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3日热点互动直播
【热点互动】崔健上春晚会伤你的心吗?
【新唐人2014年01月24日讯】【热点互动】(1110)崔健上春晚会伤你的心吗?崔健所代表的文化风格与春晚背道而驰。
主持人:观众朋友,关注全球热点与您真诚互动,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
相信许多人对于《一无所有》这首歌曲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它曾经传唱在“六四”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这首诗的作曲和演唱者是“摇滚教父”崔健。他不愿意修改歌词而拒绝上春晚,一时间引发了热议。他的歌迷们觉得他是一个符号的象征,如果崔健上了春晚,将会伤害很多人的感情;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代表着春晚的改变?您怎么看?崔健是否变了?春晚又是否变了?围绕着相关话题,今天我们将和嘉宾展开讨论,同时和观众朋友一齐来聊一聊。
究竟崔健最后是否会上春晚?我们的记者秦雪采访了崔健的经纪人尤尤。我们一齐来听一下采访录音。
记者:您在邮件中说崔健不会去参加春晚。为什么呢?
尤尤:因为我们接到通知,那个节目没有通过审查。
记者:为什么呢?
尤尤:不太清楚。
记者:他本来是要唱什么歌曲的?
尤尤:《一无所有》。
记者:他说哪方面没有通过审查?
尤尤:不清楚。我们就接到通知,所以我们就不去了。
记者:我看到有媒体报导说,春晚16日第一次联排之后,节目单曝光,说崔健《花房姑娘》赫然在列。那为什么他有这个消息呢?
尤尤:不清楚。
记者:就是说,他并没有去排练《花房姑娘》吗?
尤尤:没有没有。他们之前有希望我们能唱这首歌,但是崔健觉得这首歌不是特别适合。
记者:他有没有去参加过彩排呢?
尤尤:没有没有。
记者:是他自己提出要唱《一无所有》是吗?
尤尤:这个就是节目要他……肯定崔健也要看哪一首歌合适这个晚会。但是不是特别合适吧,这个《花房姑娘》。所以我们就最后选了《一无所有》,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记者:他们是什么时候给崔健答覆的呢?
尤尤:就是前两天告诉我们。其实这个事很简单,没有必要这么多人关注吧!我觉得。一个春晚能代表什么?崔健他有很多广大的歌迷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杰出的音乐人,作音乐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听了刚才的采访,我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了,崔健的经纪人尤尤已经明确向新唐人表示,崔健不会上春晚。可以说在春晚之前,似乎这个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这背后引发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当代诗人、学者和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先生。叶先生通过电话从中国大陆和我们的节目进行联通。另外一位是时事评论员蓝述先生,蓝述先生通过Skype从加州加入我们的节目讨论。两位嘉宾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现在崔健上不上春晚这件事情,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首先一个问题想请教叶匡政先生,如果再推演一下,在您当初得知崔健要上春晚,那时候的心情是如何的?
叶匡政:我第一时间听说崔健上春晚,其实我当时是失语了,我有过一个比喻,就像猛然听闻初恋情人突然变成倚门卖笑女。个中滋味其实是非常难表达的!后来我之所以表达,是因为他的经纪人接受采访,说:“他不会参加春晚。”我才有了评论的欲望。
当时我还不是非常坚信这个消息,因为过去春晚每年进入腊月以后就会审查,其实“审查”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种宣传手段,“哪个节目上、哪些人被蔽”,只要出来这种消息,基本上就会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特别是春晚对“审查”的新闻、“被蔽”的新闻并没有进行禁止,我觉得这些年这也似乎成为春晚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我当时也不敢肯定崔健是不是确定会上春晚,后来他的经纪人准确地说:“他不会上春晚。”我才确认这个事情。
主持人:当您知道经纪人说“崔健绝对不会上春晚”的时候,您的心情是一种欣慰的感觉吗?
叶匡政:我个人觉得至少我有评说的欲望。崔健的象征意义,一般中国人稍微了解一点摇滚或者有一些政治意识的人,都会对崔健有一个判断,他之所以会被称为“中国的摇滚教父”,跟他最早在音乐界唱的歌曲有关。因为当年摇滚,比如虽然有打鼓的、有境外的摇滚,但是国内的摇滚音乐基本上民众还是不了解的。这表示通过《一无所有》这首歌知道:噢!还有一种音乐类型叫做“摇滚乐”。
这些年,应该讲崔健一直保持着他的力量,虽然后面的音乐可能不像早年的《解决》、《红旗下的蛋》这些音乐知道的人有那么多,但是他在年青人中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所以对于中国很多搞音乐的人或者喜爱音乐的人来说,其实崔健所代表的反抗精神或者对主流舞台的拒绝,他是具有一种符号价值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请教蓝述先生,您对崔健最后拒绝上春晚这件事情怎么看待?
蓝述:应该说“崔健”这两个字的涵义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崔健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现象,他是1960后到1980后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个文化符号,他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春晚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现象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根本就是互相之间没有交集的。
崔健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我们可以把它拿来分析一下,就知道它和春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了!春晚,我们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每一年CCTV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作春晚,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大家都清楚。
崔健有一首歌《一块红布》,听过崔健唱这首歌的人都记得,他拿一块红布包在自己的眼睛上唱这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是:那天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了我没地方住。你问我要去何方?我说我要上你的路。
这个歌词是非常有意思的。他说,因为你把一块红布包在自己的眼睛上,遮住了眼睛、遮住了天。什么意思呢?那全世界就红通通了嘛!这红通通的世界代表了什么?我想中国人都是非常清楚的。然后这个声音就来问了:你问我看见了什么?然后我回答说:我看见了幸福。红布包在眼睛上,我就觉得我很幸福了,这个感觉让我很舒服。舒服到什么程度呢?舒服到我自己没有住的地方,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都忘记了。紧接着你问我要去何方?我说:我要上你的路。我就要走上你指引的那条道路了。这就是《一块红布》的歌词。
听到这首歌以后,我想中国人应该都非常明白这歌词唱的是什么。如果把这个歌词和春晚这种文化现象摆在一起作对比,根本这两种文化现象,崔健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春晚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现象,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的。
当初我听说崔健要去上春晚的时候,首先是吃了一惊,紧接着后来又想一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崔健这个人是一个制造奇迹的人,和他同时代一齐上舞台唱歌的人,所有的人都不再唱了,只有他还继续在唱下去,而且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60后到80后的人一直听到今天听他的歌也没有改变过,一直是他的歌迷。所以我当时也抱了百分之一的这么一个希望,可能崔健会制造一个奇迹,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奇迹没有发生,这个奇迹没有发生,崔健没有改变,春晚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叶匡政先生。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一无所有》这首歌曲,记者在采访崔健的经纪人尤尤的时候,也特别指出崔健是因为拒绝修改《一无所有》这首歌词,那么他拒绝上春晚;春晚也表示了是否可以改成《花房姑娘》,当然也被崔健拒绝了。对于曾经经历过《一无所有》这首歌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怎样的情感?我不知道您内心的感受,或者是您叙述一下您所感受那一代人对这首歌的感情。
叶匡政:我一开始并没有看过崔健在北京的演出,是后来补看他的录像。当然这首歌很早就通过这种卡带的形式开始流行。当时中国有个现象就是如果一首歌流行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首歌的声音,所以很多店家或者商家都会把录音机放在门口来放。当时这首歌曾经有过很High的一段时间,走到任何地方你可能都会听到这首歌。我觉得很多人对崔健所唱的《一无所有》,其实很明白我们的处境,是这样一个概念。
那个时候虽然有很多年轻人有快意恩仇的激情,这种狂热躁动的心,但是对于将到来的一切,大部分人还是茫然,或者可以说是浑沌。当时《一无所有》这首歌唱起来以后,对于中国人来讲,他引起任何反应都不应该被视为背叛。他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是在一个百名音乐人的演唱会上,当时其实下面的观众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他穿着一个军装,裤管就是一高一低的。崔健也长得其貌不扬。
主持人:好的,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的热线直播节目。崔健的经纪人已经告诉新唐人的记者,表示他不会上春晚,因为他拒绝春晚要求改他的《一无所有》这个词。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崔健上春晚会伤你的心吗?”欢迎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讨论,热线号码是646-519-2879。我们接一下观众朋友的电话,新泽西的彭先生,彭先生您好。
新泽西彭先生:你好。他上春晚当然是伤了我的心,伤了大家正常人的心。崔健的坚持使我们感到很欣慰,他能够坚持,也是在大陆这个社会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春晚我一直是认为虽然它里面有一些艺术表演的人是很有才华,但是它这个政治意识永远没有丢掉,就是歌功颂德,这一点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我每年都看春晚,但是我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而且我去打电话问过我所有南方的朋友,都很讨厌看春晚的某些节目,尤其是所谓的小品,歌功颂德,就是讲自己这个社会好像是和谐,完全和这个事件是颠倒过来,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在春晚上要宣传的东西,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南方人所想像的,是这样的。好,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彭先生。我们再来接一下纽约何先生的电话,何先生您好。
纽约何先生:您好。对崔健《一无所有》不能够上春晚我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我觉得崔健是代表50年代、6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状况,比如说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个年代是一无所有。到现在它为什么不让他上电台呢?如果上电台看看中国现在的情况,这首歌一唱出来大家就感谢现在的中国领导人领导有方,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什么方面都非常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何先生,何先生表达了一个相反的意见,非常好,我们一会来探讨。我们再来接另外一个观众朋友的电话,加拿大的张先生,张先生您好。
加拿大张先生:您好,如果他能够上春晚演唱歌曲不改变歌词,我就非常高兴。
主持人:好,谢谢您。我们来接一下纽约的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纽约王先生:主持人您好。崔健他唱《一无所有》它要他改词,要他去练习,练习3次、5次;他说我的歌很熟我不需要练,我很熟我就上来。后来就谈不拢。它最主要的目的要对崔健洗脑,崔健不干,所以他就不上去了。我希望全中国人民都来唱“我一无所有”,谁造成的给我一无所有?大家都知道共产党造成我们全中国人民一无所有。
主持人:好,谢谢王先生。刚才有一位观众提到或许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美好了。恰恰我们看到网友也整理了一个如果说《一无所有》改词的话,会怎么改?当然从新唐人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尤尤并没有透露春晚怎么样要求崔健去改词,目前也没有关于具体内容的传说,但是网友总结了一个《一无所有》,我们请导播放一张图卡来看一看网友是怎么看待的。
网友的春晚版的《一无所有》是这样的,前面几句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远游,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你终于不再笑我一无所有,改革开放若干春秋,好日子充满追求。今天在你面前,我不再是一无所有。噢,你终于跟我走;噢,你终于跟我走。
这是网友版的,如果春晚改的话他们模拟这样一个场景。我接下来想请教一下蓝述先生,您对网友的改词的评价,您觉得贴切吗?如果真的改的话,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刚才一个观众也支持这样的看法说应该是与时俱进,唱这样的歌词才适合现在的春晚,您怎么看?
叶匡政:我觉得如果是春晚去改崔健《一无所有》的歌词,它很可能会改的就像您刚才读的这个歌词,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但实际上《一无所有》这首歌他之所以唱了三、四十年以后仍然有如此强烈的生命力,他的原因是多重的,不仅仅是从物质上去认识到底是不是拥有了我们需要得到的东西。
我想在这里引用当年第二世界大战的时候,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如果你失去了钱,你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你失去了朋友,那么你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你这个人失去了信仰,你就失去了一切。在中共建政之后 ,过去的六十几年,中国人有没有信仰?中国人是否被允许有信仰?可能今天我们吃的东西、用的东西稍为多一点,但是在信仰上我们仍然是一无所有。
崔健有一首歌《盒子》,歌词这样写:我的理想是那个,那个旗子包着的盒子,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人们从来没见过。旗子是被鲜血染红的,所以胜利者最爱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胜利者的骄傲。
在中共夺取政权之后,中国人有没有理想?中国人是否曾经被允许过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根本就不可能有理想。听一听崔健唱的《盒子》,我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无所有》这首歌唱了几十年之后,在所谓的“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在所谓“物质享受”如此多之后仍然如此具有生命力,如此被人们传唱。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请教叶匡政先生,刚才您在评述中已经讲到,如果崔健上春晚,会使您非常伤心,您会有这样的感情。我觉得可能也会伤害群体的感情。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出现,究竟会伤谁的心?但是我也给您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也看到网上一些相反的意见,包括一些官方媒体写的文章:做为崔健,你不一定非得坚持唱《一无所有》,如果改唱《花房姑娘》也是你的歌,你继续唱不好吗?您觉得崔健的坚持是对的吗?
叶匡政:我觉得首先大陆有一些观众认为他上不上春晚无所谓,上不上春晚都没有关系,很多人一直还是把春晚看做一台在除夕之夜进行的一场联欢会。其实在我看来,春晚并不是一台文艺演出,就像新闻联播不是一台真正的新闻节目一样。春晚其实是一种国家仪式。
我们知道,除夕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日子,在这一天,过去中国人会表达对自然神、对天、地包括对祖先的敬畏和敬意。除夕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是一个神圣化的节日,过去主要是敬畏时间、感恩自然,包括缅怀先祖,包括礼赞生命。但是自从有了春晚以后,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春晚,占用了中国人心目中非常神圣的时间,它是个政治仪式,并且表达与塑造的其实是国家意志或者政府的权威。
其实在中国这种类型的国家,很多表演性的宏大仪式已经成为政府统治民众的一种手段,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因为在平时老百姓的生活中是看不见的,所以它只有在这种象征性的仪式中、会议中或者庆典中才能被民众感觉到。所以春晚也就成为传播政治神话的一种方式,它跟一般的政治性会议不同,它是用情感的力量来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包括对国家合法性的认同。
比如除夕夜,我们过去讲的是团圆或者家庭富裕、亲人祥和或者是亲情、爱情,但是在春晚中,这些概念全部被偷换掉了,团圆变成了团结,家庭富裕变成了国家繁荣,亲人或家族的祥和变成了民族复兴。它把除夕夜的这种亲情、爱情概念变成了一种爱国之情。我觉得刚才有一位观众讲得很对,它把中国人最看重的民间节日 ──除夕染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
崔健上春晚,他并不是讲:我参加了央视的一台演出。那跟央视的一台演出的概念还不一样,其实等于是加入到国家仪式中。所以我觉得如果崔健上春晚,体现的并不是春晚对民间话语的尊重,而是民间话语对国家意志的服从。
主持人:非常感谢叶匡政先生。由于时间关系,看来围绕着“崔健上春晚”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我们节目时间有限。今天非常感谢叶匡政先生和蓝述先生就此事件的点评、分析。还有观众朋友在线上,我们不能接听您的电话非常抱歉,希望您下次早些打来。
我们今天探讨崔健这个话题,看来崔健没有变,春晚也没有变。崔健的经纪人在博客中写道:崔健的坚持,我们知道他最后坚持他想坚持的,改变他想改变的,反正他不低头,他是崔健。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主持人:观众朋友,关注全球热点与您真诚互动,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热点互动》热线直播节目。
相信许多人对于《一无所有》这首歌曲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它曾经传唱在“六四”天安门广场的上空,这首诗的作曲和演唱者是“摇滚教父”崔健。他不愿意修改歌词而拒绝上春晚,一时间引发了热议。他的歌迷们觉得他是一个符号的象征,如果崔健上了春晚,将会伤害很多人的感情;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代表着春晚的改变?您怎么看?崔健是否变了?春晚又是否变了?围绕着相关话题,今天我们将和嘉宾展开讨论,同时和观众朋友一齐来聊一聊。
究竟崔健最后是否会上春晚?我们的记者秦雪采访了崔健的经纪人尤尤。我们一齐来听一下采访录音。
记者:您在邮件中说崔健不会去参加春晚。为什么呢?
尤尤:因为我们接到通知,那个节目没有通过审查。
记者:为什么呢?
尤尤:不太清楚。
记者:他本来是要唱什么歌曲的?
尤尤:《一无所有》。
记者:他说哪方面没有通过审查?
尤尤:不清楚。我们就接到通知,所以我们就不去了。
记者:我看到有媒体报导说,春晚16日第一次联排之后,节目单曝光,说崔健《花房姑娘》赫然在列。那为什么他有这个消息呢?
尤尤:不清楚。
记者:就是说,他并没有去排练《花房姑娘》吗?
尤尤:没有没有。他们之前有希望我们能唱这首歌,但是崔健觉得这首歌不是特别适合。
记者:他有没有去参加过彩排呢?
尤尤:没有没有。
记者:是他自己提出要唱《一无所有》是吗?
尤尤:这个就是节目要他……肯定崔健也要看哪一首歌合适这个晚会。但是不是特别合适吧,这个《花房姑娘》。所以我们就最后选了《一无所有》,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记者:他们是什么时候给崔健答覆的呢?
尤尤:就是前两天告诉我们。其实这个事很简单,没有必要这么多人关注吧!我觉得。一个春晚能代表什么?崔健他有很多广大的歌迷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杰出的音乐人,作音乐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听了刚才的采访,我相信大家也非常清楚了,崔健的经纪人尤尤已经明确向新唐人表示,崔健不会上春晚。可以说在春晚之前,似乎这个结果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这背后引发的讨论却远远没有结束。
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当代诗人、学者和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先生。叶先生通过电话从中国大陆和我们的节目进行联通。另外一位是时事评论员蓝述先生,蓝述先生通过Skype从加州加入我们的节目讨论。两位嘉宾好。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现在崔健上不上春晚这件事情,引发了大家的热议。首先一个问题想请教叶匡政先生,如果再推演一下,在您当初得知崔健要上春晚,那时候的心情是如何的?
叶匡政:我第一时间听说崔健上春晚,其实我当时是失语了,我有过一个比喻,就像猛然听闻初恋情人突然变成倚门卖笑女。个中滋味其实是非常难表达的!后来我之所以表达,是因为他的经纪人接受采访,说:“他不会参加春晚。”我才有了评论的欲望。
当时我还不是非常坚信这个消息,因为过去春晚每年进入腊月以后就会审查,其实“审查”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种宣传手段,“哪个节目上、哪些人被蔽”,只要出来这种消息,基本上就会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特别是春晚对“审查”的新闻、“被蔽”的新闻并没有进行禁止,我觉得这些年这也似乎成为春晚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我当时也不敢肯定崔健是不是确定会上春晚,后来他的经纪人准确地说:“他不会上春晚。”我才确认这个事情。
主持人:当您知道经纪人说“崔健绝对不会上春晚”的时候,您的心情是一种欣慰的感觉吗?
叶匡政:我个人觉得至少我有评说的欲望。崔健的象征意义,一般中国人稍微了解一点摇滚或者有一些政治意识的人,都会对崔健有一个判断,他之所以会被称为“中国的摇滚教父”,跟他最早在音乐界唱的歌曲有关。因为当年摇滚,比如虽然有打鼓的、有境外的摇滚,但是国内的摇滚音乐基本上民众还是不了解的。这表示通过《一无所有》这首歌知道:噢!还有一种音乐类型叫做“摇滚乐”。
这些年,应该讲崔健一直保持着他的力量,虽然后面的音乐可能不像早年的《解决》、《红旗下的蛋》这些音乐知道的人有那么多,但是他在年青人中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所以对于中国很多搞音乐的人或者喜爱音乐的人来说,其实崔健所代表的反抗精神或者对主流舞台的拒绝,他是具有一种符号价值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请教蓝述先生,您对崔健最后拒绝上春晚这件事情怎么看待?
蓝述:应该说“崔健”这两个字的涵义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崔健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现象,他是1960后到1980后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个文化符号,他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春晚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现象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根本就是互相之间没有交集的。
崔健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我们可以把它拿来分析一下,就知道它和春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了!春晚,我们大家都知道,为什么每一年CCTV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作春晚,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大家都清楚。
崔健有一首歌《一块红布》,听过崔健唱这首歌的人都记得,他拿一块红布包在自己的眼睛上唱这首歌。这首歌的歌词是:那天你用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它让我忘掉了我没地方住。你问我要去何方?我说我要上你的路。
这个歌词是非常有意思的。他说,因为你把一块红布包在自己的眼睛上,遮住了眼睛、遮住了天。什么意思呢?那全世界就红通通了嘛!这红通通的世界代表了什么?我想中国人都是非常清楚的。然后这个声音就来问了:你问我看见了什么?然后我回答说:我看见了幸福。红布包在眼睛上,我就觉得我很幸福了,这个感觉让我很舒服。舒服到什么程度呢?舒服到我自己没有住的地方,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都忘记了。紧接着你问我要去何方?我说:我要上你的路。我就要走上你指引的那条道路了。这就是《一块红布》的歌词。
听到这首歌以后,我想中国人应该都非常明白这歌词唱的是什么。如果把这个歌词和春晚这种文化现象摆在一起作对比,根本这两种文化现象,崔健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春晚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现象,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的。
当初我听说崔健要去上春晚的时候,首先是吃了一惊,紧接着后来又想一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崔健这个人是一个制造奇迹的人,和他同时代一齐上舞台唱歌的人,所有的人都不再唱了,只有他还继续在唱下去,而且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且60后到80后的人一直听到今天听他的歌也没有改变过,一直是他的歌迷。所以我当时也抱了百分之一的这么一个希望,可能崔健会制造一个奇迹,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奇迹没有发生,这个奇迹没有发生,崔健没有改变,春晚也没有任何的变化。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叶匡政先生。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一无所有》这首歌曲,记者在采访崔健的经纪人尤尤的时候,也特别指出崔健是因为拒绝修改《一无所有》这首歌词,那么他拒绝上春晚;春晚也表示了是否可以改成《花房姑娘》,当然也被崔健拒绝了。对于曾经经历过《一无所有》这首歌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和怎样的情感?我不知道您内心的感受,或者是您叙述一下您所感受那一代人对这首歌的感情。
叶匡政:我一开始并没有看过崔健在北京的演出,是后来补看他的录像。当然这首歌很早就通过这种卡带的形式开始流行。当时中国有个现象就是如果一首歌流行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这首歌的声音,所以很多店家或者商家都会把录音机放在门口来放。当时这首歌曾经有过很High的一段时间,走到任何地方你可能都会听到这首歌。我觉得很多人对崔健所唱的《一无所有》,其实很明白我们的处境,是这样一个概念。
那个时候虽然有很多年轻人有快意恩仇的激情,这种狂热躁动的心,但是对于将到来的一切,大部分人还是茫然,或者可以说是浑沌。当时《一无所有》这首歌唱起来以后,对于中国人来讲,他引起任何反应都不应该被视为背叛。他第一次演唱这首歌是在一个百名音乐人的演唱会上,当时其实下面的观众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他穿着一个军装,裤管就是一高一低的。崔健也长得其貌不扬。
主持人:好的,观众朋友您现在收看的是《热点互动》的热线直播节目。崔健的经纪人已经告诉新唐人的记者,表示他不会上春晚,因为他拒绝春晚要求改他的《一无所有》这个词。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崔健上春晚会伤你的心吗?”欢迎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讨论,热线号码是646-519-2879。我们接一下观众朋友的电话,新泽西的彭先生,彭先生您好。
新泽西彭先生:你好。他上春晚当然是伤了我的心,伤了大家正常人的心。崔健的坚持使我们感到很欣慰,他能够坚持,也是在大陆这个社会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春晚我一直是认为虽然它里面有一些艺术表演的人是很有才华,但是它这个政治意识永远没有丢掉,就是歌功颂德,这一点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我每年都看春晚,但是我用批判的眼光去看,而且我去打电话问过我所有南方的朋友,都很讨厌看春晚的某些节目,尤其是所谓的小品,歌功颂德,就是讲自己这个社会好像是和谐,完全和这个事件是颠倒过来,越是没有的东西越是在春晚上要宣传的东西,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南方人所想像的,是这样的。好,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彭先生。我们再来接一下纽约何先生的电话,何先生您好。
纽约何先生:您好。对崔健《一无所有》不能够上春晚我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我觉得崔健是代表50年代、60年代那时候的社会状况,比如说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个年代是一无所有。到现在它为什么不让他上电台呢?如果上电台看看中国现在的情况,这首歌一唱出来大家就感谢现在的中国领导人领导有方,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什么方面都非常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何先生,何先生表达了一个相反的意见,非常好,我们一会来探讨。我们再来接另外一个观众朋友的电话,加拿大的张先生,张先生您好。
加拿大张先生:您好,如果他能够上春晚演唱歌曲不改变歌词,我就非常高兴。
主持人:好,谢谢您。我们来接一下纽约的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纽约王先生:主持人您好。崔健他唱《一无所有》它要他改词,要他去练习,练习3次、5次;他说我的歌很熟我不需要练,我很熟我就上来。后来就谈不拢。它最主要的目的要对崔健洗脑,崔健不干,所以他就不上去了。我希望全中国人民都来唱“我一无所有”,谁造成的给我一无所有?大家都知道共产党造成我们全中国人民一无所有。
主持人:好,谢谢王先生。刚才有一位观众提到或许时代已经变了,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美好了。恰恰我们看到网友也整理了一个如果说《一无所有》改词的话,会怎么改?当然从新唐人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尤尤并没有透露春晚怎么样要求崔健去改词,目前也没有关于具体内容的传说,但是网友总结了一个《一无所有》,我们请导播放一张图卡来看一看网友是怎么看待的。
网友的春晚版的《一无所有》是这样的,前面几句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远游,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你终于不再笑我一无所有,改革开放若干春秋,好日子充满追求。今天在你面前,我不再是一无所有。噢,你终于跟我走;噢,你终于跟我走。
这是网友版的,如果春晚改的话他们模拟这样一个场景。我接下来想请教一下蓝述先生,您对网友的改词的评价,您觉得贴切吗?如果真的改的话,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刚才一个观众也支持这样的看法说应该是与时俱进,唱这样的歌词才适合现在的春晚,您怎么看?
叶匡政:我觉得如果是春晚去改崔健《一无所有》的歌词,它很可能会改的就像您刚才读的这个歌词,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但实际上《一无所有》这首歌他之所以唱了三、四十年以后仍然有如此强烈的生命力,他的原因是多重的,不仅仅是从物质上去认识到底是不是拥有了我们需要得到的东西。
我想在这里引用当年第二世界大战的时候,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如果你失去了钱,你会失去很多东西;如果你失去了朋友,那么你会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你这个人失去了信仰,你就失去了一切。在中共建政之后 ,过去的六十几年,中国人有没有信仰?中国人是否被允许有信仰?可能今天我们吃的东西、用的东西稍为多一点,但是在信仰上我们仍然是一无所有。
崔健有一首歌《盒子》,歌词这样写:我的理想是那个,那个旗子包着的盒子,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人们从来没见过。旗子是被鲜血染红的,所以胜利者最爱红颜色,盒子里的东西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那胜利者的骄傲。
在中共夺取政权之后,中国人有没有理想?中国人是否曾经被允许过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根本就不可能有理想。听一听崔健唱的《盒子》,我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无所有》这首歌唱了几十年之后,在所谓的“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在所谓“物质享受”如此多之后仍然如此具有生命力,如此被人们传唱。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请教叶匡政先生,刚才您在评述中已经讲到,如果崔健上春晚,会使您非常伤心,您会有这样的感情。我觉得可能也会伤害群体的感情。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出现,究竟会伤谁的心?但是我也给您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也看到网上一些相反的意见,包括一些官方媒体写的文章:做为崔健,你不一定非得坚持唱《一无所有》,如果改唱《花房姑娘》也是你的歌,你继续唱不好吗?您觉得崔健的坚持是对的吗?
叶匡政:我觉得首先大陆有一些观众认为他上不上春晚无所谓,上不上春晚都没有关系,很多人一直还是把春晚看做一台在除夕之夜进行的一场联欢会。其实在我看来,春晚并不是一台文艺演出,就像新闻联播不是一台真正的新闻节目一样。春晚其实是一种国家仪式。
我们知道,除夕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日子,在这一天,过去中国人会表达对自然神、对天、地包括对祖先的敬畏和敬意。除夕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是一个神圣化的节日,过去主要是敬畏时间、感恩自然,包括缅怀先祖,包括礼赞生命。但是自从有了春晚以后,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春晚,占用了中国人心目中非常神圣的时间,它是个政治仪式,并且表达与塑造的其实是国家意志或者政府的权威。
其实在中国这种类型的国家,很多表演性的宏大仪式已经成为政府统治民众的一种手段,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因为在平时老百姓的生活中是看不见的,所以它只有在这种象征性的仪式中、会议中或者庆典中才能被民众感觉到。所以春晚也就成为传播政治神话的一种方式,它跟一般的政治性会议不同,它是用情感的力量来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包括对国家合法性的认同。
比如除夕夜,我们过去讲的是团圆或者家庭富裕、亲人祥和或者是亲情、爱情,但是在春晚中,这些概念全部被偷换掉了,团圆变成了团结,家庭富裕变成了国家繁荣,亲人或家族的祥和变成了民族复兴。它把除夕夜的这种亲情、爱情概念变成了一种爱国之情。我觉得刚才有一位观众讲得很对,它把中国人最看重的民间节日 ──除夕染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
崔健上春晚,他并不是讲:我参加了央视的一台演出。那跟央视的一台演出的概念还不一样,其实等于是加入到国家仪式中。所以我觉得如果崔健上春晚,体现的并不是春晚对民间话语的尊重,而是民间话语对国家意志的服从。
主持人:非常感谢叶匡政先生。由于时间关系,看来围绕着“崔健上春晚”这个话题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我们节目时间有限。今天非常感谢叶匡政先生和蓝述先生就此事件的点评、分析。还有观众朋友在线上,我们不能接听您的电话非常抱歉,希望您下次早些打来。
我们今天探讨崔健这个话题,看来崔健没有变,春晚也没有变。崔健的经纪人在博客中写道:崔健的坚持,我们知道他最后坚持他想坚持的,改变他想改变的,反正他不低头,他是崔健。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推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