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5年07月14日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它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三伏天”虽然闷热潮湿,容易引发各种夏季流行病,但同时也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
今年三伏天从7月13日开始入伏,到8月21日结束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在中国北方,一直流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东晋史学家孙盛所撰的《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按照古话讲,二伏要吃面。(nipic.com)
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和大米相比,白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精白大米约高出一倍,所以相比而言,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haodou.com)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如果面汤不太咸的话,最好是 “原汤化原食”。这样就能让营养素都收进肚子里,捎带着还补充了水分。
冬病夏治
老人说冬病夏治,为甚么说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疗呢?冬季容易发作疾病的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普遍症状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在中医里,这叫阳气不足,寒从内生,一些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
冬病夏治,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冬为阴,夏为阳,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人在上一季积压的寒气和湿气都“浮于表”,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若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就可以将这些“邪气”连根拔出,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使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冬天少发病或病情减轻,甚至不发病。
“三伏天”虽然闷热潮湿,容易引发各种夏季流行病,但同时也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网络图片)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腊月吃羊肉好理解,而伏天吃羊肉是否会太热?江苏徐州的“伏羊节”就是在伏天吃羊肉,这个传统习俗里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智慧:伏天吃羊肉便是冬病夏治里的“去寒毒”了。在三伏天里,人体内存有积热,在这个时候吃性热的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辣油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不仅有助于排出体热,还能将冬春之毒、湿气祛除,所以民间还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
伏天宜多食酸甘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
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应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夏日去火的食物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同时,牛奶营养全,可以温脾、补水、滋阴,也是夏季良品。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汤、茶水是个不错的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要热着喝才能起到解暑的功效。
三伏天的由来
伏,会意字。从人,从犬。原本是指像狗那样匍匐着,即俯伏、趴下。《广雅》中:“伏,藏也。”伏字和天候联系在一起,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伏”也称“长夏”,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所以金要“伏藏”——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据文献记载,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代开元年间的学者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曾做过考证:“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大约到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东汉卫宏所撰《汉旧仪》中的“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
在中国古代,“伏日”还曾被视为节日,如汉代的伏腊节,要举行祭祀活动。所谓伏腊,即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指夏季伏日,“腊”指黄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塚伏腊,祠黄石。”
汉代宫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汉书》中的《东方朔传》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年的三伏天,汉武帝赐肉与众人。众人到了,可奉诏主肉的官员却迟迟不到。等了好久后,东方朔就拔出剑来,自己上前割了一块肉,对大家说:“三伏天肉容易坏,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说完,自己捧着肉回家去了。主肉的官员得知后,便上奏了武帝。第二天早朝时,汉武帝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甚么不等奉诏主肉的官员到来,就擅自割肉回家呢?”东方朔脱下官帽,谢罪说:“臣罪该万死。”武帝说:“那你就先说说自己的罪过吧。”东方朔拜了拜,站起来,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你受赐不受诏,为何如此无礼?你拔剑去割肉,为何如此鲁莽?你只割了一小块,为何如此廉俭?你拿着肉回家献给妻儿,为何又如此仁爱?”汉武帝听了笑起来,说:“我要你批评自己,你却表扬起来了!”随后,又对他作了些赏赐,让他回家交给妻子。
--转自《大纪元》
(责编:嘉曼)
今年三伏天从7月13日开始入伏,到8月21日结束共40天,比去年多10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在中国北方,一直流传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东晋史学家孙盛所撰的《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按照古话讲,二伏要吃面。(nipic.com)
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和大米相比,白面粉中的蛋白质更高一些,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也比精白大米约高出一倍,所以相比而言,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haodou.com)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因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故而,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如果面汤不太咸的话,最好是 “原汤化原食”。这样就能让营养素都收进肚子里,捎带着还补充了水分。
冬病夏治
老人说冬病夏治,为甚么说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疗呢?冬季容易发作疾病的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即阳虚体质。普遍症状为: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在中医里,这叫阳气不足,寒从内生,一些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外邪容易侵入而发病。
冬病夏治,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三伏天”。冬为阴,夏为阳,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人在上一季积压的寒气和湿气都“浮于表”,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若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就可以将这些“邪气”连根拔出,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使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冬天少发病或病情减轻,甚至不发病。
“三伏天”虽然闷热潮湿,容易引发各种夏季流行病,但同时也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网络图片)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记载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腊月吃羊肉好理解,而伏天吃羊肉是否会太热?江苏徐州的“伏羊节”就是在伏天吃羊肉,这个传统习俗里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智慧:伏天吃羊肉便是冬病夏治里的“去寒毒”了。在三伏天里,人体内存有积热,在这个时候吃性热的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辣油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不仅有助于排出体热,还能将冬春之毒、湿气祛除,所以民间还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
伏天宜多食酸甘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
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应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炎热的天气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夏日去火的食物有绿豆、苦瓜、西红柿等;同时,牛奶营养全,可以温脾、补水、滋阴,也是夏季良品。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汤、茶水是个不错的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要热着喝才能起到解暑的功效。
三伏天的由来
伏,会意字。从人,从犬。原本是指像狗那样匍匐着,即俯伏、趴下。《广雅》中:“伏,藏也。”伏字和天候联系在一起,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伏”也称“长夏”,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伏)、秋、冬,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所以金要“伏藏”——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据文献记载,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代开元年间的学者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曾做过考证:“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大约到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东汉卫宏所撰《汉旧仪》中的“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
在中国古代,“伏日”还曾被视为节日,如汉代的伏腊节,要举行祭祀活动。所谓伏腊,即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指夏季伏日,“腊”指黄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塚伏腊,祠黄石。”
汉代宫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汉书》中的《东方朔传》就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一年的三伏天,汉武帝赐肉与众人。众人到了,可奉诏主肉的官员却迟迟不到。等了好久后,东方朔就拔出剑来,自己上前割了一块肉,对大家说:“三伏天肉容易坏,大家快割了拿回去吧!”说完,自己捧着肉回家去了。主肉的官员得知后,便上奏了武帝。第二天早朝时,汉武帝问东方朔:“昨天赐肉,你为甚么不等奉诏主肉的官员到来,就擅自割肉回家呢?”东方朔脱下官帽,谢罪说:“臣罪该万死。”武帝说:“那你就先说说自己的罪过吧。”东方朔拜了拜,站起来,说:“东方朔啊东方朔啊,你受赐不受诏,为何如此无礼?你拔剑去割肉,为何如此鲁莽?你只割了一小块,为何如此廉俭?你拿着肉回家献给妻儿,为何又如此仁爱?”汉武帝听了笑起来,说:“我要你批评自己,你却表扬起来了!”随后,又对他作了些赏赐,让他回家交给妻子。
--转自《大纪元》
(责编: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