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1月25日讯】(新唐人记者唐明综合报导)在重庆永川区朱沱镇长江边庄稼地下埋藏一个完整的唐宋时期古县城遗址,这也是重庆境内现存遗存最丰富、保存最好、时代延续性最好的古遗址之一。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掘,出现了高规格石板道路、精品瓷器、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还发掘出新石器、商周、汉代、唐宋元明多个时期的遗存器物。
据《重庆晚报》报导,重庆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是一个长江边上寻常的小村庄。据《江津县志》、《新唐书》等记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万春县设立,县政府所在地就在汉东村,两年后万春县改名万寿县,直到北宋干德五年(公元967年)废县。北宋干德五年这里被并入江津,改为汉东镇。在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中,这里叫做汉东城。
2013年10月在汉东城遗址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城墙、高规格石板道路、精品瓷器、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结合相关记载,确定汉东城遗址应为唐、五代及北宋早期万寿县(武德三年为万春县)县治所在地。考古人员还发掘出新石器、商周、汉代、唐宋元明多个时期的遗存器物,包括城墙、房址、墓葬、道路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东城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核心区域约2万平方米。汉东城依据地势而建,整个城市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东面不足百米处,就是滚滚长江。整个汉东城遗址有一纵四横5条街道,纵向道路连接南北的商业区、居民区,而横向四条道路直接通往长江边。这表明汉东城的交通更加依靠长江水路。汉东驿作为古重庆十八水驿之一,上可达合川、泸州,下可到江津。
城市大致分成为居民区、商业区、宗教活动区和手工业四个区。其中最大的一片是居民区,位于县城的西北方,有2~3万平方米;在它的东面,是县城衙署所在地。商业区位于整个城市的中间位置,靠近长江边。
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邛窑瓷器,这证明当地生产的瓷器,大都是自产自销。除了这些生产生活区,还发现了专门的墓葬区,位于城外一公里处。这说明在当时,就已经将墓葬区和生活区进行分离。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设计精妙的给排水系统。排水所用的器材分为石砌和陶水管套接两种,而且和今天的地下排水系统一样,也是埋在地下几十厘米处。陶土烧制的下水管道,像竹节一样一段段连接,最终将屋内产生的污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沟中。通过大大小小的排水沟,最终将污水排到长江。
在考古发掘中,共出土5000多件各式器物,包括陶器、石器、瓷器、铁器等,其中最丰富的,则是瓷器,包含了生活用器的方方面面。既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外来的大家贵族,也有涂山窑、邛窑这样的重庆本土特产。这样多元化的瓷器,反映出唐宋时期这里商品经济之繁荣,水运交通之发达。
据《重庆晚报》报导,重庆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是一个长江边上寻常的小村庄。据《江津县志》、《新唐书》等记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万春县设立,县政府所在地就在汉东村,两年后万春县改名万寿县,直到北宋干德五年(公元967年)废县。北宋干德五年这里被并入江津,改为汉东镇。在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中,这里叫做汉东城。
2013年10月在汉东城遗址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城墙、高规格石板道路、精品瓷器、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结合相关记载,确定汉东城遗址应为唐、五代及北宋早期万寿县(武德三年为万春县)县治所在地。考古人员还发掘出新石器、商周、汉代、唐宋元明多个时期的遗存器物,包括城墙、房址、墓葬、道路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东城遗址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核心区域约2万平方米。汉东城依据地势而建,整个城市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东面不足百米处,就是滚滚长江。整个汉东城遗址有一纵四横5条街道,纵向道路连接南北的商业区、居民区,而横向四条道路直接通往长江边。这表明汉东城的交通更加依靠长江水路。汉东驿作为古重庆十八水驿之一,上可达合川、泸州,下可到江津。
城市大致分成为居民区、商业区、宗教活动区和手工业四个区。其中最大的一片是居民区,位于县城的西北方,有2~3万平方米;在它的东面,是县城衙署所在地。商业区位于整个城市的中间位置,靠近长江边。
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邛窑瓷器,这证明当地生产的瓷器,大都是自产自销。除了这些生产生活区,还发现了专门的墓葬区,位于城外一公里处。这说明在当时,就已经将墓葬区和生活区进行分离。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设计精妙的给排水系统。排水所用的器材分为石砌和陶水管套接两种,而且和今天的地下排水系统一样,也是埋在地下几十厘米处。陶土烧制的下水管道,像竹节一样一段段连接,最终将屋内产生的污水排到屋外的排水沟中。通过大大小小的排水沟,最终将污水排到长江。
在考古发掘中,共出土5000多件各式器物,包括陶器、石器、瓷器、铁器等,其中最丰富的,则是瓷器,包含了生活用器的方方面面。既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等外来的大家贵族,也有涂山窑、邛窑这样的重庆本土特产。这样多元化的瓷器,反映出唐宋时期这里商品经济之繁荣,水运交通之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