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富:中美峰会难有结果

2015年09月27日评论
近来美国非常热闹,教宗访美,习近平也访美,由地缘政治到网络安全到贸易不平衡到气候变化,甚么都触及,不过,今次中美元首峰会,我不认为会有任何实质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以上一连串的议题,绝大多数在可见将来都不会有明显的转变。毕竟,许多问题背后都有其深层原因,又怎可能凭简单的协议就能够扭曲发展的轨道。

我认知当中的美国人,其实都不认为中国算甚么一回事。美国每天的新闻和舆论,绝大多数都是本地的事情,但一讲到中国,几乎都是跟经济贸易相关的新闻。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国既视美国为出口对象,是大客户,但同时又视美国为竞争对手。可是中国在科技的发展水平,跟美国仍然有一段距离。过去几年,发生了多宗中国商业间谍在美国盗取商业机密的案件,也反映了现实的情况。

美中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贸易不平衡。曾几何时,中国有着低劳力成本的相对优势。但过去十多年来各种法规转变,令中国的成本优势渐渐消散;加上能源价格急升,以及自动化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也可以理解中国的决策者为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加执意要走十七、八世纪那种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的政策纲领,以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和资金流出作为方针。

廿世纪初,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欧洲的一方,转移到美国。由19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虽然经历过大萧条,但事实上十九世纪下半页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就奠定了美国作为科技工业强国的地位。由1880年代至1960年的八十年间,美国差不多年年录得贸易顺差;强劲的贸易收入,令到美国在二十世纪初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与此同时,之前一代的世界经济重心英国,则由赚取贸易收入,变成了一个有财赤和贸赤的双赤国家。日不落帝国由辉煌到暗淡,战争和福利的负担还是其次,更重要是经济竞争力不进则退,被对手从后赶上。英国去工业化,衍生连串社会问题,一直缠绕了这个国家,至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这段历史,难免令人联想到今天的中美经济关系。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美国的跨国企业,也有不少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美国的朝野,早就有不少政客投诉工作外流,更将矛盾直指中国。另一方面,客观事实反映,在廿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不可以像二百年前般,以建立贸易和资金限制的壁垒,进行保护主义。

贸易顺差累积起来的外汇储备,表面上虽然是强大的象征,但这些资本在中国境内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投资,反之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市场机制。去理顺资金分配的过程,构成的资产价格泡沫,对社会影响明显是弊多于利。

虽然在可见将来,中国不会开放资本控制,但结构性的扭曲继续下去,最受伤害的仍然是中国本身。美国企业,尤其是金融业,当然希望可以涉足这些巨额资金,这也是为何这次峰会之前,美国的九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总裁联储促请中美元首推动投资协议。但结果是甚么一回事,又另作别论。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