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上海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从这学期开始,删除了旧版课本中的全部8首古诗:《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悯农两首(其二)》、《夜宿山寺》、《江雪》、《梅花》、《画》、《草》。上海教委对此的解释是要“减轻小学生的压力”,很多家长并不赞同,认为这些难度不大的古诗词是认识传统文学的起步。当然,全部删除也体现了上海教育当局对经典文化的态度。
其实不难看出“减轻压力”只是官方借口罢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影响的是从古至今多少代的中国人,可是现在看来,古诗易读易背却不易讲解。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变成应试的工具,那倒好办一些,会背诵和默写就可以了,传统文学总有一天要消失殆尽,只是还算有个过程。现在课本上没有,连背诵和默写都省去了,更不必讲解,减轻的其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压力,换来的却是我们旁观者的伤感。
这八首古诗,表现的是怎样的内容和思想?为什么说不易讲解?让我们来一首一首读一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展现出一幅恢宏壮丽的画面,当然还蕴含了一层哲理,即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视野根据自身所处位置而定,而所处位置则由自身意愿决定。其实何止观景,对一切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如此。所幸如今鹳雀楼还在,黄河大概是没有那么气势磅礴了,而隔着空气污染远望山景日色也不会太清晰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隐者自然是高人,否则诗人不会放下工作,离开繁华都市到偏远的山野间去寻访。苍松白云赞的是隐者的高洁风骨,寻而未遇不单单衬托诗人的失落,也表现隐者远离世俗、采药救人为生的心境太难于效仿和追随。其实“寻隐者”象征着一种渴望清净脱俗的生活态度,这在诗人那个年代尚且来之不易,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整日浮躁奔忙的现代人更是不会去浪费那份时间了。
《悯农两首》(其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笔者上学前会背诵的第一首古诗,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相信每个孩子只要会读就能知其义,不必费力讲解。正午的太阳晒在身上,农夫赤裸着上身,费力的在田间耕作,汗珠落下,滴进土里……现在的孩子知道自己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他们还关心吗?“悯农”的“悯”字就是怜惜,去可怜那些辛苦劳作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这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教育方向。换言之,关注生活疾苦的百姓,难道不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开始吗?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被从小学课本中删去倒是不难预料,诗中表现的空灵玄妙相信现在的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见得领悟的出,讲解起来也是词不达意吧。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仰望夜空,自觉星辰触手可及,心灵静谧超凡之馀感到与仙境更加接近。然而,现在如果有学生问:李白也太天真了吧,天上哪有什么人啊,那不是封建迷信思想吗?即使我是老师恐怕也无言以对了,这种认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也难以三言两语解释得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被贬谪居期间,诗人借雪中独坐垂钓的渔翁,寄托自己的清高姿态,“绝”、“灭”、“孤”、“独”几个字也抒发了官场失意时内心的落寞。然而字句间不难体会,诗人虽落寞却并不伤怀,渔翁的平和超然正折射他本人的心态,即不流于世俗、不屈于困境。其实这种精神不是只有古人才需要,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为名为利、为无度的欲望活着,没什么失意之事都变得麻木不仁了,不随波逐流太难,耐得住孤独寂寞而坚守信念也太不容易了。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不畏严寒,而梅花又胜于雪,长在墙角却毫不自卑,还远远地散发着清香,正如坚强高洁之人格所具有的伟大魅力,诗人因政治上失意带来的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有着共通之处。诗的语句朴素自然又意味深远,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却更显别致。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如记流水帐般的写作文,还以为辞藻华丽、修辞丰富就是好文章,其实表达不到位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情感不真实,对比诗人寥寥几字的咏梅诗,可见一斑。
《画》
王 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画作欣赏诗从描述来看,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画给诗上了色彩,而诗让画活了起来,无限遐想之后回到现实,会发现传统的诗文画作竟如此引人入胜!古人的一幅画尚且美好逼真的彷彿是现实,想想现在满大街张贴的“中国梦”宣传画,想想活在梦中的中国人,现实的生活却还不如一幅画来的美好了。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人作此诗时年仅十六岁,本是以萋萋春草比喻对友人的满腔惜别之情,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却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原上草了。对自由的守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坚持,等等等等,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困境或强制手段的打压,仍然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地展现着自身价值,就如野火只能让春草更显生机,困境也不过使身处其中之人更理性而坚强。
诗读完了,是不是真觉得有些伤感呢?多年来在中国大陆教学大纲中,向学生灌输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都放在首位。课本中枯燥却无孔不入的“爱党爱国”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学理解甚至语言表达。也难怪,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沦丧,连人性都日渐泯灭了,何况传统和文化?
这几首古诗被从小学课本删除,即使目前还不是全国统一行为,也毕竟是在当前制度下这些人敢想敢做的事,而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遭遇还真不单单体现在几首古诗上。我们知道,当今被誉为“世界第一秀”的《神韵》晚会,是真正表现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神传文化的精美绝伦的演出,世界各地巡回,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却唯独不能来中国。甚至在中国大陆公开谈论或介绍演出情况都可能涉及人身安全,做成光碟的晚会节目免费送给人们,如果遭到举报可能会被判刑几年。
这究竟是谁的悲哀?你、我、还是整个社会?这悲哀是不是还要将来的子孙后代继承?恐怕我们这些现在还知道悲哀的人,都要选择沉默了!
其实不难看出“减轻压力”只是官方借口罢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影响的是从古至今多少代的中国人,可是现在看来,古诗易读易背却不易讲解。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变成应试的工具,那倒好办一些,会背诵和默写就可以了,传统文学总有一天要消失殆尽,只是还算有个过程。现在课本上没有,连背诵和默写都省去了,更不必讲解,减轻的其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压力,换来的却是我们旁观者的伤感。
这八首古诗,表现的是怎样的内容和思想?为什么说不易讲解?让我们来一首一首读一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展现出一幅恢宏壮丽的画面,当然还蕴含了一层哲理,即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视野根据自身所处位置而定,而所处位置则由自身意愿决定。其实何止观景,对一切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如此。所幸如今鹳雀楼还在,黄河大概是没有那么气势磅礴了,而隔着空气污染远望山景日色也不会太清晰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隐者自然是高人,否则诗人不会放下工作,离开繁华都市到偏远的山野间去寻访。苍松白云赞的是隐者的高洁风骨,寻而未遇不单单衬托诗人的失落,也表现隐者远离世俗、采药救人为生的心境太难于效仿和追随。其实“寻隐者”象征着一种渴望清净脱俗的生活态度,这在诗人那个年代尚且来之不易,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整日浮躁奔忙的现代人更是不会去浪费那份时间了。
《悯农两首》(其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笔者上学前会背诵的第一首古诗,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相信每个孩子只要会读就能知其义,不必费力讲解。正午的太阳晒在身上,农夫赤裸着上身,费力的在田间耕作,汗珠落下,滴进土里……现在的孩子知道自己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他们还关心吗?“悯农”的“悯”字就是怜惜,去可怜那些辛苦劳作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这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教育方向。换言之,关注生活疾苦的百姓,难道不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开始吗?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被从小学课本中删去倒是不难预料,诗中表现的空灵玄妙相信现在的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见得领悟的出,讲解起来也是词不达意吧。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仰望夜空,自觉星辰触手可及,心灵静谧超凡之馀感到与仙境更加接近。然而,现在如果有学生问:李白也太天真了吧,天上哪有什么人啊,那不是封建迷信思想吗?即使我是老师恐怕也无言以对了,这种认识不是一天两天形成,也难以三言两语解释得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诗人被贬谪居期间,诗人借雪中独坐垂钓的渔翁,寄托自己的清高姿态,“绝”、“灭”、“孤”、“独”几个字也抒发了官场失意时内心的落寞。然而字句间不难体会,诗人虽落寞却并不伤怀,渔翁的平和超然正折射他本人的心态,即不流于世俗、不屈于困境。其实这种精神不是只有古人才需要,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为名为利、为无度的欲望活着,没什么失意之事都变得麻木不仁了,不随波逐流太难,耐得住孤独寂寞而坚守信念也太不容易了。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洁白如雪、不畏严寒,而梅花又胜于雪,长在墙角却毫不自卑,还远远地散发着清香,正如坚强高洁之人格所具有的伟大魅力,诗人因政治上失意带来的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有着共通之处。诗的语句朴素自然又意味深远,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却更显别致。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如记流水帐般的写作文,还以为辞藻华丽、修辞丰富就是好文章,其实表达不到位是因为态度不端正、情感不真实,对比诗人寥寥几字的咏梅诗,可见一斑。
《画》
王 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画作欣赏诗从描述来看,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是典型的中国画题材,而且画得相当逼真、传神。画给诗上了色彩,而诗让画活了起来,无限遐想之后回到现实,会发现传统的诗文画作竟如此引人入胜!古人的一幅画尚且美好逼真的彷彿是现实,想想现在满大街张贴的“中国梦”宣传画,想想活在梦中的中国人,现实的生活却还不如一幅画来的美好了。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人作此诗时年仅十六岁,本是以萋萋春草比喻对友人的满腔惜别之情,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却不仅仅局限于表现原上草了。对自由的守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信仰的坚持,等等等等,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困境或强制手段的打压,仍然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地展现着自身价值,就如野火只能让春草更显生机,困境也不过使身处其中之人更理性而坚强。
诗读完了,是不是真觉得有些伤感呢?多年来在中国大陆教学大纲中,向学生灌输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都放在首位。课本中枯燥却无孔不入的“爱党爱国”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学理解甚至语言表达。也难怪,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沦丧,连人性都日渐泯灭了,何况传统和文化?
这几首古诗被从小学课本删除,即使目前还不是全国统一行为,也毕竟是在当前制度下这些人敢想敢做的事,而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遭遇还真不单单体现在几首古诗上。我们知道,当今被誉为“世界第一秀”的《神韵》晚会,是真正表现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神传文化的精美绝伦的演出,世界各地巡回,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却唯独不能来中国。甚至在中国大陆公开谈论或介绍演出情况都可能涉及人身安全,做成光碟的晚会节目免费送给人们,如果遭到举报可能会被判刑几年。
这究竟是谁的悲哀?你、我、还是整个社会?这悲哀是不是还要将来的子孙后代继承?恐怕我们这些现在还知道悲哀的人,都要选择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