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刺杀金正恩》并非博世界一笑(下)

2015年01月03日李天笑
《刺杀金正恩》影片片花中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你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相信金正恩告诉他们的一切,金正恩能与海豚对话……这非常形象和客观地刻画出,金家三代用欺骗和恐怖建立起来的个人崇拜已向巨兽一样牢牢控制着朝鲜人民。不摧毁金正恩的神坛教主形象,即使暗杀了金或拘捕了也无济于事。在千万人扶着金正日的棺材痛哭的朝鲜,任何政变政权都不可能立刻替代金的神坛地位。无论是朝鲜现政权搞出金正恩假替身,还是用南北统一建立功勋,或者是继续用金正恩名义执政,等等,都证明现实中清除个人崇拜和消除对专制独裁的恐惧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联合国对金正恩反人类罪的指控,以及这部影片大量流入朝鲜,都有助于把金正恩拉下神坛。对于这一点,朝鲜现政权、奥巴马,甚至索尼应该都心照不宣。

影片另一成功之处是揭示出朝鲜军队高层有一股倒戈反叛力量,这真实地折射出朝鲜当今的政治变化。主持人大卫和制作人亚伦之所以能通过访谈,让暴君在千万朝鲜观众包括军人面前像小孩一样哭泣和失控,达到不暗杀金而击溃金的目的,全赖于这股军内起义部队。那位表面忠于金正恩,一开始不苟言笑的女军官,其实内心充满对金氏政权的不满和仇恨。通过她的构思、策划和布局,中间穿插了她与亚伦个人关系的发展和在演播室你死我活的血腥打斗,这场不杀而下的电视采访战终于完胜达标。目前朝鲜政局中虽然还没有出现用电视摧毁金正恩神坛形象的报导,但军队内部频繁异动,金正恩失权,朝鲜变天等,或许已在发生之中或己经发生。从这点看,影片不但观察深刻,而且有强烈提示作用。

《刺杀金正恩》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或单纯的好莱坞喜剧片。影片只是借用了政治波普,这种能为朝鲜和中国大陆民众心领神会、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民众在长期恐怖压抑下和政治洗脑下不敢或直接表达的对专制政权的不满和对抗。

政治波普出现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波普艺术在西方表达的对人性压抑的反抗和在共产国家表达的对专制的反抗是不同的。当美国画家安迪•沃霍尔用幽默和嘲讽的手法印出毛泽东系列头像时,把毛拉下神坛很快成了一种艺术潮流,并结合人们熟知的商业符号和政治形象来更广泛地表达对专制的讥讽和反抗。今天“三个呆婊”、“河蟹”等恶搞图像是这种政治波普的延续。在朝鲜政治波普仍然留有中国早期的特色。影片从宣传广告到情节内容大量运用了政治波普。比如,影片开始时有一段动画,两个大熊猫在两边舞动,中间金正恩骑在马上嬉笑,挥舞双手,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这大概是影片能在朝鲜和中国大陆引起强烈轰动的原因之一。从影片运用的画面语言和传播方式来看,说这部片子是索尼特意为朝鲜和中国制作的也不为过,因为在这两个市场索尼完全没有钱赚。

影片标题是刺杀金正恩,要他死。这可能是影片编导观察到了金正恩必亡的大趋势。有一些评论提到,对现实生活中国家首脑指名道姓的刺杀设计可能涉及恐怖主义嫌疑。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金正恩是被111个国家投票认定犯下反人类罪的独裁者,处死金正恩和处死本拉登没有什么两样。即使金正恩不被暗杀,他也终有一天会被国际法庭处以死刑。而《刺杀金正恩》的幽默处理是首先让金在道义和民心上死,而后让金的直升机被导弹击中后被火焰烧死。影片对反人类罪的处理,实际也暗含着江泽民犯罪集团的最终下场。难怪习近平对金正恩是置之不理,弃之不屑;对江派是持续清除,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