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为实现台湾民主 一句话消除了众多疑惑

2015年11月07日时政
【新唐人2015年11月07日讯】(新唐人记者秦川综合报导)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是推动台湾走向民主的关键人物,他在当时也遇到不少反对和阻力,有人最担心的是开放党禁报禁之后,国民党是否会就此亡党?“天下”是否会就此大乱?据海外媒体近日披露,蒋经国当时讲的一句话消除了众多人的疑惑。

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

海外媒体近日报导,蒋经国在推行台湾的民主改革时,必然触及到各方既得利益者的特权,招致种种反对和阻力。在蒋经国签署解除“戒严令”前后,国民党内许多人向蒋经国提出质疑,担心开放党禁报禁之后,国民党会否丢掉权杖?会否就此亡党?会否“天下”就此大乱?

蒋经国淡定地回答到,“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世上也没有万年的执政党,即使被人民选下台,将来政绩好了,仍然可以再被选上。”

在2000年台湾大选时,国民党被多数台湾民众抛弃,成为在野党。国民党下台后,经过痛定思痛,割痈去疽,在2008年被台湾民众重新举上执政之位,验证了蒋经国的预言。

此前,在“谁对台湾贡献最大”的民调中,蒋经国始终高居第一位。现任台湾总统马英九曾言:“我们崇敬他,就因为他能突破家世、出身、教育、历练乃至意识形态的局限,务实肆应变局,进而开创新局。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身影,不仅不曾褪色,反而历久弥新。”

蒋经国的人生经历

1910年4月27日出生的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早年留学苏联,与邓小平是同学。在苏联期间,他加入了苏共。后因国民党清党,他被斯大林扣在苏联当人质。滞留苏联期间,他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与一名中文名为蒋方良的俄罗斯女子结婚。1936年12月,西安军事政变遭到斯大林的反对,为了得到蒋介石的谅解,中共应允协助蒋经国回国。

1937年3月,蒋经国携蒋方良离开苏联回国。其后加入国民党,先后担任过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要职。1975年,他接替蒋介石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当政期间,实行一党专政统治。1978年,经第一届国民大会选举,蒋经国当选为第六任中华民国总统,成为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政治强人,期间主要致力于发展台湾经济。

蒋经国开放党禁报禁解除戒严令

1949年5月台湾当局和台湾警备司令部颁布“台湾地区紧急戒严令”,规定“严禁聚众集会罢工罢课及游行请愿等行”;“严禁以文字标语或其他方法散布谣言”等。1986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根据蒋经国提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解除戒严”决议。决议的同时,还通过开放了“党禁”决议。

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公布施行“国家安全法”,同时正式解除在台湾实施了38年的戒严。使台湾迈向一个更民主、更自由、更进步的时代。正式解除“戒严”、“党禁”后不久,台湾就有60多个政治团体申请注册成立政党(其中20个获得通过,截止到1991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多达137个)。

国民党开放报禁是在1988年元旦,即蒋经国过世前13天,在蒋经国的要求下,正式解除“报禁”。从此,自由媒体不再被视为起哄闹事、“动摇国本”的“乱源”,台湾真正进入了全新的资讯流通时代。

蒋经国开启台湾民主之路

1984年,他连任总统成功。但蒋经国并没有满足于台湾经济的腾飞,而是希望推动台湾政治转型。1986年10月10日,蒋经国在“国庆”大会上,发表了着名的“向历史交代”的讲话,表示要对历史、对十亿同胞、对全体华人有个交代。

1987年5月,台湾副总统李登辉向应邀到访的美籍学者杨力宇提交了蒋经国亲笔书写的“总统处理国家大决策的基本原则”,即一、一切作为向历史交代,不在乎目前的毁誉,而在于将来历史上的评价。二、因应现实情势所作成之决定,常不受他人之影响左右。三、企图建立制度,求国家之长治久安,不求一时之方便。

蒋经国藉此所表达的是他向台湾人民和历史交代的决心,即不管目前的个人毁誉,而重在未来的评价。正是这样的决心,使蒋经国开启了台湾的民主之路。

在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台湾逐渐走上了民主之路,并在1996年3月,台湾实现了首次总统直选。可以说,正是蒋经国亲手启动并终结了威权政治。显然,没有蒋经国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台湾绝不会变成今天“亚洲和世界民主的灯塔”。