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经济转型难 专家:问题比股市严重

2015年07月13日财经
【新唐人2015年7月13讯】据大纪元电子报7月13日的报导,中国股市最近的崩溃,其背后潜伏着另一个更大、更可怕的问题。鲍尔森研究所中国分析师马旸(Damien Ma)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完全陷入混乱,并以不可持续的方式成长,这个问题“真实而严重”,比股市涨跌更加重要。

马旸接受美国数字杂志《Vox》专访时说,中国实体经济问题很难解决,原因来自其对中国未来构成严重风险,以及中共的统治方式。

马旸说,GDP的典型构成方程式是投资、消费、出口和政府支出。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投资远远高于GDP的其他部分,过去10年,中国国内消费低于40%,而美国大约是70%;他认为,如果到2022年还不能提升消费所占比例,中国会出现非常棘手的情况。

中国的问题是,当局已经用尽了道路、桥梁等可以投资的对象,越往后,其投入资金的生产力越低,因此不得不转向消费模式,并集中在薪资成长、生产力和效率;看看历史先例,韩国、日本、台湾等东亚国家都从生产密集型、投资密集型经济转型为更侧重于生产力、创新驱动的经济。但是有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成功的从投资型经济转型为消费型经济。这个问题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卡在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无法动弹。

中共自己也知道紧迫性,他们已经看到人口老龄化、劳工市场波动等危机,中共给自己定下目标,到2022年要完成重大再平衡改革;如果他们到2022年不成功,中国将重现日本90年代的“失去的十年”,生产力和经济成长大幅下跌。

现在从政治上而言,中共当局不得不对付三个不同的团体,包括沿海都市人口、6亿农村人口,以及2~3亿的农民工,这些人是经济成长和消费的潜在来源,他们相对年轻和受过教育,马旸认为,他们将是政府的主要政治挑战。他们想要城里人拥有的比如社会服务和机会,但是因为户口制度的不平等,他们无法真正获得公平。

中共专制 导致转型艰难

马旸认为,由于中国资金分配扭曲,整个金融系统朝着投资模式靠近,融资激励机制也倒向房地产,加上地方政府被激励卖地给开发商建高楼,却不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让家庭受益,使得中国难以转为消费型经济。

马旸也指出,中国国企等利益集团组成一个庇护网,很难拆除或削弱他们,也就难以推动更有利于私营企业的政策。

共产党对改革的好话说尽,目前的情况让经济精英们不仅是经济参与者,也是政治参与者,很难确保他们不对改变现状制造障碍。中国的再平衡改革不是一个智力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