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李克强的名字和“收银机”英文谐音

2014年06月18日时政
【新唐人2014年6月19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韵综合报导)中共总理李克强近日访问英国,和英国政府签订300亿美元的协议,成为英国各报纸的关注焦点。有英媒讽刺说,李克强(Ke-qiang)听起来很像英语里形容“收银机”发出的声音(Ker-ching),而这个字也正好符合他来英国访问的主旋律。

6月16日,中共总理李克强出访英国,英国《路透社》报导说,在李克强出访前夕,中方警告英国,如果想要有良好的经济关系,就不要在人权问题上“指手划脚”。英国《卫报》说,在李克强访英前,“北京决定温和地告诫英国,要有自知之明”。

今年4月,英国在一份报告中批评中国人权,报告中把中国列入人权“关注国家”名单,批评中共在2013年加大了对言论、自由和结社、集会自由的压制。

英国一家大报披露独家消息说,李克强出访前夕,中共还威胁卡梅伦政府,如果不安排李克强和英国女王见面,中方就会取消总理的访英行程。

中共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表示,李克强出访英国,两国将签署40多个政府和商业协议,涉及能源、投资、金融等领域,总额约300多亿美元,是历年来最高。

英国为中共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2013年中英货物贸易额约700亿美元,此签约几达全年贸易额一半。

英国《泰晤士报》报导说,中英两国在能源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可以设计并运行英国下一代的核电站。在核能方面进一步的合作能为英国企业带来数亿英磅的商机,但也让人担忧其安全。

该报刊发政治事务记者特勒内曼在署名的政治讽刺文章上说,李克强的英语拼音名字(Ke-qiang)听起来很像英语里形容“收银机”发出的声音(Ker-ching),而这个字也正好符合他来英国访问的主旋律。

特勒内曼说,卡梅伦在唐宁街首相府以午宴款待“收银机先生”(Mr Kerching),但准备餐点的竟然是曼彻斯特的一家中国餐馆,她开玩笑的说,“请中国人在英国吃中国菜?难道我是唯一一个觉得奇怪的人吗?”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詹诚信说,英国希望在李克强访问期间为英国的关键基础设施项目争取中国投资。他说:“中国人完全理解,除英国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大国会允许中国投资于像核电那么敏感的领域。”

中共靠金钱外交拉拢其它国家

中共媒体报导说,自1950年到2009年底,中共对外提供援助金额累计达2500多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支出无偿援助1000多亿元,商务部今年预计支出的257亿元中,对外援助支出预算达212亿元。

今年5月份,中共当局宣布将向非洲提供1000万美元无偿援助;去年3月,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四国之行之际,对金砖国家应急基金贡献410亿美;对非洲援助200亿美元;采购俄罗斯武器装备几十亿美元....。仅一趟四国之行送出折合人民币大约4000亿。

时事评论员郦剑锋指出,中共有个传统,在过去中国人都吃不饱的岁月,中共也勒紧裤带“穷帮穷”地无私慷慨过。社会主义兄弟、第三世界很多落后国家,都曾经接受过中共许多无偿援助。越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反过来它却用中共援助的武器、战术与中共大打出手。

郦剑锋认为,中共出手之慷慨算的不是经济账,而都是政治账,中共的支票外交可以说都有难言之隐,不得不为之。一是,为了获得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来弥补国内经济大跃进的无度之需。

二是,中共外交核心基础是小国外交,主打“小国牌”。从中共前党魁毛泽东时代至今,中共总是与落后的、不发达的、名声不佳的甚至专制独裁国家搅和在一起;由于中共抵制人类基本的普世价值,朋友极少,只有靠多多提供援助才能拉拢其他国家。

三是,人权外交需要。中共因为暴政屡屡遭受国际谴责,屡屡被国际孤立,每逢人权组织、联合国组织投票,接受中共金钱援助的国家,必然站在中共一边。因此, 为避免谴责中共的决议获得通过,金钱外交就起到了作用,成了一块遮丑的挡箭牌,金钱成了中共搞政治交易的平台。被“非洲黑人兄弟抬进联合国”,中共从中尝 到过甜头。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认为,中共大展金钱外交也难掩盖它的专制本质。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除了撒钱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们想通过金钱交易拿到他们的战略物资、战略利益,国内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它不会改变一党专制本质,所谓的改革、中国梦,实际上就是继续更技巧的来忽悠老百姓。”

就在中共对外慷慨援助海外的同时,中国各地数千万被强拆、强征的冤民,因得不到补偿流离失所,温饱都难解决;更有一些民众因没钱看病在家锯脚、剖腹等自救,还有一些民众因交不起超生罚款等各种费用自杀、自残......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