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2月1日讯】 2013年的大幕已落,对于中国经济既有模式的不可维持性,海内外都有了共识,同时舆论普遍认为,正是看到了这个情况,中共当局才高调提出要对中国经济搞一个所谓“全面深化改革”。然而,在现有的极端僵化而又扭曲的政治体制不改变的情况下,海外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显然不抱多大的希望。近日,有香港杂志发文,罗列了中共2014年将无可避免要面对的一连串危机,称2014年将是中共的凶年。而英国经济学家也认为,2014中国经济将现重大变局。
香港《前哨》月刊的2月号刊文表示, 2014年,中共当局将无可避免地要面对一连串祸根深种、潜伏多年的危机: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无法持续,触发超高通胀和滞胀;
二、房地产泡沫爆破、债务堆积如山的地方政府濒临破产;
三、理财产品、影子银行、高风险投机活动触发信贷泡沫爆破;
四、产能过剩行业大面积崩溃,导致银行坏账咸升;
五、企业跑路潮、倒闭潮加上延迟退休(养老保险金缺口高达18.3万亿,政府违约赖账),失业率大幅攀升等。
如此悲观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曾发文表示:2014中国经济将现重大变局。
该报发表的题为《我为何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一文表示, 2014年将是中国经济旧运行逻辑破裂、新模式将立未立的转折性年代。需要观察的不仅是经济增速的可能下滑,更加重要的是旧模式的破裂方式,以及在这一重大变局过程之中,将导致的前所未有的动荡。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既有模式的不可维持性已经逐渐明朗,然而中国当前的经济态势仍然是在旧模式上狂奔,并且正在日益接近其破裂点。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的旧模式带来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债务格局上。
首先,中共当局投入惊人资金建设的高速公路、地铁、城市基础设施等设施设备,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可以被视为优良资产,但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它们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服务。它们既不能在日常情况下带来足够覆盖项目还本付息的现金流,也不能在危机时刻以高于建设成本的价格出售给民间。这表示,当局借债向社会提供高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所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因而不具备自我清偿能力。
其次,中国的企业负债率却居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最高比例之列,而这正是中国旧经济模式的不可维持性的关键体现。
第三,在中国企业负债率的持续、快速上升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资源不断流入无效投资项目,这不仅表示中国经济体创造有效投资机会能力的下滑,也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挤出无效产能能力的下滑。
文章分析,这一无效体制制造了对资金需求的黑洞,其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经济的过剩产能率超过33%,企业债务占GDP比例超过125%。
文章说,中国PPI(生产物价)指数连续22个月为负,体现出明确的通货紧缩特征,推高了经济的实际利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性的因素,在影子银行等监管套利创新的帮助之下,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过剩行业僵尸企业。
更加严重的是,债务链条的“共荣共损”导致经济主体各方都积极维护影子银行业务的刚性兑付,将高风险债务按照无风险产品出售给储蓄者,并迫使中共中央政府为之提供卖出期权保险。
文章表示,由于经济与金融两方面的因素,上述中国经济的模式在2014年将无法维持。
文章进一步分析说:“就经济因素而言,2014年全球经济难言繁荣,致使2014年中国出口增速将继续维持在个位数水平,难以带给中国经济急需的提振;就金融因素而言,利润降低、利率上升、通货紧缩三种压力之下,影子银行刚性兑付将在2014年破局,也就必然推动刚性兑付的破局。而一旦风暴来临,由于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太高、盈利能力与债务相比太差、资金使用效率太低、风险团块性太高,很难想象,债务链条的破裂不会传播开来。”
香港《前哨》月刊的2月号刊文表示, 2014年,中共当局将无可避免地要面对一连串祸根深种、潜伏多年的危机: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无法持续,触发超高通胀和滞胀;
二、房地产泡沫爆破、债务堆积如山的地方政府濒临破产;
三、理财产品、影子银行、高风险投机活动触发信贷泡沫爆破;
四、产能过剩行业大面积崩溃,导致银行坏账咸升;
五、企业跑路潮、倒闭潮加上延迟退休(养老保险金缺口高达18.3万亿,政府违约赖账),失业率大幅攀升等。
如此悲观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曾发文表示:2014中国经济将现重大变局。
该报发表的题为《我为何不看好今年中国经济?》一文表示, 2014年将是中国经济旧运行逻辑破裂、新模式将立未立的转折性年代。需要观察的不仅是经济增速的可能下滑,更加重要的是旧模式的破裂方式,以及在这一重大变局过程之中,将导致的前所未有的动荡。
文章分析,中国经济既有模式的不可维持性已经逐渐明朗,然而中国当前的经济态势仍然是在旧模式上狂奔,并且正在日益接近其破裂点。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的旧模式带来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债务格局上。
首先,中共当局投入惊人资金建设的高速公路、地铁、城市基础设施等设施设备,从服务社会的角度可以被视为优良资产,但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它们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服务。它们既不能在日常情况下带来足够覆盖项目还本付息的现金流,也不能在危机时刻以高于建设成本的价格出售给民间。这表示,当局借债向社会提供高出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所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因而不具备自我清偿能力。
其次,中国的企业负债率却居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最高比例之列,而这正是中国旧经济模式的不可维持性的关键体现。
第三,在中国企业负债率的持续、快速上升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资源不断流入无效投资项目,这不仅表示中国经济体创造有效投资机会能力的下滑,也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挤出无效产能能力的下滑。
文章分析,这一无效体制制造了对资金需求的黑洞,其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经济的过剩产能率超过33%,企业债务占GDP比例超过125%。
文章说,中国PPI(生产物价)指数连续22个月为负,体现出明确的通货紧缩特征,推高了经济的实际利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性的因素,在影子银行等监管套利创新的帮助之下,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过剩行业僵尸企业。
更加严重的是,债务链条的“共荣共损”导致经济主体各方都积极维护影子银行业务的刚性兑付,将高风险债务按照无风险产品出售给储蓄者,并迫使中共中央政府为之提供卖出期权保险。
文章表示,由于经济与金融两方面的因素,上述中国经济的模式在2014年将无法维持。
文章进一步分析说:“就经济因素而言,2014年全球经济难言繁荣,致使2014年中国出口增速将继续维持在个位数水平,难以带给中国经济急需的提振;就金融因素而言,利润降低、利率上升、通货紧缩三种压力之下,影子银行刚性兑付将在2014年破局,也就必然推动刚性兑付的破局。而一旦风暴来临,由于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太高、盈利能力与债务相比太差、资金使用效率太低、风险团块性太高,很难想象,债务链条的破裂不会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