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饥荒中的“海天盛宴”

2014年09月26日评论
经历了1958年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大炼钢铁的年代,我初中毕业了。59年秋我考上了南阳一高中。户口由农村转入南阳市。老家在农村,58年都已经食堂化了,农村大食堂吃饭不要钱,农民一天三顿饭拿着盆盆罐罐到食堂去打饭。伙食不算好,但是能维持生命。由于当时的农村粮食虚报高产,政府高征收,生产队留下的口粮很少。59年在“瓜菜带”中维持下来了。过了元旦很快就是春节了,寒假在家过春节,正月初一,从生产队食堂打来一大盆粘面条(南阳话:带汤水的面条搅拌上面糊糊)里面有点肉,因此南阳人又叫胡博条。这是我记忆中一个最简单化的春节,总算有点肉,也该知足了,食堂维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彻底断粮了。接下来大概有两个月没有一粒粮,农民靠红薯蔓、树叶、草根维持生活。后来政府发放救济粮,每人每天大概二两大米,一直到六月份,麦收时才开始接上新粮,情况略微好转。61年重复了60年的过程,61年底解散了农村大食堂,农村才逐渐恢复。59到61这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我的外公、外婆、一个舅舅就在61年饿死了。河南以吴芝圃为首的极左路线的追随者,在执行极左路线中,发扬光大。因此河南属于重灾区,尤其是信阳地区最为严重,被称为“信阳事件”。从百度中可以搜索到相关资料。全国到底饿死了多少人,网上争论不休,一些别有用心的极左分子,掩盖大规模饿死人的事实,挑起事端,混淆视听。本文对这个问题,就不参与详细讨论了。

前面是我要讲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接下来言归正传:大概是在60年春,断粮后的一段时间里,父亲在去年收过的红薯地里翻土寻找,秋收剩下红薯。那是已经过了冬天被冻坏腐烂了的红薯。那也是被人多次挖过,再找起来真如凤毛麟角,犹如大海捞针,偶然挖出一块,好像长白山里的参农找到百年老参一样的稀世珍品,喜悦心情溢于言表。父亲肚内空空,挖一会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就在地头休息时,偶然发现地头的排水沟里有河蚌移动的痕迹,判断这个小排水沟里有河蚌。下午父亲带着二弟福铎,和三弟福舜,带着铲子篮子,来到那个排水沟,父亲和饥饿难耐的二弟,脱鞋挽袖就下到水沟里,水有脚脖深,下面是淤泥,二弟刚13岁,用双手在淤泥里摸,沟边上用铲刀挖,一个个手巴掌大小的河蚌被捞了出来,父亲和弟弟的脸上,衣服上都溅上了泥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小时的功夫捞了一篮子河蚌。

回家后,用水清洗去泥沙,用刀撬开蚌壳,取出新鲜的蚌肉,哈哈,收获还真不小,装满了一个小瓦盆。弟弟妹妹望着蚌肉,馋延欲滴。不过他们都很明白,这一盆蚌肉是救命的无价之宝,不能一下子都吃下去。接下来几天,用蚌肉,加上野菜、米糠、树叶,熬成蚌肉粥。过了几天“幸福生活”。这就是三年大饥荒时期的“海天盛宴”。

接下来仍然是漫长的断粮、断炊和饥饿,人们开始是浮肿,最后是消瘦,到处是骨瘦如柴的饥民,撑不下去的就饿死了。弟妹都辍学了,直到1961年底农村解散了大食堂,弟妹才又恢复了学业。

文章来源:凯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