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5月12日讯】(新唐人记者欧阳秋综合报导)5月12日是已故历史学家高华的60诞辰。日前,陆媒《财新网》在历史专栏中连续3天刊登长篇报导,纪念高华。历史学家高华因出版中共禁书《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而广为人知。该书揭露了毛泽东如何运用权斗整跨对手攫取权力的历史。《财新网》此次高调纪念一位反毛学者,不禁令人深思。
20载破禁区成书 引海内外广泛关注
文章介绍,《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一书,高华教授酝酿20载,辛勤近10个寒暑而成,共705页,参考文献长达31页,分档案文献集6种,年谱、文集、资料汇编136种,报刊、期刊19种,着作、论文、传记、回忆亲历资料338种,英文论着6种,是第一部全部利用大陆公开资料,系统梳理延安整风运动前后过程及其影响的专着。
据载,这本书通过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起源和过程的深刻剖析,解释了中共党魁毛泽东如何根据其诡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在整风中,运用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奠定了中共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概念、模式,在1949年后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
文中说,在该书《后记》中,高华揭示,从中共革命夺权、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角度观之,延安整风对于中共夺权助力巨大;但是,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概念、模式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极大消极作用,极左思想、权谋政治汇溪成流,最终酿成中共建政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高华认为,毛泽东给中国几代人造成的旧习惯思维的清理仍需长期努力。
2000年,《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因作者是中共体制内专门研究中共党史学者,内容又打破了中共评价毛的禁区,当年面世即引海内外广泛关注,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界的轰动事件。
成书过程艰辛坎坷 成书后仍压力重重
文中称,高华1991年开笔,于1999年春夏之交最后定稿。写作延安整风,对于高华来说,是一项私密的事情。除家人、挚友外,少有人知。因为延安整风问题一直是中共的学术研究禁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评价说,因为按照标准尺度写作,可能违背学术的良知,而一旦说出历史真相,不仅发表困难,而且还可能有不测之祸。
1990年代,在高华的记忆中,是“沉潜的十年,埋头耕耘的十年”。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然而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尊严受到严峻挑战,被迅速边缘化。
写作过程中,经济问题带来的生活压力,不时显现出来。由于延安整风研究属于私人写作,高华从未以此申请过任何研究项目。十多年来,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资料,那些钱全要从不多的工资里挤出来的。
据文章介绍,高华的这部书大部份是在厨房里写的。
2000年,《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好不容易在香港发表了,学界反响强烈,但是在高华就职的南京大学职称评选过程中,他却没敢以这本书作为晋级的资本,其中重要一点是因为怕“有人写匿名信,说这本书政治上有问题,那学校也很难为他出来辩护。”
海关败诉 仍为禁书
文中援引《新民周刊》报导,2002年8月5日,北京律师朱元涛带着一本《红太阳》,自香港返京时,书被首都机场海关人员扣留。海关人员后来称,朱“入境时随身携带禁止进境的书刊一本,未向海关申报”,属“走私行为”。
2003年1月1日,在交涉无果后,朱元涛向北京二中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于2月24日开庭。庭审中,对《红太阳》如何定性,成为双方的争议焦点之一。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报导,法庭上,首都机场海关出示了《印刷品审查表》,其中有“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延安整风运动”字样,并同时提交了海关总署监管司的相关批复,称“经商有关部门,同意你关对该书作没收处理的意见”。
朱元涛认为,一本几十万字的党史学术着作,作者耗费10年心血,仅凭一个海关审查人员寥寥几行断语就被全盘否定,却又拿不出任何史实来佐证这些指控。在审查学术着作方面,海关是否具有权威性,海关审查人员是否具有相应学术理论素养,也是值得存疑的。
2003年6月19日,北京二中法院驳回朱元涛诉求。6月25日,朱依法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他不明白海关究竟依据什么判断《红太阳》为禁止进境的书籍。
2003年8月7日,二审开庭。9月8日,北京高院宣布撤销北京二中院相关行政判决书,撤销首都机场海关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法庭认为:该《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红太阳》属于禁止进境的书籍,没有具体引证该书属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哪种情形,相关认定缺乏依据。
然而,朱元涛最终没有要回那本《红太阳》。数月之后,上述终审判决又被撤销,事情再次扑朔迷离。
被中共列为禁书的学术书籍
其实被中共列为禁书的学术着作不只是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比较轰动世界的揭示中共底细着作还有以下几本。
历史学家辛灏年的历史钜着《谁是新中国》。
作家张戎的纪实小说《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和《解体党文化》等。
20载破禁区成书 引海内外广泛关注
文章介绍,《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一书,高华教授酝酿20载,辛勤近10个寒暑而成,共705页,参考文献长达31页,分档案文献集6种,年谱、文集、资料汇编136种,报刊、期刊19种,着作、论文、传记、回忆亲历资料338种,英文论着6种,是第一部全部利用大陆公开资料,系统梳理延安整风运动前后过程及其影响的专着。
据载,这本书通过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起源和过程的深刻剖析,解释了中共党魁毛泽东如何根据其诡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在整风中,运用思想改造和审干、肃反两种手段,全面清除了中共党内存留的“五四”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彻底转换了中共的“俄化”气质,重建了以毛为绝对主宰的上层结构,奠定了中共全盘毛泽东化的基础,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概念、模式,在1949年后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
文中说,在该书《后记》中,高华揭示,从中共革命夺权、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角度观之,延安整风对于中共夺权助力巨大;但是,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概念、模式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极大消极作用,极左思想、权谋政治汇溪成流,最终酿成中共建政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高华认为,毛泽东给中国几代人造成的旧习惯思维的清理仍需长期努力。
2000年,《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因作者是中共体制内专门研究中共党史学者,内容又打破了中共评价毛的禁区,当年面世即引海内外广泛关注,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界的轰动事件。
成书过程艰辛坎坷 成书后仍压力重重
文中称,高华1991年开笔,于1999年春夏之交最后定稿。写作延安整风,对于高华来说,是一项私密的事情。除家人、挚友外,少有人知。因为延安整风问题一直是中共的学术研究禁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评价说,因为按照标准尺度写作,可能违背学术的良知,而一旦说出历史真相,不仅发表困难,而且还可能有不测之祸。
1990年代,在高华的记忆中,是“沉潜的十年,埋头耕耘的十年”。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然而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尊严受到严峻挑战,被迅速边缘化。
写作过程中,经济问题带来的生活压力,不时显现出来。由于延安整风研究属于私人写作,高华从未以此申请过任何研究项目。十多年来,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资料,那些钱全要从不多的工资里挤出来的。
据文章介绍,高华的这部书大部份是在厨房里写的。
2000年,《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好不容易在香港发表了,学界反响强烈,但是在高华就职的南京大学职称评选过程中,他却没敢以这本书作为晋级的资本,其中重要一点是因为怕“有人写匿名信,说这本书政治上有问题,那学校也很难为他出来辩护。”
海关败诉 仍为禁书
文中援引《新民周刊》报导,2002年8月5日,北京律师朱元涛带着一本《红太阳》,自香港返京时,书被首都机场海关人员扣留。海关人员后来称,朱“入境时随身携带禁止进境的书刊一本,未向海关申报”,属“走私行为”。
2003年1月1日,在交涉无果后,朱元涛向北京二中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案于2月24日开庭。庭审中,对《红太阳》如何定性,成为双方的争议焦点之一。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报导,法庭上,首都机场海关出示了《印刷品审查表》,其中有“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延安整风运动”字样,并同时提交了海关总署监管司的相关批复,称“经商有关部门,同意你关对该书作没收处理的意见”。
朱元涛认为,一本几十万字的党史学术着作,作者耗费10年心血,仅凭一个海关审查人员寥寥几行断语就被全盘否定,却又拿不出任何史实来佐证这些指控。在审查学术着作方面,海关是否具有权威性,海关审查人员是否具有相应学术理论素养,也是值得存疑的。
2003年6月19日,北京二中法院驳回朱元涛诉求。6月25日,朱依法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诉。他不明白海关究竟依据什么判断《红太阳》为禁止进境的书籍。
2003年8月7日,二审开庭。9月8日,北京高院宣布撤销北京二中院相关行政判决书,撤销首都机场海关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法庭认为:该《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红太阳》属于禁止进境的书籍,没有具体引证该书属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哪种情形,相关认定缺乏依据。
然而,朱元涛最终没有要回那本《红太阳》。数月之后,上述终审判决又被撤销,事情再次扑朔迷离。
被中共列为禁书的学术书籍
其实被中共列为禁书的学术着作不只是高华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案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比较轰动世界的揭示中共底细着作还有以下几本。
历史学家辛灏年的历史钜着《谁是新中国》。
作家张戎的纪实小说《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和《解体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