃石幻形为“通灵宝玉”之后,又到那里去了呢?再度更仔细阅读后面“梦”的神话故事,就可发现它是被一僧一道带入太虚幻境,去向太虚幻境的主人警幻仙子交割清楚,而当时现成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又恰好有个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又有绛珠草化生的绛珠仙子也要跟着下世为人,以还泪来偿还神瑛侍者灌溉甘露延命之恩,因此有很多牵涉到风流公案的风流冤家也要陪他们下去了结该风流公案,那僧人就趁着这个机会,而将这块有如蠢物的“通灵宝玉”夹带于其中,使它下凡到人世间去经历一番了。再从更后面的情节,又可知神瑛侍者是降生为贾宝玉,绛珠仙子是降生为林黛玉,而“通灵宝玉”则是下降为贾宝玉诞生时嘴里衔下来的一块玉。
那么这前后的两个“幻”和“梦”的神话故事,究竟是寓写世间什么真事,其中的要角石头、通灵宝玉、一僧一道、甄士隐等又是寓指什么真实人物呢?这考证起来又是好几万字的大工程,在这里只能选择核心的重点简单扼要地说明一下。先来探究前面“幻”的神话故事中的“石头”,究竟是寓指什么?在前面所说最古版本的﹝甲戌本﹞《石头记》独有的“凡例”中,有提示说:“是书题名极多。……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其中的“自譬石头”,显然是指“自己譬喻是石头者”的意思,所以这个“石头”其实不是一块自然界的石头,而是自己譬喻自己有如一块石头的人。而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女娲所炼的是顽石,有一块未用而丢弃在青埂峰下。可见这个“石头”是“顽石”,是一个自己譬喻自己有如一块顽石的人,而“有如一块顽石的人”是譬喻有如顽石般冥顽不灵的顽劣人物。再看脂批针对原文“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评注说:“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这条脂批显然是提示“青埂”暗通谐音“情根”的意义,点示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是寓指一个堕落入“爱情深根”而无法自拔的人物。又再看原文描写那块顽石向那僧道恳求说:“弟子蠢物……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又进一步知道这个“石头”是寓指一个贪图享受荣华富贵和美女温柔的人物。综合以上这个石头是一个人,一个如顽石般冥顽不灵的人,又是一个堕落入爱情深根而无法自拔的人,更且是一个贪图享受荣华富贵和美女温柔的人等这四项特点,相信读者已经猜到这个石头是影射什么人了。其实就是影射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因为吴三桂的事迹完全符合以上石头的条件。
按吴三桂在明末李自成攻近北京时,原本奉命自宁远、山海关率兵入关勤王,但是行军太慢,刚到半路,李自成已攻陷北京,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吴三桂遂返军山海关。后来吴三桂接受李自成的招降,率兵赴北京归降,行至半路,获知李自成军拘执其父吴襄,尤其是夺占其爱妾陈圆圆,一怒而与李闯反目成仇,为求报复,遂向关外满清借兵,企图联合攻击李自成。而满清要求吴三桂率众归降,并许诺“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吴三桂为了夺回陈圆圆的美女温柔,及贪图藩王富贵,再加上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施行诈术,趁李自成军围攻山海关,吴军情势危急之际,要求吴三桂剃发,才愿意出兵相助,于是吴三桂当场剃发,并引清兵入关驱逐李自成,而满清乘机强占北京建朝,吴三桂迫于情势终于投降满清。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吴三桂陷入痴恋爱妾陈圆圆的爱情深根,故清初名诗人吴梅村讥其联清入关复仇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其次是吴三桂贪图藩王富贵。而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建朝,后来影响明朝汉族政权灭亡于关外胡人满清,被汉族世人视为卖国汉奸,是个顽石般冥顽不灵的顽劣人物。又吴三桂降清卖国,杀灭无数汉族同胞,才换得封藩云南的富贵,但才只十几年就被撤藩,愤而起兵反清,终是败亡,而被满清兔死狗烹,实在是愚蠢之至的大笨蛋,所以作者以“蠢物”作为吴三桂降清卖国愚蠢行径的春秋讥贬之词。这些吴三桂事迹完全符合以上“石头”身份的条件。既已明白“石头”的身份是吴三桂,就不难推知前面“幻”的神话故事的真相,大略是寓写吴三桂在山海关被满清剃发变换形貌,引清兵入关建朝的事件。至于较详细的情形,容到稍后“石头记的故事与真相”篇,再进一步分解。
接下来,再来探究后面“梦”的故事中的“通灵宝玉”究竟是寓指什么?“通灵宝玉”既是青埂峰下的顽石被僧人施展“幻”术,幻变形貌而成为一小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然后再被僧人刻上“通灵宝玉”四字的东西。而青埂峰下的顽石既是寓指吴三桂,那么那顽石幻变形貌而成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显然就是寓指吴三桂变换形貌的新形象。而吴三桂原是明朝的汉人,他变换形貌的新形象,显然就是指他在山海关事件中被满清逼迫剃发成满清发式的新形貌。因为满清发式是头颅的前半部份剃光头发,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即前秃后辫,而从前面看上去,看不到脑后的头发及长发辫,只看到前脑光秃鲜明洁白而莹亮,所以作者就发挥他超绝古今的想像力,把吴三桂这个剃成前脑光秃明亮之满清发式的新形貌,想像变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顺此推理,则后来这块鲜明美玉再被僧人刻上“通灵宝玉”四字,应该是寓指吴三桂被满清剃发之后,又被满清冠上一个具有“通灵宝玉”所暗寓的隐秘意义的记号。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隐秘意义的记号呢?这就得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按吴三桂被满清剃发后,被满清顺治帝福临王朝册封为平西王,在汉族世人的眼光中,这个平西王的名号,及其满清发式的光秃前脑(犹如一块鲜明美白的宝玉),就是他“通连勾结福临王朝”的记号。而作者将吴三桂这样的新情况,采用“灵”字暗通谐音“临”字,暗点顺治福临的“临”字,以“通灵”暗通谐音“通临”,寓指“通结福临”王朝的意义,而创造出“通灵宝玉”这样的神奇名词来加以隐喻,并藉以欺瞒读者眼目。所以“通灵宝玉”其实就是寓指吴三桂被满清剃发后,其光秃明亮的前脑犹如一块宝玉,又被满清加上平西王的封号,呈现出他已烙上通结满清福临王朝之记号的新形貌、新姿态。既明白“通灵宝玉”这样的意义,就不难推知后面“梦”的故事的真相,大略是寓写满清挟带着如同蠢物般的已经通结顺治福临王朝的吴三桂(通灵宝玉),攻入北京建朝的事件。至于详细的情形,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红楼梦真相大发现──石头记的真相》第五章。
从上面的解析,可以知道前面那两个“幻”和“梦”的神话故事,事实上都是寓写同一件事,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灭亡明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建朝的事件,而这是全中国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然而作者却能发挥超绝想像力,将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重点切入,好像变魔术般地变化成两个“如梦似幻”的神话故事,让全中国人人都“真假莫辨”,将近三百年都无法窥破其真相,作者的文学技巧真可谓出神入化,无可企及。《红楼梦》文章笔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如梦似幻,真假莫辨”,而最能代表这个特色的就是第一回这两个“梦”和“幻”的神话故事。脂批在第五回末尾,评论该回的笔法说:“云龙作雨,不知何为龙?何为云?何为雨?”脂批又在第六回回末总批,赞叹第六、七、八回的笔法说:“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如果说整部《红楼梦》是天上一条翻云覆雨、变幻难测的游龙,只能瞥见它忽隐忽现的鳞爪光影,难以看清它的真身全貌,那么第一回这两篇“梦”和“幻”的神话故事,就是这条游龙朦胧得如梦似幻的双眼,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神奇梦幻,却也是画龙点睛的两篇千古奇文。若能悟通这两篇奇文的真相,就能了解全书画龙点睛的本旨要义,从而欣赏到作者旷绝古今的神奇笔法。因此,这两篇“梦”和“幻”的故事,值得读者脑中联想着明朝灭亡,吴三桂引清兵入主中原的历史影像,再三再四,甚至不记次数地细究赏读。
(待续)
文章来源:《新三才》
《红楼梦》是在清朝干隆初期出现世间的,当时书名原本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石头记》,大约四回订成一小册,流通的只有前八十回,都是用毛笔抄写的手抄本。先是口耳相传,彼此借阅几小册,以毛笔手写传抄而秘密流传,所以常有残缺不全的现象。稍后则有人抄齐前面八十回,拿到庙市中售卖,每部昂贵到数十两黄金。这些早期流传的《石头记》版本,上面都带有很多硃笔的评点文字,因为有些评点文字署名脂砚斋或脂砚,而且书名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所以红学界通称为“脂批”或“脂评”,是红学界公认为当初深知《红楼梦》内情者的评点文字。到了干隆后期,举人程伟元鉴于原书目录有一百二十回,而流传本却只有八十回,于是竭力蒐罗,购齐后四十回,邀请另一举人朋友高鹗共同细加釐惕,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一百二十回,而将“脂批”全部删除,并将书名改为《红楼梦》,于干隆五十六年以木活字排印,次年大量发行。后来印刷体的新版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因为全部完整,且价格又大为降低,因此广大流传,而原先带有脂批的八十回手抄本《石头记》,就逐渐失传了。失去了那些深知内情的脂批之后,《红楼梦》内里隐藏的世间真事就无从理解了,所以此后有关《红楼梦》真相的种种说法,都只是不得其门而入的瞎猜而已。直到一九二○年代以后,由于胡适强力提倡搜寻《红楼梦》古版本,才陆续发现了六、七种古本《石头记》版本,于是脂批才又再度现世。脂批既现世,照说《红楼梦》的真相很快就可水落石出才对。不过,很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一开始胡适就选择性地引用极少数的几条脂批,来补充佐证他数年前所提倡的《红楼梦》为曹雪芹自叙传的说法,而绝大部份的红学家都相信胡适的说法,于是都把脂批用于诠释胡适的曹家新红学,然而经过将近百年的苦心钻研考证,脂批却始终无法具体印对上江宁织造曹家的事迹,显然脂批是被误用到错误的对象了。另一方面由于脂批文字本身或是过度简略,或是极度扑朔迷离,非常的奥秘难解,虽有少数红学家极力索解,但都摸索不到它的真义,更多的红学家则是畏难而根本不碰脂批,甚至有少数红学家因自己解不开脂批的奥义,愤而怒斥脂批是后人胡说八道的伪作。因此之故,迄今脂批虽然已经重现世间约九十年了,红学家却一直未能破解出脂批的真义,连带的也破解不出《红楼梦》的真相,而仍然呈现着百家各讲百说的乱象。
《红楼梦》最初的书名为何叫做《石头记》呢?那是因为这部书是记述一块石头的故事。怎么样的石头故事呢?就第一回楔子中石头记来历的故事来说,这个石头的故事大略是如下面这样说的。当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巨大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剩了一块未用,便丢弃在大荒山的青埂峰下。这块顽石自从经过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独有自己无材不堪入选补天,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有一天,忽然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至峰下,坐在这块石头旁边高谈快论,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的事。这块石头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于是便向那僧道恳求说:“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但这石凡心已炽,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接着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这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说着,便把那形体幻化成扇坠大小的美玉放在衣袖中,同那道人飘然进入红尘世间去了。
后来,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某一天,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诗,其中有一句说:“倩谁记去作奇传”,吐露它切盼有人将它记在石上的亲身经历事迹,抄录到红尘世间去作传奇。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了解一番之后,于是将那块大石上的“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去人世间问世传奇。所以《红楼梦》最初的书名叫做《石头记》,就是因为这本书是记述以上那一块大石头上所记该石头亲身经历之事迹的故事。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小说在书的最前面常有一篇楔子,而且常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这个楔子的神话寓言故事是用来隐寓全书故事、人物和其背景的缩影、胚胎,到了正文的全书故事中,故事主题与主要人物就按照楔子故事所隐寓的胚胎,好像胎儿发育长大一般地,逐渐眼耳鼻口毕具,身首四肢茁长,而开展出更为繁复多姿的全貌。这一篇神话寓言故事的楔子,通常是作者将整部小说极为庞杂的故事、人物和其背景,费尽心思加以浓缩、变化,并不遗馀力地精雕细琢,而成为彷彿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似的精心杰作。尤其《红楼梦》或《石头记》这一篇楔子故事,是作者发挥超绝想像力,将一个本来人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浓缩、变化成一个虚无缥缈的补天弃石与佛道间的神话故事,竟然神秘人人都看不穿、猜不透,真是神乎其技,诚然是千古绝唱。
就全书来说,这个石头的故事则按照楔子故事所隐寓的胚模、脉络,开展成为如下面这样的概略情况。首先,在第一回紧接着写了一个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进一步隐述了那块石头变化为通灵宝玉。这个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非常神秘精彩,而且与前面的楔子故事一样,也是全书故事的缩影,兹抄录原文如下: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密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那牌坊上大书四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
这里甄士隐作“梦”的神话故事,就是上面全书第一段文字所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中的“梦”的事;而前面僧人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的神话故事,就是其中“幻”的事。我们将前后两个“梦”、“幻”的神话故事仔细比对一下,发现前面描写女娲补天丢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经过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其中含有“通灵”两字;而后面故事的“通灵宝玉”也有“通灵”两字。前面的顽石有一天忽然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后面甄士隐作梦也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前面的顽石向僧道恳求时自称“弟子蠢物”;后面僧人就携带了一个“蠢物”。前面的顽石被僧人大展幻术,变成扇坠大小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后面僧人将蠢物递给甄士隐看时,原来是一块“鲜明美玉”。前面僧人说那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须得再镌上数字”;后面僧人携的那块“鲜明美玉”,就真的已被刻上“通灵宝玉”四字了。由以上这些明显而又具体的共同点,可见前后两个“幻”、“梦”的神话故事,情节内容是相连贯而发展的。具体地说,就是前面“幻”的故事中自称“蠢物”的补天弃石,被僧人施展“幻”术,幻变成扇坠大小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被僧人携入红尘世间之后,到后面“梦”的故事中,进一步发展为那一小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已被僧人携带如“蠢物”,而且刻上“通灵宝玉”四字,进一步幻变形质为“通灵宝玉”了。更简单地说,前面的补天弃石,和后面的“通灵宝玉”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形貌性质改变了。
那么那块补天弃石幻形为“通灵宝玉”之后,又到那里去了呢?再度更仔细阅读后面“梦”的神话故事,就可发现它是被一僧一道带入太虚幻境,去向太虚幻境的主人警幻仙子交割清楚,而当时现成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又恰好有个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又有绛珠草化生的绛珠仙子也要跟着下世为人,以还泪来偿还神瑛侍者灌溉甘露延命之恩,因此有很多牵涉到风流公案的风流冤家也要陪他们下去了结该风流公案,那僧人就趁着这个机会,而将这块有如蠢物的“通灵宝玉”夹带于其中,使它下凡到人世间去经历一番了。再从更后面的情节,又可知神瑛侍者是降生为贾宝玉,绛珠仙子是降生为林黛玉,而“通灵宝玉”则是下降为贾宝玉诞生时嘴里衔下来的一块玉。
那么这前后的两个“幻”和“梦”的神话故事,究竟是寓写世间什么真事,其中的要角石头、通灵宝玉、一僧一道、甄士隐等又是寓指什么真实人物呢?这考证起来又是好几万字的大工程,在这里只能选择核心的重点简单扼要地说明一下。先来探究前面“幻”的神话故事中的“石头”,究竟是寓指什么?在前面所说最古版本的﹝甲戌本﹞《石头记》独有的“凡例”中,有提示说:“是书题名极多。……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其中的“自譬石头”,显然是指“自己譬喻是石头者”的意思,所以这个“石头”其实不是一块自然界的石头,而是自己譬喻自己有如一块石头的人。而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女娲所炼的是顽石,有一块未用而丢弃在青埂峰下。可见这个“石头”是“顽石”,是一个自己譬喻自己有如一块顽石的人,而“有如一块顽石的人”是譬喻有如顽石般冥顽不灵的顽劣人物。再看脂批针对原文“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评注说:“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这条脂批显然是提示“青埂”暗通谐音“情根”的意义,点示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是寓指一个堕落入“爱情深根”而无法自拔的人物。又再看原文描写那块顽石向那僧道恳求说:“弟子蠢物……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又进一步知道这个“石头”是寓指一个贪图享受荣华富贵和美女温柔的人物。综合以上这个石头是一个人,一个如顽石般冥顽不灵的人,又是一个堕落入爱情深根而无法自拔的人,更且是一个贪图享受荣华富贵和美女温柔的人等这四项特点,相信读者已经猜到这个石头是影射什么人了。其实就是影射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因为吴三桂的事迹完全符合以上石头的条件。
按吴三桂在明末李自成攻近北京时,原本奉命自宁远、山海关率兵入关勤王,但是行军太慢,刚到半路,李自成已攻陷北京,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吴三桂遂返军山海关。后来吴三桂接受李自成的招降,率兵赴北京归降,行至半路,获知李自成军拘执其父吴襄,尤其是夺占其爱妾陈圆圆,一怒而与李闯反目成仇,为求报复,遂向关外满清借兵,企图联合攻击李自成。而满清要求吴三桂率众归降,并许诺“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吴三桂为了夺回陈圆圆的美女温柔,及贪图藩王富贵,再加上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施行诈术,趁李自成军围攻山海关,吴军情势危急之际,要求吴三桂剃发,才愿意出兵相助,于是吴三桂当场剃发,并引清兵入关驱逐李自成,而满清乘机强占北京建朝,吴三桂迫于情势终于投降满清。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吴三桂陷入痴恋爱妾陈圆圆的爱情深根,故清初名诗人吴梅村讥其联清入关复仇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其次是吴三桂贪图藩王富贵。而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建朝,后来影响明朝汉族政权灭亡于关外胡人满清,被汉族世人视为卖国汉奸,是个顽石般冥顽不灵的顽劣人物。又吴三桂降清卖国,杀灭无数汉族同胞,才换得封藩云南的富贵,但才只十几年就被撤藩,愤而起兵反清,终是败亡,而被满清兔死狗烹,实在是愚蠢之至的大笨蛋,所以作者以“蠢物”作为吴三桂降清卖国愚蠢行径的春秋讥贬之词。这些吴三桂事迹完全符合以上“石头”身份的条件。既已明白“石头”的身份是吴三桂,就不难推知前面“幻”的神话故事的真相,大略是寓写吴三桂在山海关被满清剃发变换形貌,引清兵入关建朝的事件。至于较详细的情形,容到稍后“石头记的故事与真相”篇,再进一步分解。
接下来,再来探究后面“梦”的故事中的“通灵宝玉”究竟是寓指什么?“通灵宝玉”既是青埂峰下的顽石被僧人施展“幻”术,幻变形貌而成为一小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然后再被僧人刻上“通灵宝玉”四字的东西。而青埂峰下的顽石既是寓指吴三桂,那么那顽石幻变形貌而成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显然就是寓指吴三桂变换形貌的新形象。而吴三桂原是明朝的汉人,他变换形貌的新形象,显然就是指他在山海关事件中被满清逼迫剃发成满清发式的新形貌。因为满清发式是头颅的前半部份剃光头发,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即前秃后辫,而从前面看上去,看不到脑后的头发及长发辫,只看到前脑光秃鲜明洁白而莹亮,所以作者就发挥他超绝古今的想像力,把吴三桂这个剃成前脑光秃明亮之满清发式的新形貌,想像变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顺此推理,则后来这块鲜明美玉再被僧人刻上“通灵宝玉”四字,应该是寓指吴三桂被满清剃发之后,又被满清冠上一个具有“通灵宝玉”所暗寓的隐秘意义的记号。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隐秘意义的记号呢?这就得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按吴三桂被满清剃发后,被满清顺治帝福临王朝册封为平西王,在汉族世人的眼光中,这个平西王的名号,及其满清发式的光秃前脑(犹如一块鲜明美白的宝玉),就是他“通连勾结福临王朝”的记号。而作者将吴三桂这样的新情况,采用“灵”字暗通谐音“临”字,暗点顺治福临的“临”字,以“通灵”暗通谐音“通临”,寓指“通结福临”王朝的意义,而创造出“通灵宝玉”这样的神奇名词来加以隐喻,并藉以欺瞒读者眼目。所以“通灵宝玉”其实就是寓指吴三桂被满清剃发后,其光秃明亮的前脑犹如一块宝玉,又被满清加上平西王的封号,呈现出他已烙上通结满清福临王朝之记号的新形貌、新姿态。既明白“通灵宝玉”这样的意义,就不难推知后面“梦”的故事的真相,大略是寓写满清挟带着如同蠢物般的已经通结顺治福临王朝的吴三桂(通灵宝玉),攻入北京建朝的事件。至于详细的情形,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红楼梦真相大发现──石头记的真相》第五章。
从上面的解析,可以知道前面那两个“幻”和“梦”的神话故事,事实上都是寓写同一件事,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灭亡明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建朝的事件,而这是全中国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然而作者却能发挥超绝想像力,将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重点切入,好像变魔术般地变化成两个“如梦似幻”的神话故事,让全中国人人都“真假莫辨”,将近三百年都无法窥破其真相,作者的文学技巧真可谓出神入化,无可企及。《红楼梦》文章笔法的最大特色就是“如梦似幻,真假莫辨”,而最能代表这个特色的就是第一回这两个“梦”和“幻”的神话故事。脂批在第五回末尾,评论该回的笔法说:“云龙作雨,不知何为龙?何为云?何为雨?”脂批又在第六回回末总批,赞叹第六、七、八回的笔法说:“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如果说整部《红楼梦》是天上一条翻云覆雨、变幻难测的游龙,只能瞥见它忽隐忽现的鳞爪光影,难以看清它的真身全貌,那么第一回这两篇“梦”和“幻”的神话故事,就是这条游龙朦胧得如梦似幻的双眼,是整部《红楼梦》中最神奇梦幻,却也是画龙点睛的两篇千古奇文。若能悟通这两篇奇文的真相,就能了解全书画龙点睛的本旨要义,从而欣赏到作者旷绝古今的神奇笔法。因此,这两篇“梦”和“幻”的故事,值得读者脑中联想着明朝灭亡,吴三桂引清兵入主中原的历史影像,再三再四,甚至不记次数地细究赏读。
(待续)
文章来源:《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