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走过26年,他们依旧甘当炮灰

5月29日,发布最后一则《四川德阳中国二重工人集体维权简报》之后,他就从互联网上消失了。稍后果然传出消息,当晚他即被强制失踪,迄今仍无消息,电话关机,辖区派出所说不知情,家人也未接到任何通知。整个一个人间蒸发。

他叫刘少明,广州“工维义工”发起人。所谓“工维义工”,是华南地区一个松散的义工组合,以帮助劳工维权为主旨。发起短短数月,已介入多起工潮。以刚刚过去的五月份为例,其介入的即有海丰县鹅埠广信鞋厂大罢工、四川二重工人维权事件、广州利得劳工维权事件。其中,广州利得劳工维权更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作为“工维义工”发起人的刘少明功不可没。

以2003年孙志刚事件为起点的维权运动,及以2005年“公盟”组建为起点的公民运动,其重要组成是劳工维权。但因政治上不那么高调,容易被忽略。其实相比于其他领域的维权,中国的劳工维权尤其华南劳工维权基础最扎实,突破与成就最多。最大成就,则是深圳劳维律师事务所首倡的集体谈判,这已成为劳工维权的主流模式,得到朝野认可,开始达成朝野共识;而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去年开始更走向组织化维权,事实上的组织化程度相比其他维权,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就因此,抗打压能力相对最强。

最近两年,维稳集团反覆绞杀之下,维权运动尤其公民运动遭遇空前困难,唯有劳工维权尤其华南劳工维权风景一片独好,非但没有因为打压落入低潮,反倒高潮迭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自发维权到自觉维权,从被动维权到主动维权,从碎片化维权到组织化维权,从仅仅着眼于工资奖金等眼前利益的维权,到争取基本福利和良好工作条件等普遍权利,劳工维权不仅量变明显,更重要的是质变,即阶级意识和公民意识越来越觉醒,基于阶级意识和公民意识觉醒基础上的阶级的联合和公民的联合越来越扩大。中国的新工人运动至此发端,而跟中国的新公民运动几乎同步。

这一切,离不开一批有志之士的忘我投入。其中就包括了刘少明。刘少明是八九一代民工,六四时是工自联的成员,负责在天安门广场救护学生,坚守到最后一刻,亲历了生死之劫。用他自己的话说:“经历过这样残暴的一刻而活下来的生命,今后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和承受的事呢?”他后来始终没有走出六四,始终为六四理想而活。显而易见,他后来之投身劳工维权,是带着明确的政治意识的。

劳工出身的刘少明,没有读很多书,说不出成套成套的大道理。但丰富的阅历和诚实的思考,注定他不仅勇敢,不仅执着,而且始终清醒坚定,没有盲目,没有仇恨,没有敌意。他已经从二十多年前的愤青,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公民,对公民运动尤其新公民运动高度认同。他的政治意识即是阶级意识和公民意识,他的一切努力只为着把劳工运动带上公民运动的轨道、社会民主主义的轨道,促成中国的软着陆即和平转型,实现六四理想,而不是只图自己“翻身”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

为此,刘少明常年奔波在劳工维权的第一线,哪里有工潮,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为此组建了“中国劳工声援刘少明工作室”,从第一线频频报道劳工维权的最新进展。他当然逃不出维稳集团的法眼,但无论遭遇怎样的恫吓,他始终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不屑超限战,但也不后退半步。“工维义工”是他创造性的贡献,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公民,以去组织的方式实现组织化运作,以集体的力量帮助劳工维权。他成了华南地区知名的工人领袖,成了知识界与劳工维权结合的枢纽、网上动员与线下维权结合的枢纽、六四一代民工与新生代民工交汇的枢纽。从法治的角度看,他没有半点过错,反而是组织社会、建设社会、让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难得的标杆。

但他恰恰被失踪了。这符合反法治的维稳集团的逻辑,一点不让人惊讶。但维稳集团的打压决无可能降服刘少明,就跟不曾降服过郭飞雄、许志永、丁家喜、赵常青、李化平、陈云飞、唐荆陵、贾灵敏一样。刘少明还有一点跟他们一样,那就是他们都平民出身,但都有着高贵的情怀,即胸怀人道理想人间大爱,并身体力行,甘作炮灰践行自己的人道理想。他们是从平民中成长起来的真正的精英。先贤胡适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同样也可以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批群氓建造起来的,建造自由平等的国家一定需要真正的精英,尤其需要从平民中走出的平民化的精英,刘少明和他的同仁们都是这样的精英。他们的每片羽毛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有什么铁窗能关得住这光辉?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刘少明“被失踪”之后的6月1日,“劳动者互助小组”即发布了最新动态:《四川长征机床工人集体维权简报》。这个互助小组的创办有着刘少明的心血。6月3日,诺基亚(苏州)派遣员工集体维权简报更以“中国劳工声援刘少明工作室”和“劳动者互助小组”的名义联合发布,不仅意味着刘少明工作室没有因为刘少明的被失踪而停止运作,更意味着打压的失效,意味着抓人治国的失败。维权与维稳的博弈固然还会持续,这将是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但刘少明等平民化精英毕竟是成长起来了,他们超越了打压,超越了恐惧,维稳不可能挡得住他们的脚步。而他们的脚步,无疑正引领着中国的未来,而无论他们是在铁窗外,还是在铁窗中。——据风传媒2015年6月4日


文章来源:新公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